高考数学每一年都考数列,数列一般属于中档题。第一问看似很简单,但是也需要给足眼力,做出正确的答案,为第二问做基础;做出来之后还是要返回去检验,确保所求的数列是正确的。
其次第二问,数列求和,其主要方法是错位相减法,公式法,拆项求和法,列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
这些办法必须要掌握的炉火纯青,如果有稍微一点点不清晰,那么就很容易做不出来,必须拿着题目认认真真地做,我相信肯定有一些细微的地方是你所忽略的,是你所不注意的,很多情况就卡在那里,做不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数列题目的技巧。
做得出来题目,需要回过头总结一下经验;做不起来需要回头好好反思一下,将失误的地方记录下来。等失误记录的多了,自然你就会记住哪些不应该忽略,哪些地方需要记住,数列的坑在哪里你轻轻可以躲开,一下子拿下12分。

再说一个高三学生的事。2个月从40分提高到86分,一跃成为班级第一,连学校的数学老师都惊讶不已。
这个学生是从3月7日开始跟着我学数学的,到今天刚好2个月,一周2次课。
刚来的时候,三四十分,我问她求导公式会默写么?
她回答我说,不太会。
当时我就觉得好像被雷击打了一下。
心想不应该啊,嘴里却说我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从现在开始就要掌握住了哈。
她点点头说,好的。然后当堂就能默写下来了。
她也是学习态度很端正的孩子,上课期间都能认真听讲,2个小时能够保持高效率学习。课后作业完成得也很好,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问我。这样的学生老师真的很喜欢。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
刚开始,也是数列和三角函数不好,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和倍角公式无法熟练默写出来,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也不知道。错位相减法也是知道这个名字,但每次都做不对。

我就在黑板上详细演示讲解一次。告诉她为什么叫错位相减法,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计算要小心。这样指点之后,让她自己写,而且写3遍,直到一遍过不出错为止。当你知道了错位相减法怎样解题时,它真的就是送分题了。
@数学王子特训营说这两个高三学生的情况,也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要你肯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么,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学习也一样。不要觉得只剩最后一个月时间,再努力也来不及了。只要下功夫,提升成绩还是很有希望的。加油吧,继续冲刺!
【高考数学满分冲刺】高考数学解答题预测之数列第一部分
数列题难?不可能的!掌握通性通法至关重要。数列重点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等比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累加法、累乘法求通项,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本套试卷难度适中,难度系数约为0.76,共8道解答题,预估时间60分钟,适合新课程高考数学最后冲刺使用,请让孩子认真落实!#知识分享#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分类汇编大全版(14)
高考数学试题含详细答案第118-126页,重点是数列部分,新课程新教材高考数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列部分也不例外。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关系,借助函数思想求数列最值问题,借助不等式放缩证明数列不等式,落实通性通法,避免题海战术,掌握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等常规思路。数列难点分类汇编详见数列系统讲解专栏(点击下面的小卡片进入按需选用),祝大家高考成功。#好平台好讲师#
十年高考数列大题汇总归纳,数列大题中常用的方法有:数列裂项相消法、数列错位相减法和数列分布求和法等内容。数列大题在高考中越来越注重基本方法的考察,所以常见的经典方法要熟记于心。#高考#

2021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系列:数列与不等式。此类问题主要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还可能涉及到与导数、函数等知识相综合.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归纳与猜想、数学归纳法、比较大小、不等式证明、参数取值范围的探求,要注意放缩法。特别注意:奇偶项讨论、错位相减法(5秒速解)、裂项相消法(逆向思维)、与指数函数及一二次函数的关系、抽取添加项问题、公共项问题,如需系统学习请查看数列从入门到精通系列专栏,3天通关,祝大家高考成功!#知识分享#
数列求和的方法
数列求和
#数学# #高三#
[撒花][撒花][撒花]第5期
《数列》

知识点:求前N项和。
1.公式法。
2.裂项相消法。
3.错位相减法。
4.分组求和法。
[碰拳]
《高中数学高频考点》第十八讲:一般数列求和(1)。
求一般数列的前n项和Sn ,重点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倒序相加法.
2.错位相减法.
3.拆项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多项),从而变成两个(或多个)已知数列求和。有的是将若干项“集”在一块重新组合,使其转化为新的已知数列,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分组转化法.
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于是前n项的和变成首尾若干少数项之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
当遇到一个数列,不是等差、等比数列,也不能直接套用上去错位、裂项、拆项等技巧时,关键的一步是脱掉马甲,变成等差等比数列,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具体化;二、一般化。#教育微头条##高中数学##高考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