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赴秦皇岛考察调研
摘 要:在与秦皇岛市领导会谈中,彭寿转达了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对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建材集团和凯盛科技在秦企业发展的感谢。他表示:此次来秦是感谢之行、发展之行,秦皇岛交通便捷、资源优渥、环境优美、政通人和,中国建材集团和秦皇岛市在交流合作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彭寿赴秦皇岛考察调研
【秦皇岛铁路桥被拆,一个疯子骗了一群傻子,骗子被抓后笑岔了气。】
9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全国出现了钢材奇缺的现象,很多皮包公司倒空卖空,但公然卖铁路桥,还是头一次听说。
1993年,河北省秦皇岛工务段的一个领导,出差路过北戴河车站,看到被废弃的142铁路大桥上,有很多工人正操作各种大型机械,热火朝天地在拆桥。他很是奇怪,这么大的事,从来没接到过命令啊?于是下车后他迅速联系了自己的主任,结果主任也一脸懵,又联系了副段长,副段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他们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等警察赶到的时候,大桥已经被拆掉了一段横梁。
这座大桥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建的,框架结构非常坚固,当年日本人准备炸死张作霖的时候,首选的就是这个位置,但是因为试验了几次,都没炸断,最后才改为皇姑屯的。后来政府在旁边又建了新的大桥,这座桥作为历史遗迹被保存了下来,这么有意义的一座桥,怎么会有人明目张胆地拆掉呢?
从负责施工的李工头开始,警察一路追查下去,结果揪出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街溜子张东友。这个张东友是个赌徒,整天坑蒙拐骗,是派出所的常客。警察立即把他抓回来,听说真的有人去拆桥了,张东友不但没害怕,反倒笑岔了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东友是个投机取巧的人,看到全国都缺钢材,他也想趁机大赚一把,可是去哪儿弄钢材呢?他经常路过142号铁路桥,有一天就突发奇想--就是它了。要不怎么说张东友是个疯子呢,这么大的一座桥,那是国家财产,你就敢打它的主意?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他就去实施了。
他先后找到了当地的机电厂和机械厂,说自己有142号桥的拆迁权,想跟他们合作。这两个厂的领导,去大桥实地考察了一下,觉得张东友说得太不靠谱,就没再搭理他。张东友还挺能坚持,又联系了好几个单位。最后他找到了一家服务企业的常经理,常经理对这事也是半信半疑,但这时张东友已经经历过几次失败了,他很了解人们的顾虑,就说:“这么大的事,如果没有审批手续,我能找你们吗?”
随后张东友又找到一家铁路企业,说有一个拆桥的项目,要借用他们公司的账号转账,可以给他们好处费,双方签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合同。拿着这份合同,服务公司误以为,那是一份合法的拆桥合同。于是这个项目被一层层地转包出去,最后落到了李工头的手上。为了修复被拆掉的桥梁,铁路局花掉了27万元。
就这么一件看似笑话的事情,连骗子都能笑岔了气,居然能有人信以为真,真是利益熏心啊。
1954年4月21日,毛主席到秦皇岛考察,当他登上山海关城楼后,突然问山海关区区长柴洪山:“你知道老龙头在哪里吗?”
这是毛主席第二次造访“天下第一关”,1950年2月毛主席出访苏联后,经过山海关时曾做过短暂停留。再次来访的毛主席,看到之前破败不堪的城墙焕然一新后,十分的高兴。毛主席登上山海关城楼,感慨道:“这里真的是变了啊!”
毛主席极目远眺,长城宛若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蜿蜒在群山峻岭之中。毛主席突然问柴洪山:“你知道老龙头在哪里吗?”
明朝时的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如一条巨龙伸入渤海,入海时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得名“老龙头”。
柴洪山便带主席来到一个地方,毛主席下车后,只见残垣断壁,坍塌的城墙砖块到处都是,远处就剩一个土坡。
毛主席看了看周围,有点茫然的问道:“老龙头呢?在哪啊?”
柴洪山指着前面的土坡回答道:“这个就是老龙头!”
毛主席一听,脸上尽是遗憾,想不到这条的万里长城引颈入海的雄壮之地,竟破败苍凉如此,处处是战争留下的创伤。
见土坡旁的杂草丛中有一门旧炮,毛主席问道:“这门炮是哪里来的?”
柴洪山回道:“这是八国联军占领山海关后留下来的。”
毛主席看着炮,伫立良久,陷入沉思,等了一会感慨的说道:“从今往后,中国人民再也不会受外国人的欺侮了!”
毛主席走上了“老龙头”,看着旁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又舒畅了许多。他笑着问柴洪山:“你是山海关的区长,你说说,你都管哪些东西呀?”
柴洪山自信的答道:“啥都管!”
毛主席笑着说道:“你倒是蛮自信,那你说,这茫茫的大海你管不管呀?”
柴洪山又回答说:“当然是要管的。”
毛主席笑了笑,若有所思的指着远处说道:“还有远处的公海呀,我们也要管起来,这都是子孙的财富。不过现在可能做不到,但我们还是要定一个长期目标嘛!”
柴洪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其实毛主席说的是领海问题。也就是在这次考察期间,他心里升起了划定中国领海线的想法。后来他提出的12海里海岸线的划法,成为了国际上海洋领海线的国际标准。
在老龙头上,隐约能看到秦皇岛码头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装卸货物。毛主席问柴洪山:“我们现在都和哪些国家的商船有往来?”
柴洪山回答道:“除了美国外,世界各国的都有,属日本的最多。”
毛主席听后高兴的说道:“美帝国主义想要封锁我们,那是不可能的,我相信啊,封锁在不久后就会被打破。”
柴洪山又向主席汇报说码头上对外国船员监督和限制非常严格,毛主席听了有点不高兴,他幽默的说道:“那你们是不是还要朝他们开炮呀?”
顿了顿,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道:“现在有些帝国主义对我们封锁很严,但大多数国家对我们是友好的嘛,我们要打破封锁,还是得依靠这些国家的人民嘛!不要草木皆兵,多制定适宜的政策来为我们所用嘛!”
过了几天,与毛主席一同考察秦皇岛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就依据毛主席的意见,给秦皇岛码头下达了指示,改变了一些原来在对待外国船员和外国商船不适宜、不友好的规定。
从毛主席在山海关的考察可以看出,毛主席在对待对外交往时,既保持了独立自主和决不妥协的自信心,同样也保持了开放并蓄、为我所用的灵活性。毛主席的远见卓识与卓越智慧令人钦佩!
(内容来源:李魁彩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当代中国出版社 )
1954年4月,毛主席去到秦皇岛考察,在走到山海关城楼后,毛主席问山海关区区长柴洪山:“你知道老龙头在哪吗?”
毛主席在登上城楼后,向远望去,长城的巍峨耸立映入眼帘。当时明朝的长城修建的蜿蜒绵长,似巨龙,所以起名老龙头。
柴洪山带着主席来到了一处已经断掉了的像土堆起来的地方,说这就是当年的老龙头。
主席一脸惊讶,不敢相信,曾经的庄严不可侵犯,已变成了满是伤痕的土堆。
毛主席严肃认真的说:“以后我们不会再被欺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主席在山海关考察,和柴洪山聊了许多,毛主席不仅关心着民生还是外交经济,有思想有深度。这就是伟人智慧令人钦佩!感谢您的阅读,我是01年爱分享自己看过的伟人故事的小姑娘,希望您点击文章右上角的免费关注多多支持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