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考公本身就是不正常,应该降低公务员待遇。//@家庭生活记事:很大一部分人对取消公务员年终奖拍手赞成,这一部分人肯定不是公务员的家属,如果你是公务员的家属,就知道公务员的这点工资有多可怜,年底最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叫平安建设奖,其他最多再发点米面油之类的。现在的公务员都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历经层层关卡考进来的,他们十几年寒窗苦读,考进体制内,如果工资再低,取消年终奖,就对不起他们这些苦孩子,国家理应对他们再优待一点,公务员的工资比不上很多国有企业,甚至一个工地的工人,你们看到晒高薪的都不是公务员。我们省局去年考进来五个研究生,不到半年就辞职两个,跟他们想象的待遇差距太大。如果你有一腔热忱,想干一番事业,千万不要当公务员,如果你想有一个稳定的饿不死的饭碗,可以考虑。
很大一部分人对取消公务员年终奖拍手赞成,这一部分人肯定不是公务员的家属,如果你是公务员的家属,就知道公务员的这点工资有多可怜,年底最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叫平安建设奖,其他最多再发点米面油之类的。现在的公务员都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历经层层关卡考进来的,他们十几年寒窗苦读,考进体制内,如果工资再低,取消年终奖,就对不起他们这些苦孩子,国家理应对他们再优待一点,公务员的工资比不上很多国有企业,甚至一个工地的工人,你们看到晒高薪的都不是公务员。我们省局去年考进来五个研究生,不到半年就辞职两个,跟他们想象的待遇差距太大。如果你有一腔热忱,想干一番事业,千万不要当公务员,如果你想有一个稳定的饿不死的饭碗,可以考虑。
#故事推荐#一定要考研吗?
我不知道。这也是我一直在纠结的问题。
今天上大学应用语文课,她说到我们院的考研率很低。她说:“不考研,你去干嘛,去媒体工作,它会需要那么多人吗?而且还有很多其他专业在跟你抢饭碗”。
她这段话确实说的有一番道理。
首先,谈一下她这个人。说实话,很多人不喜欢她,经常有人在吐槽。我们并不喜欢她这种授课方式,她总是跟我们说:“我们自家人,不说两家话或者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嘛”(她是中文系的,我们是新闻系的),这种类型的话,她每节课都要讲三四遍。
而且,我觉得她很自大。我不否认她学识渊博以及人生经验确实比我们丰富很多。但她总是喜欢给我们讲她哪个哪个亲戚,或者是在她的帮助下,考上公务员或者什么的。还有她没看到的一篇通知,她都觉得有问题,连她自己展示给我们看的参考答案,她都觉得有问题。根本没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搞得我们很困惑。
当然,我只是客观陈述她在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但她是非常自满的。
然后,再回到考研这个问题。
第一,我觉得考研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不是说想考就能考的,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家庭经济因素。(我不知道那种借钱或者让家庭变得很拮据也要考研的做法值不值得认可,反正我做不到)
第二,不管是大学毕业后去工作还是读研结束后工作,我觉得竞争的人都不会少。可能读了研的门槛更高一点,起点更高。
第三,我觉得如果对于一个真正想要发展、想站的更高的人来说,大学四年认真踏实所学的东西不会少,再加上用考研加上读研的三年换来的工作经验也许不比读了研的差。
(可能读研这是一个层次更不一样的阶段,我不清楚,但我不认为读研就一定会好多少)
我可能在暑期实习真正感受的时候会将我对考研的想法改变,一切都未知。也许我不会变,因为我一直最希望的就是实现经济独立,自己拥有自己的小房子,让家庭富裕起来。
我有着对更高学府的渴望,但我不能把现实放一边。我没有办法把努力供养我上学的家庭弃于一边,我更受不了来着身边人的纷纷议论。
大学有四年,我要明白大学四年的意义何在。不能等到四年过去之时才幡然醒悟,知道这四年到底可以做多少事情。…点击卡片继续阅读
近期,考研阅卷已结束,考研分数也已录完。作为考研学生家长的我,最近也在抖音上搜索了关于“到底该不该考研二战”?
考研二战到底值得吗?随着每年1000多万的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军,晚一年就业机会就会更加激烈。考研失利后,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二战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根据历年考研调查情况结果来看,能顺利上岸的也是少数,还不包括有一部分是选择了本校。
我们考研二战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考研是过程,考研不是目的,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在大量的招聘本科生。本科生能达到70%,你早一年进入职场工作,就能更早地获得机会成本。
本科生完全可以先就业,再提升自己的学历,比如继续深造,读在读研究生、MBA工商管理硕士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等,条条道路通罗马。
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新三不孝:不考研、不考公务员、不生二胎。
请问您怎么看?[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