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来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不知道你的面笔的比例是多少。第二,不知道你面试的具体分数。一般来讲,300分的笔试题目要除以3。也就是15分的分差换算以后只有5分。如果笔试和面试按照50%与50%计算。你的对手超过你5分即可。分差已经明确了,现在我们就要看你所考的地区的打分区间。一般来讲起评分60分。上限分大多数地区都是在80或85。极少数地区突破90。你就意味着你的打分弹性空间有20分30分。再做一个不好的假设。正因为你双手插兜,太过大意。导致你的准备不充分,发挥不充分,只考到一个很一般的分数所以被对手PK。顺便再提一嘴。面试这种东西还是很受天赋影响。一个培训老师可以培养出一个差不多的学生。但绝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培训成考场第一。因为天赋决定了可能的上限。
笔试多个14分,折算总分也就是3.5分,他面试比你多个7分多就可以,虽说很难,但有可能。
协和医学院考研复试录取这个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乃至到了谣言四起的程度。归根结底就是大部分人想不通笔试第2名的331分怎么把390分的第1名给逆袭了,毕竟是有着59分的差距。
其实这和研究生招生录取的总成绩折算规则有直接关系,就比如说这一次协和的成绩折算规则:
1、先是把初试成绩折算成百分制(除以500再乘以100),仅仅这一轮折算就把杨同学初试59分的优势变成了11.8分。
2、再把初试的百分制分数按占比50%折算到总成绩里,至此,59分的大优势就变成了5.9分的小差距。
再看看逆袭的陈同学,面试成绩43.86分,而杨同学只有29.93分。这应该也是折算后的分数,面试环节如果按照百分制打分取平均值,猜测陈同学面试得了87.72分。毕竟有一篇影响因子6.58分的SCI论文加成,面试老师很喜欢然后给高分也是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杨同学的平均分是59.86,属于在及格线之下,这也是在分数上被逆袭的直接表现。
对于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的学生来说,在面试环节遇到了本科期间就能一作发表SCI的大神级对手,只能说时也命也。
在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面试老师选择了科研能力突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