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伟人经常会陷入思考,他最担心的是国家未来命运的问题;在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下放在江西基层的邓小平恢复了政治身份,重新被选为第十届为中央委员。
一次,毛泽东问邓小平和当时的革命小组成员王洪文,他说我死后国家的未来会怎样?王洪文讨巧地说:我们会沿着您的革命思想延续下去。
邓小平沉吟了一会,然后对毛泽东说:可能会重蹈覆辙陷入军阀混战,天下一片大乱。
毛泽东点了点头,然后颇感兴趣得问邓小平:“我们如何应对?”
邓小平将毛泽东的水杯和自己的水杯互换了一下,毛泽东心领神会:“英雄所见略同。”
毛泽东提前考虑选择接班人问题,是为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远利益,他前后五次的遴选都让他殚精极虑,这个问题关乎国运稍有不慎将置国家与危难之中。
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一直伴着国际认可与否定的态度,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日本等曾经历史上成功侵略我国者,都在寻找机会想让历史重演;他们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做着分裂中国为七个板块的努力,我们中国人除了有善待客人的习惯,但是,我们的知恩图报并非就能换来他人的知恩。
历史原因使我们的国家不安定因素一直存在,不止我国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种隐患;一朝政权一朝管理都有各自的模式,只有走向民主管理的模式,才可能寻找到最好的国家自治之道。
我国的一党执政和民主自治在许多方面是不矛盾的,首先国家基调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监督人民的利益落实只靠人治,就会有居高位重的腐败伴随,这种结局久之必将民怨沸腾,中央的反腐打击就是治理了这个方面的痼疾。
而进入民主自治将一党管理的模式法制化,使法制管理从选举到决策、到管理、到监督全部透明化,应该是我们的一党管理体制更完美的补充,民主自治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点。
每一个政权建立都会经历实践的检验,即便比我们早很多的西方也是如此,他们的体制也一样会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摸索出好的体制需要几代人或者更多的人不懈努力才能得到;这一点毛伟人和邓小平他们都看得长远,邓小平换了伟人手里的水杯,说出的就是这层涵义,只有毛伟人把接力棒交给他,才能确保毛泽东思想的建设变通的延续下去,这种延续并非为了提高个人崇拜力量,而是为了国家的政权更安稳,老百姓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动荡里得到发展的机会,国破山河亡,家在国凝聚,我们的华夏文明需要保留优良的美德,剔除损害人们利益的腐败官宦害虫,这是国家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人民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