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四川省川北监狱民警祝您……】#高墙藏蓝#叮~癸卯兔年来啦!川北监狱民警给大家拜年啦!愿所有美好随着新年一起到来,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有更多的“小确幸”、更多的见识、更多的成长,收获一个跳跃着喜悦的癸卯兔年~~ #四川监狱#
高墙内|【紧绷安全弦 筑牢“防火墙” 】四川监狱扎实推进2022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注重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成都女子监狱、嘉陵监狱举行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对开展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凉山监狱、川北监狱、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崇州监狱依靠线上+线下等形式,积极宣传消防法律法规、火灾防范、应急救援等内容,不断提高民警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大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四川监狱##高墙内#
1940年3月,有人报告叶剑英,已经被捕的张露萍正向周公馆走来,后面有特务尾随。叶剑英一时难以判断她是中了敌人的圈套还是已经叛变,忙命令警卫班进入战斗警戒!
张露萍是化名,她原名余薇娜,也曾经用过化名黎琳。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1939年结业后在延安文联担任秘书。
张露萍天资聪颖,酷爱文学,擅长唱歌、演剧、写诗、作画。她热情地参加文艺演出,主动办墙报,每次集会,各个单位拉歌欢唱,她总是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挥动着她那有力而灵活的双臂,引吭高歌:“河里水,黄又黄,东洋鬼子太猖狂……这样活着有啥用啊,拿起刀枪干一场!” 雄浑激越的歌声,响彻黄河之滨。这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干一场”。
没多久,17岁的张露萍遇到了同是革命青年的李清,陷入了爱河。
新婚一个月后,张露萍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周恩来说需要她需要回到重庆,夫妻俩经过商量,黎明决定服从安排,暂时离开延安一段时间。
三天后,李清送她去兵站,那天延河边风沙滚滚,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伤。他们都没想到,这竟是人生的永别。
半个多月后,李清收到了一封信,张露萍已经到达川北的广元,信中对李清说:自己独自坐在嘉陵江边,看见了北飞的大雁,便在河滩上写下了好多个李清的字样,想让天上的大雁们看见后,将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
1939年10月,张露萍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与张蔚林、冯传庆等潜伏同志白天分头工作,晚上秘密聚会,交流情报。张露萍还负责与中共南方局的联络,把同志们从军统机关截获的重要情报送到南方局。
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在敌人的心脏,在敌人最森严、最机密的特务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同敌人展开特殊的战斗。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使党组织多次躲过敌人的破坏,并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中国共产党掌握。
一次,从戴笠发给胡宗南的密电中获悉军统准备派遣一个“三人小组”,携带着美制小型电台,通过胡宗南防区,潜入陕甘宁边区搜取情报,这个密令被张露萍等传送给南方局,南方局直告中共中央。结果,“三人小组”刚跨入边区地界,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军民抓获,美制电台成了战利品
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全部被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军统方面万分震惊,他们万万没想到共产党已经打入到军统里面来了,他们怀疑张露萍是南方局派来的,便故意释放张露萍,并派敌人暗中跟踪。
叶剑英已经下令进入战斗状态,但机智的张露萍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从曾家岩50号前通过时,从容不迫,碰到自己的同志就假装不认识,迷惑敌人。
戴笠更为恼怒,他亲自出马,提审张露萍,想从她身上打开缺口。尽管戴笠用尽各种酷刑,张露萍始终只说自己叫余慧琳,地主军阀余安民是她的亲戚,没有向特务吐露半点党的机密。戴笠一无所得。
随后,他们被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在以罗世文为书记、车耀先、韩子栋、张露萍等为支委的中共秘密支部领导下,同军统特务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2年,军统成立纪念日的庆祝大会上,张露落下和狱友们演出了话剧日出的最后一幕。
陈白露最后一句台词:“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四日,抗日战争终于胜利,而张露萍等人被通知取回行李,准备转送重庆。
张露萍回到牢房,平静的换上了连衣裙,戴上了手镯和戒指,梳好头发。还特意给自己画上了口红。这个年轻的女孩儿努力把自己打扮起来,来做这一次人生中最重要的告别。
张路平、张卫林、冯传庆等电台小组七君子被带上了服装仓库所在的快活岭。当七人背过身去走向服装仓库时,枪声响了。
张露萍牺牲时年仅24岁。
45年后,张露萍事件真相大白,李清这才知道一切,他来到快活岭,面对着张露萍的三尺孤坟,老泪纵横。里面,是只团聚过一个月的妻子,外面,是强大的新中国!
1936年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对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阴谋分裂红军、分裂党的严重错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批判。其矛头本来只能对准张国焘,但在运动中有的人却采取了极左的搞法,使不少原张国焘部下的指战员受到了不应有的冲击和批判。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当时刚刚30岁的许世友,可谓血气方刚,性烈如火,于是第一个站出来大唱反调。他还串联了一批正在红军大学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观察了周围环境,进行了秘密策划,决定从红军大学北门城墙根下的水沟里爬出去,重返大巴山打游击。
正当许世友等人在密谋逃跑之时,其中曾参与密谋策划但已幡然悔悟的王建安,却秘密将此事报告了中央。于是,由中央保卫局局长周兴亲自率领中央警卫团,在傍晚过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红军大学,逮捕了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詹才芳等三十多名红军将领,作为“反革命武装集团”全部投入了监牢。
许世友作为这个“反革命武装集团”的首犯,自然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他被戴上脚镣手铐,轮番接受审讯。
毛泽东知道,许世友爱酒如命,断了他的酒,简直是要了他的命。送走客人,他就叫警卫员给许世友送去了两瓶当时在延安非常珍贵的茅台酒,想先让他过过酒瘾,消消气。
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同志就叫警卫员备马,他要亲自去看看许世友,和他好好谈一谈。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许世友对毛泽东给他送去的酒,甚至对毛泽东在百忙中亲自来看他,并不领情。茅台酒他喝了,但是,他一边喝酒还一边骂毛泽东。当毛泽东出现在他面前时,披枷戴锁的许世友居然气势汹汹地几步窜过去,要和毛泽东拼命。吓得负责保卫毛泽东安全的罗瑞卿冷汗直冒,火冒三丈,立即命警卫人员把许世友五花大绑,摔在地上。然而,已经绑得像个粽子一样再也动弹不得的许世友,仍未停止破口大骂,甚至极其嚣张地冲着毛泽东大吼:“我要有枪,马上就一枪崩了你!”
毛泽东特意给许世友送去两瓶茅台酒,本是为着安慰安慰他,使他消消气;现在又好心好意来看他,也是想和他推心置腹好好谈一谈,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心中的气便也不打一处来,顿时脸都气白了。同去的工作人员更是个个咬牙切齿,气愤难耐,都要求枪毙许世友,以示惩戒。毛泽东在气愤中也点了头。
很快,中央就下达了对许世友的死刑命令。毛泽东同志知道后,心神却极为不安。恰在此时,罗瑞卿向毛泽东报告,许世友要求再见他一次,否则拒绝在执行书上签字。
令罗瑞卿惊愕的是,毛泽东想也没想就答应让许世友来见他。
罗瑞卿把消息告诉许世友后,许世友居然异想天开地要求带上他已被缴掉的手枪去见毛泽东,否则不来凤凰山。当时毛主席就住在凤凰山上的窑洞里。
谁也想不到的是,罗瑞卿把许世友这个荒唐透顶的无理要求报告毛泽东后,毛泽东居然对罗瑞卿说:“把手枪还给许世友,告诉他,还可以装上子弹。”
这回轮到许世友惊愕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毛泽东竟然会答应他带着手枪去见他,还叫他装上子弹,这简直不可想象,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统帅。当他从罗瑞卿手中接过那支心爱的驳壳枪时,他这个以刚烈著称的武林高手、红军骁将的手,也止不住发抖了。
许世友更没有想到的是,当罗瑞卿把他带进毛泽东那间简朴的窑洞后,毛泽东立即快步迎了出来,亲切而诚挚地说:“许世友同志,你受委屈了。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辛苦了,我对你表示敬意。”
此时的许世友,同毛主席去看他时,已判若两人。听到毛主席这几句话,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见他“咚”地一声,双膝跪地,激动地说:“毛主席,他们要我交枪,我不给,被他们缴了,现在我把它交给你。能在死前见您一面,够了。我许世友只有一句话,姓许的不是反革命,王建安、洪学智、詹才芳、陈锡联、陈再道他们都不是反革命……”
不待许世友说完,毛主席已伸出双手,一把将他扶起,动情地说:“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的宝贝,不是他张国焘个人的干部。张国焘是中央派去的,他的错误归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
“毛主席呀,要是早一点听到您这句话,我们就都不会干傻事犯错误了。”许世友呜咽着说。
毛主席望着许世友,诚恳地说:“你有错,我们也有错。把你许世友打成了反革命,是我们的错;你许世友受了委屈,就想往川北跑,是你的错。都有错,我们都改,好不好?”
1951年,周恩来亲批: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抓捕潜伏在国内的中统少将特务郑蕴侠。
郑蕴侠,江西临川人,黄埔军校毕业。要想抓到这样一个中统少将潜伏特务,简直是大海捞针。
一转眼6年过去了,郑蕴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国家特科始终没有抓获这只狡猾的老狐狸。
谁也不会想到,1957年的一天,有位工厂普通工人,走进当地有关部门。
工人:同志,我有情况要跟领导反应。
警卫把他带到了中队长办公室。
工人:我觉得和我一起上班的老刘,有点不对劲。
中队长:哪里不对劲?
工人:他没上过几天学,上班时低头找个小东西,竟然顺口说出我刚学会的一个成语“不翼而飞”,我感觉这人似乎有问题。
中队长一听立马警觉起来,并问明了这个老刘的住处。
次日清晨,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摸样的人来到了那个老刘的家门口。
“医生”敲门说来送药,就在开门的一瞬间,两位“医生”抓捕了“老刘”。
“老刘”: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8年了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原来他就是潜伏了8年的特务国民党中统少将郑蕴侠。
这一天晚上,郑蕴侠在监狱里呼呼大睡,他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他为什么潜伏?这8年他到底潜伏在哪里?他都经历了什么?
1949年11月,解放重庆的前,蒋介石疯狂实施焦土计划进行大肆破坏。那时郑蕴侠奉命打算出逃,但重庆机场被毁。
郑蕴侠转道成都拟逃走时,成都已经解放,他只好隐藏,但我党到处在抓捕国民党留在国内的特务。他只好去了金三角。
在金三角,郑蕴侠因换钱被扰乱秩序抓捕,但狡猾的郑蕴侠前脚被释放,后脚就来了国家特科的抓捕命令,他侥幸逃过。
1951年1月,郑蕴侠在一家榨菜厂打工, 他花名叫何心平,四川郫县人,好几代贫农。
有一天,他偶尔获悉,这个地方是第四次战役前线具有战略价值的,重要物资供应之地,于是策划炸毁工厂计划,但计划被截获。他仓皇而逃。
至此,郑蕴侠进入国家特科名单,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
当他逃到泸县时,此时已织下了天罗地网,接近30支小分队,分别从川东、川西、川南、川北,抓捕国民党残余特务。
郑蕴侠是头号抓捕对象。他想过境,插翅难逃。于是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潜伏生活。
他先是落入土匪山寨,以袍哥口吻说话机智脱险。
后在重庆一家工厂打工,点名时因喊“有”自知暴露,仓皇逃走。
1951年底,郑蕴侠逃到贵州务川县濯水镇一个偏远的山村,干起了买针线梳篦杂货的小商贩。
为掩人耳目,他盯上了流落至此的一女子,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俩人很快就结婚。他努力装作老实巴交的村民,好好干活不多说话。
1956年,因表现突出,郑蕴侠被推荐到县里学习。不去肯定被怀疑,于是他只好去了。
1957年,一直装没上过几天学的郑蕴侠,因找东西无意中说出“不翼而飞”,引火烧身被捕入狱。
在狱中,本着对战犯人道主义原则,国家给郑蕴侠很多照顾,有病治病,每天看报纸,一周可以看电影。
这些,都出乎郑蕴侠的意料。联想到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死有余辜,居然还受到这样的优待。人心都是肉长的,再顽固的他也终于被感化了。
郑蕴侠开始主动交待了很多军统情况,以及当年较场口事件,自己杀了那么多人。
他还交代了他曾跟老蒋、陈立夫、陈诚、郭沫若等名人的密切往来的特务史。
1958年12月22日,重庆学田田湾体育场万人公审大会上,必死无疑的郑蕴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改判15年有期。
他跪地痛哭:新中国是我的父母!我一定好好改造!
1975年10月,接到国家特赦令的郑蕴侠,又嚎啕大哭:我终于可以见到我老婆了!我欺骗了一个老实女人!
出狱后郑蕴侠当了一名中学老师,后来在政协工作。
1981年,郑蕴侠成为务川县政协委员。此后他把余生都贡献给了国家来为自己赎罪。
有一次记者采访郑蕴侠,他泪流满面:我这一生罪孽深重,是新中国给了我活路啊!
郑蕴侠先后捐出了8000多张珍贵的中统生涯历史照片,用10年撰写了76万字,并写了自传《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记录了他长达20年的特务生涯。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影视中军统,很多都出自郑蕴侠的笔下。
2005年9月,在一次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会上,98岁的郑蕴侠哭了,当年台儿庄大战抗日战场上,他曾经英勇杀敌。
他说:抗日战争是再一次两党合作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胜利了,可是两岸何时统一?
2009年7月10日,102岁的郑蕴侠去世。
恰逢以郑蕴侠为原型的七集记录剧情片《迷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郑蕴侠传奇人生终成百年绝响。
郑蕴侠的一生,可谓风雨飘摇,经历了中国近代史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他的是非功过一目了然。
就是这么一位原国民党中统特务,曾经走上迷途,后来安享晚年,听起来就像一部小说。
本号已改为历史领域,对历史题材你喜欢么?
对于这个传奇人物,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张献忠策马出来,突然一支冷箭飞来,正中他左胸。他惨叫一声摔下马!清兵冲杀过来,发现他已爬进一堆柴草,拖着其2条腿,强扭出来,一刀砍下脑袋!这情景,竟神秘应验一块古墓!
张献忠,是和李自成齐名的枭雄,谋略过人,从来都是他砍别人脑袋,怎会反过来,让别人轻易得手?其实这场斩首行动的策划者多尔衮,本是想除掉大自己3岁的侄子豪格。
公元1643年,51岁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ji突然驾崩,没留下传位诏书。
豪格是皇太ji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ji的皇弟。2人剑拔弩张,争夺皇位。
多尔衮看自己兵力不占优势,就推举只有6岁的顺治当皇帝。顺治的母亲是孝庄文皇后,论出身,豪格自然不占优势。
顺治当了皇帝,多尔衮成了摄政王,整个大清的军权,慢慢都落到他一人手中。对于豪格,多尔衮挖空心思,想除掉他。
他找借口说豪格长得丑,对长辈不敬,从而削去其爵位,贬为庶人。小顺治哭着替哥哥求情,多尔衮不为所动。
后来,还是孝庄想了个办法,在北京城专门立了一块石碑,替多尔衮歌 功 颂 德。多尔衮心情大好,才恢复了豪格的爵位。
顺治三年,多尔衮下令,让和硕肃亲王豪格率军出征,对坐镇四川的前明余党张献忠,实施斩首行动。
张献忠手下兵多将广,他本人也是如战神一般,自号“八大王”,岂是一般人动得了的?
所以说,这斩首行动,明摆着不可能完成,实质上是让豪格去送死。
谁知豪格正月出发,11月底就回来了,手里提着张献忠的脑袋!
这就奇怪了,豪格是怎样办成这事的?
话说张献忠在西蜀割据称王,大开杀戒。一日,他正杀得起劲,突见一座锁龙桥,桥畔有座回澜塔,是万历年间布政史余一龙所修。
张献忠灵机一动,喊来一名亲信:“你马上弄一块大青石来,再去找个石匠,在石头上刻字,埋到地下!”
亲信懵了:“刻啥字啊?”
张献忠大怒:“我咋晓得,反正就是老天爷要我当皇帝的意思!”
亲信忙找来几个文人雅士,合计出这么一段文字: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王气隆。西主承天德,国姓有长弓。万方同爱戴,四海尽朝宗。
末尾,还添上一句:大明洪武元年军师刘伯温记。
深夜,众人将这块刻了字的大青石,埋到了塔底。
第 二天,张献忠装模作样召集人:“大家快看,那锁龙桥,和那回澜塔搭配起来,好似引弓搭箭的模样。
俗话说,桥似弯弓塔似箭,箭箭射到承天殿……这塔不吉利啊!有它在,西川必主兵灾,蜀府有大祸啊!来来来,我要为西川人 民做件好事,把这塔挖掉!”
说干就干!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只见泥土掀开,露出一块古碑,上面有些字迹模糊不清:
……(字迹不清)
……血流红。
兴运终川北,
神气播川东。
吹 箫不用竹,
一箭贯当胸。
——大汉炎兴元年丞相诸葛亮记。
此碑非彼碑啊,咋回事?昨天埋下去的碑,不是写的这字啊!这碑上的字,说的啥意思?
张献忠正诧异,突然有兵士来报:“清兵来了!”
张献忠和清兵交火,各有胜负,战斗呈胶着状态。
张献忠不耐烦了,突发奇想:我准备北上抗清,这四川本地的兵,一定不乐意跟我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四川籍的士兵统统杀掉!
他发布秘令,三军趁着黑夜,包围了四川籍刘进忠的兵营。众人狂涌而入,大砍大杀,可稻草横飞,听不到人声。点了火把来看:好一座空营!
原来,刘进忠察觉到张献忠的杀意,带着士兵逃到了清兵之处。
豪格命刘进忠当向导,摸到张献忠安营扎寨的西充。皇太ji的老家将鳌拜连夜狂奔,与豪格合兵,埋伏在盐界亭处。
见张献忠策马出来,刘进忠说:“此乃八大王!”清兵神箭手一箭射去,张献忠落 马,爬进柴草里也没用,被砍了头。
这场战斗,张献忠的人马,或被斩杀,或自相践踏,死者过30万人!
说来奇怪,“吹 箫不用竹”,“箫”字去掉“竹”字头,不是肃亲王豪格的“肃”字吗?
“一箭贯当胸”,这是预测了张献忠的命运?
不论是否巧合,总之,张献忠就这样死了。
再说豪格本以为得胜,兴高采烈提着张献忠的头回去,不料一见多尔衮,就被拿下!
“你假冒军功,去监狱呆着吧!还告诉你一件事,你老婆喜欢我……”多尔衮笑嘻嘻。
40岁的豪格在大牢里,被活活气死!
唉,世事无常啊!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人与人之间,多点谦让,少点纷争,不好吗?
毕竟世间一切,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关注捻字为花,我们一起读历史,品人生。
#张献忠是怎么死的# #寻找故事家# #翻阅2021#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实施了焦土政策。中统特务少将郑蕴侠正在焚毁机密文件,这时,他的副官提醒他撤离。
郑蕴侠在犹豫到底是该留还是该走,走注定得抛弃妻儿老小,不走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最终他决定走。因为重庆的机场被毁,他只得前往成都,赶上最后一班飞往台湾的飞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郑蕴侠这一路也走得惊险。
他的司机李增荣已被策反,任务是留下郑蕴侠,李增荣的反常行为引起了郑蕴侠的注意。在他发现李增荣叛变后,他下令炸毁汽车,步行赶往成都。
当他赶往成都时,成都已解放。到处都在追捕国民党反动势力,郑蕴侠一行人只得隐藏行踪。郑蕴侠对手下说自己去找一位远房亲戚打探下消息。
当他赶往亲戚家时,得知亲戚已起义成为共产党,他赶紧离开了亲戚家。与手下汇合后,他将身上的财物分了一些给手下,告诉他们要各奔前程了。
郑蕴侠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是搭不上台湾的航班,他决定去金三角投奔李弥的国民党第八军。有了打算后,郑蕴侠决定先换一些能流通的钱。他来到了成都安乐寺,安乐寺是当时成都最大的金融市场。
没成想,钱没换到,郑蕴侠被当成扰乱市场经济的罪名,被解放军给抓进去学习了。被抓后,他化名为木材商人郑复初,才得以脱身。此时,郑蕴侠也成解放军抓捕的重点对象,他们知道郑蕴侠就在成都,并分析出了郑蕴侠想要逃亡金三角的企图。
郑复初前脚刚被释放,后脚重庆的公安机安人员来到看守所,得知了郑蕴侠刚刚被释放的消息。这一下,想要抓住郑蕴侠更难了。
郑蕴侠知道公安机关将会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抓他,越发小心谨慎,结果他又落入了土匪窝,靠着袍哥“黑话”,郑蕴侠保得性命,此后,他便潜藏在这群土匪当中,这群土匪其实也是国民党部队被打散的残兵。
郑蕴侠知道这群人迟早会被共产党剿灭,一直暗中为自己打算。他决定从贵州毕节进入云南,再进入金三角。而此时的公安部门从未放弃追捕郑蕴侠,重庆和成都的公安机关派了28支小队,从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方向搜索郑蕴侠,并严守边境钱。
1950年3月,解放军投入大量的兵力组建剿匪部队,郑蕴侠又开始了逃亡,当他来到赤水河时,发现河边岗哨林立,想要通过完全不可能。
于是,他转道回重庆,在涪陵潜藏了下来,通过当地袍哥的介绍,郑蕴侠进入了一家榨菜厂当小工。在那里他叫何心平,四川郫县人,三代贫农,入场后被评为积极分子。然而,在一次肃反控诉大会中,在点名上台时,他的立正喊“有”,引起了军警方的怀疑。
郑蕴侠不敢再待下去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逃亡。这一次他逃到了贵州濯水,化名刘正刚,是一位走街串巷的杂货郎。要怎么安全的潜伏下去呢,他考虑到濯水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如果一直单身肯定会引人注意。
于是,他决定找个人结婚,这时,一个叫邵美兰的女人进入了他的视线。邵美兰话不多,比较安静,他觉得适合自己,俩个人就结婚了。但是,郑蕴侠并没有真正觉得安全,他一直疑神疑鬼,保持高度警惕。
1956年,全国开始对私改造合作化,郑蕴侠这样的杂货郎也在改造的行列,他被调往供销社担任会计工作。或许是宁静的生活,让他慢慢地适应了“刘会计”这个角色。郑蕴侠对外一直声称自己是初小学历,就是个半文盲,但当地人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觉得他这个人非同一般。
一天,郑蕴侠正在登计入库数据,写完后,发现钢笔帽不见了。他随口来了一句“哦噢,不翼而飞啊。”没成想这句成语暴露了他,当时,有工友说:“你一个初小学历,还会咬文嚼字啊。”郑蕴侠心知不妙,要暴露了。
果不其然,他接到了让他去公安局的通知。郑蕴侠胆颤心惊地来到公安局,干警接待了他,例行公事地问了他是哪里人,又问他去没去过重庆,去没去过较场口,沧白堂。听到这些记忆中的地点,郑蕴侠已近崩溃,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答的,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公安局的。
然而,郑蕴侠的反应显示出他很有问题,于是,干警立马向上级反映,郑蕴侠被监控了起来。1958年5月20日,郑蕴侠被捕。被捕后郑蕴侠说:“8年了,这一天总算是来了,这8年来,没有一天不胆颤心惊,我知道像我这种罪大恶极的人,必定接受人民的审判,没有好结果。”
郑蕴侠的人生分成了两个部分,抗日时期,他是英通的抗日战将,台儿庄战役时,曾与王铭章一起死守滕县,与日军5次争夺阵地,坚守到援军的到来,才带着满身的血污掩护伤员撤离。
解放后,郑蕴侠又潜逃8年,终落网,正是应了那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恶多端者,终将自食恶果。郑蕴侠最后被关进了重庆第二监狱,面临15年的牢狱之灾。
郑蕴侠的一生可以简单概括为由人成鬼,由鬼成人。他本是一个爱国、民主正义的青年,结果投入陈果夫陈立夫门下,成为中统特务,由此变成了鬼,8年的流亡,期间的提心吊胆,午夜梦回后的惊惧,都是他的忏悔,牢狱之灾正是他由鬼人。
至此,国民党最后一个中统少将就此落网。
#人物# #历史#
日军在丰宁县制造 “无人区”的罪行
丰宁位于伪满洲国西南国境线,日本侵略者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实现其长期霸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从1939年起,由东起山海关,西至独石口,北至老丈坝的千里长城线上,制造了32——250公里宽的“无人区”。1941年秋,伪满西南防卫司令部日本司令官大村中将,视察丰宁防务,把丰宁黑河川北起老丈坝,南到古子房的100多公里划为“无人区” 。
所谓“无人区”分三种。一是“无住禁作”地带,主要是指靠近长城和敌伪不容易控制的山区,不许住人,不许耕作,区域内实行“三光”政策。二是“集家并村”,在平地大川建“集团部落”,老百姓称“人圈”,把居民集中起来,进行严密控制。三是“禁住不禁作”地带,一般距“集团部落”不过三五里,白天可以种地,但到晚上必须回“部落”住。在“无住禁作地带”,日伪军警见人就开枪射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4年,日伪军仅在丰宁境内的“无人区”,就抓捕和杀害抗日军政人员675名,打死打伤爱国军民200余名,拆烧民房6000多间 。
1941年秋,日伪丰宁县公署头目策划制定了罪恶的“集家并村”方案。于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落到丰宁人民头上。1942年春,先从边缘地带的千松台、青羊沟和南辛营开始,很快就殃及到了全县。
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和丧尽天良的汉奸,强迫住在山沟小道的农民,自己动手拆掉自己的房屋,然后象牲口一般被赶到大川的“围子”百姓称为“部落”或“人圈”里。谁不搬,轻则毒打,重则被冠以“私通共党”、“反满抗日”等罪名抓进监狱。伪警察命令南辛营小云雾沟的农民一夜之间把房子全部拆光。于永凤心疼自己用血汗盖起全家靠它遮风避雨的小草房,不忍下手,立即被毒打一顿,房子也被烧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拆房搬家的同时,日伪还强迫居民运石头、修围墙,修建“集团部落”。老百姓憋一腔怒火,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用消极怠工表示一点反抗。就是这样,也遭到了残酷镇压。
南岗子村的周成山,因为赶车拉石头走得慢了一点,被外号叫“黑龙王”的伪警察王永德一步一马棒,从小云雾沟一直打到榆树底下,鲜血从棉衣里渗出来,大小便失禁,躺在炕上好多天起不来。西两间房的群众,因修“部落”出工不齐进度慢,伪警察黄金山、于连槐就命令他们对面站成两排,互相打耳光。塔前修“围子”时,伪警察硬逼着有吃奶孩子的妇女,把孩子拴起来去搬石头。波罗诺村的百姓,从大年初一开始拉石头修“人圈”,一直修到端午节,地都没种上。
就这样,丰宁人民用血泪伴着仇恨,在刺刀和马棒的威逼下,忍气吞声地修起墙高4米多,底厚1米多,周长平均2000多米“人圈”227个,占地7615亩,拆烧房48358间,荒芜耕地166851亩 ,106个村被划为“禁住不禁作”区。
修成的“集团部落”围墙四角都建有炮楼,只一面留有大门,由部落自卫团站岗,早上开门放行,晚上关门上锁,回来稍晚就要挨打罚跪。“部落”里的青壮年都被编入部落自卫团,白天干活,早晚被迫进行军事训练。“集团部落”里的老百姓,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严密控制。
每一座“部落”里,至少住几十户或上百户,牲口棚里,围墙根下,碾道磨房到处都挤满了人。老百姓饥寒交迫,生活苦不堪言。孩子的哭叫声,病人的呻吟声不绝于耳。日伪军警、特务逼粮要草,打骂百姓,奸淫妇女,为所欲为。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上的困苦,加之人畜杂居,导致村村瘟疫流行。天灾人祸,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那时,每个“部落”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两三起送殡的哭声,野地里、山坡上新坟随处可见。残垣断壁,家破人亡的惨象惨不忍睹。
南辛营原有700口人,修“人圈”的那一年就死去130多口。其中李凤春、王济民每家各死5口,天桥红旗营龙潭上的佟九洲一家9口就死去了6口 。还有的一家先后死绝,由乡亲们给埋葬。水深火热的亡国奴生活,使许多人陷于绝望之中。西两间房马圈子的农民孙志庆,心里无路,上吊身亡;小兰营的农民夏本,引刀自尽。
日伪的“集家并村”,对丰宁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投降,丰宁的劳苦大众从“人圈”里解放出来。“集团部落”——这一殖民统治的产物,以极不光彩的历史,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
——摘自抗日战争纪念网
看了这段记实,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悟。抗日战争我们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远不是如神剧般的轻松。
对于当年日军的残暴行径,本人的态度是不回避历史、不夸大史实、不鼓动大家仇视日本,但作为曾经受难的华夏儿女,我们必须了解这段历史!!!
作为华夏子孙,都该好好了解真实的抗日战争状况,正视那段屈辱的历史,并以此来警醒后人!!
#东莞头条# 某毛织厂的员工宿舍,居然还是单间,打工小伙儿已经住了快4年了,以前是给员工的夫妻房,后来夫妻越来越少,就安排普通员工住了。
打工小伙儿说住的挺好的,至少是个单间,有私人空间,又不花一分钱,出去租房又远又花钱。
网友:说句实话,估计监狱的条件比这还好。
还有网友说:给员工住这样的宿舍,只能刚好放下床,说难听点跟官椁有什么区别!一般员工宿舍脏乱差一点见过,真没见过这种宿舍,建议换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