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追过的台历
2018 故宫日历
2019 单向历
2020 冯唐的《欢喜》
2021 小林漫画台历
都是送给女儿的礼物
陪着女儿长大
#早安深圳# 【新闻日历 | 1月24日 正月初三】正月初三俗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因此,传统的年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
“赤”字还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认为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客家年初三的“送穷”,其民俗思想就来源于古老的“赤狗”信仰。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意思是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当年今日·深圳新闻
2020年1月24日 深圳科技元素给春晚增色
2019年1月24日 深圳市助残电召服务中心揭牌
2017年1月24日 深圳湾休闲带西段D段建成试开放(读特客户端网页链接)
【新闻日历 |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当年今日·深圳新闻
2019年10月1日 珠三角9市举行 “爱我中华——南粤百园庆国庆”主题游园活动

1991年10月1日 中国民俗文化村开村
1988年10月1日 亚洲最大石英塔钟在深圳敲响
#早安深圳# 【新闻日历 | 1月25日 大年初四】大年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神大年初四返回人间,称为“接灶”或“接神”。灶王爷回来后首先就是清查户口,所以人人都必须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当年今日·深圳新闻
2022年1月25日 深圳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新台阶
2020年1月25日 “公益金百万行”获最大笔捐助
2018年1月25日 “发现察隅之美摄影展”在深开幕(读特客户端网页链接)
现在手机普及吧?相当普及。手机上都有日历功能吧?但怎么好多人就搞不懂阴历和阳历呢?
日历是公历、农历同时标注,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历,汉字表示农历,例如今天就是:2020年1月11日,农历己亥年腊月十七。

公历已是2020年的开始,农历则是己亥年的末尾,明年是庚子年。[微笑][微笑]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许多人不知道己亥年,却说现在按农历还在2019年[捂脸][捂脸][笑哭][笑哭][我想静静][我想静静]这是最大的、普遍的笑话。农历不会有2019年的。现在的人对于公历和农历成了中英文混用,you are 英国人。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用农历,且有年号,例如:贞观十年八月初五。[微笑]开元十二年九月廿二。[微笑]康熙五十年三月十五。

到了民国就以民国记,例如民国十五年七月初九。过去除了年号记年的同时也以天干地支记年,我们熟悉的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都是农历的记年。这些虽然普遍人熟悉,好歹上过初中以上的人还是绝大多数吧?可怎么就那么多人不知道农历的年怎么说呢?[what][what]很奇怪!
解放后,我国实行了公历记年,民国三十八年变成了1949年,从此我们办公都是用公历,过节还是过农历的节日。[微笑][微笑]所有日历都同时标注公历和农历。今天头条里有个问题是过生日到底是按公历过,还是按农历过?现在的中老年人普遍是按农历过的,是以农历算同岁的,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强调的是虚岁,例如:弱冠之年,就是男子虚岁二十。

现在的法律强调的是周岁,所以现在的00后的孩子基本都是按公历记的生日,出生证明和身份证也是用的公历。说到身份证,其实许多人的身份证上的生日都是错的,年是公历的,月份日子其实是农历的。[害羞][害羞]因为好多成年人根本记不住他自己公历的生日。
如果按公历算自己的岁数,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同岁,其实变得不同岁,例如你是腊月出生的比十月出生的要小一岁的。
拿个名人说吧,例如:郭德纲,出生于1973年1月18日,但他按农历算应该是壬子年腊月,所以他属鼠。按公历算,他即将过47岁生日,但按农历虚岁算他即将49岁了。按公历算,他是73年的,但按农历算他是和72年出生的人是同岁,同属鼠。[握手][握手]

至于到底过生日按农历过还是按公历过,自己想咋过就咋过吧。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已经进入2020年,即将迎来庚子年。[握手][握手]
#天眼查商业日历# 2019年4月17日,天眼查获得央行备案企业征信资质。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党史声音日历# 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2018年11月5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盛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党史声音日历】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_央广网
假期总与调休“组CP”,网友表示:真的会谢!打工人你快乐吗?

讲个笑话,现在的调休就像公摊面积,以为是你的,其实不是你的。
今年春节的调休日历公布,从1月21号到1月28号,一共放假7天,节后连上7天。消息一出,网友集体炸锅,仔细一算,去掉周末和补班,实际放假天数只有3天!
调休是一种常见的安排,原因之一是为了促进消费和刺激经济增长。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休假天数与旅游消费呈正相关,对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来说,每增加一天的休假天数,会使旅游花费分别增加120元和490元。人们也会更愿意在假期安排娱乐活动,比如旅游、购物或聚餐,进而提升消费水平。此外,调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在异地工作的人来说,它能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回家,或完成平日没时间做的事。
然而,调休也有其缺点。节前节后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均会增加,导致上班族感到更加疲惫。此外,许多人会出现“节后综合征”,即在假期后出现抑郁、精神低落和害怕上班的情况。以这次春节调休为例,虽然看起来是七天的假期,但加上原来的双休日,实际上只有三天的假期。对于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样的安排很难让人满意。

那么该如何安排才能真正让人放松呢?一种可行的方案是,让调休真正成为长假。例如,为员工提供一定数量的长假天数,让他们自己决定何时使用。这样一来,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长假,从而更有效地放松身心。此外,可以考虑增加年假天数,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休息和放松。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福利,比如免费的健身房使用、公司旅游等,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也能享受休闲活动。总之,让员工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机会,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假期把春节3天拼成7天,让旅居在外的同胞能有机会回家过年,有更多时间访亲探友,一起团圆吃年夜饭。但现在是大年三十匆匆放假,来回抢票像打仗,回老家串亲戚、包红包,从初一努力“营业”到初五,初六再急急忙忙赶车,初七早上到岗上班,网友表示:少了年味,让人更累。

对此你怎么看?
#春节##2023春节调休##2023#
科普之十一: 粮食产量
(附整理的2018年各地区粮食产量排名)
① 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按收获季节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谷物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1989年以前全国粮食产量数据主要靠全面报表取得,1989年开始使用抽样调查数据。
②数据端展示:
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各地区产量,以及1998年~2017年历年粮食产量!
③点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十五”前期,粮食产量一度陷入低谷,其中2003年粮食产量只有8614亿斤,跌到1991年的水平。面对此种情况,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三农”,特别是宣布用三年时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从数据上来看,2004年之后,粮食产量逐步攀升。在2006年1月 1日,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让9亿多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粮食产量自此更上一个台阶。
④点击关注,获取更多科普!
心中若有群众,一次就能办好
1月19日,云南镇雄县发布《镇雄县查处一起在办理婚姻登记中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的案例》,对群众反映的“连跑3次办结婚证未果”一事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有关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办理证件,本是一件小事,但因有关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作风不严不实”,结果被舆论吵得纷纷扬扬,不仅多名干部被严肃处理,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镇雄乃至云南的形象。

倒翻日历,类似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去年11月,厦门市民张先生为办理结婚证,跑了三趟、花了四个小时才办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张先生告诉记者:“我到达登记处时离十一点半下班还有两分钟,但工作人员却都起身离开,说下班了。我没办法只能按他们说的下午一点上班再来,家里老人还等着一起吃饭庆祝,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而在2018年12月,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大厅——“办证大厅下午两点半开门,提前来办事的群众只能在寒风冷雨中等候,工作人员不让进门。来办理公积金的,有时要跑四趟才能搞完。打印机没纸了,叫人去换也没人动一下。”再往前,2015年7月,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位退休教师王某,到县政务大厅房管局服务窗口办理房产证。局产权产籍监督管理所所长赵克兵对办证所需材料审查后,明知需补充哪些材料,却不一次性告知。最终,王某为办证跑了9次,历时55天,超出《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的30个工作日和县房管局公开承诺的7个工作日时限。你看,从结婚证,到房产证,再到办理公积金,都要三番五次折腾。

下班时间到了,也许是实际情况;没有空白证件了,也许是实际情况;复印机没纸了甚至坏了,也许还是实际情况。然而,倘若来办事的群众,是工作人员的家人,至亲,挚友,我想,即使他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恐怕也会立即给与办理。至于没有空白证件,也会想方设法去别处暂借,而复印机坏了,也会自己掏钱去私人商店复印。更不用说会让他们在寒风冷雨中等候,而是要请进门,坐在沙发上喝水、休息、稍等。
所以,一些干部的作风问题,其实质,是对待群众问题:心里若有群众,就会视同亲人,群众就不会为了办理一个证件而几次三番跑来跑去。老百姓常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尤其是那些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来说,遇到来办事的群众,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倘若是你本人去办事,你的家人亲朋去办证,遇到“没有空白证了”“下班时间到了”等情况,你会怎么看待,心里又是什么滋味?经常这样换位反思,就会理解老百姓办事的不易,就会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哪怕没有复印纸,更无论到了下班时间。无他,把群众当成了亲人而已。
办公室小李,中午下班,刚出办公室,遇到一个70多岁的上访户,衣服破旧,满脸沧桑。小李把老人请进办公室,倒杯热水,让老人暖暖身子,慢慢说,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小李说,看到老人,就想起了在农村的父母。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像爱自己的家人那样去爱老百姓,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去为人民群众服务,就绝对不会发生“连跑3次办结婚证未果”这样事情!(李红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