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村干部集体“躺平”,才是一场灾难!
春晚讽刺基层干部“躺平”的小品《坑》引起了巨大争议,很多基层干部纷纷鸣不平:三年抗疫、扶贫攻坚、文山表海,哪有基层干部躺平的空间,如果都像沈科长那样早早就正科级开始“蹉跎岁月”,很多基层干部睡觉都能乐醒。
越往基层,越难以躺平。如果村干部集体“躺平”的话,无疑将是一场灾难。因为:
村干部是整个社会上规模最大的管理者,据统计全国有69万多个行政村,按每村至少3名村干部算,有近200万名村干部从事服务农民的工作。少了这部分力量,光靠乡镇干部和全国的公务员服务农民,力量远远不够。
村干部是最擅长做村民工作的,不仅依靠法律法规治村管村,还能以德治村借助道德的力量。许多家长里短、矛盾纠纷,能够不伤和气地解决,全靠村干部左右逢源、里说外劝。有些话,村干部说得乡镇干部说不得,有些话村干部说的村民听乡镇干部说了村民不一定听。
村干部是最不讲回报的奉献群体,很多地区村干部的待遇只有同年龄乡镇干部的一半甚至还低。与近几年的工作量相比,确实不成正比,但是很多村干部还是不计较一时得失,默默做着贡献。
就像很多人吐槽的那样,请不要动不动对最底层的村干部说“干不好就撤了你”、“你不干有的是干的”、“觉得委屈可以不干”、“这点事都干不好要你有啥用”。如果他们“躺平”了,最后难受的一定不是他们,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