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子上海环境监测局上班,确实是好工作,但挣钱不多,自己又买不起房子,婚后还要接妈妈一起过,男方不太容易接受也正常,妈妈拖了孩子后腿,但妈妈也不能不要,真是难死孩子了,要是孩子爸爸在,也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孤舟独钓江雪
七年前,楼下女邻居辞去上海某区环境监测局工作,去考金融研究生,不知道她现在哪里就职?过得咋样?还在不在上海呢?七年前,我家楼下搬来一位刚刚就业的女大学生小华,小华租的房子是合租房。小华是苏北人,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应该还可以,但在她读高一时父亲得了肺癌,在小华高考前两个月去世了,没有亲眼见证优秀的女儿考上浙江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

小华父亲去世后,小华母亲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小华身上,包括精神上完全依靠女儿,一直跟女儿说,你一定要到大城市工作,然后在那里成家,等你结婚了,我就搬过来跟着你住。所以小华本科一毕业,放弃的继续深造,直接出来找工作了。小华参加了公考,考的是上海某区环境监测局的一个岗位,此岗位当时只招聘一人,小华在近三千的人竞争中脱颖而出,考了第一名,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这份工作。小华刚上班时,每个月工资只有四千多,但是各项福利还可以,早餐和午餐都可以在单位吃,就是不包住,有住房公积金。工作一年后,工资会涨到六千多。每天上班活也不重,有时会出去做一些环境方面的检查,有时会去某点收有关企业的费用……早上八九点上班,下午四点多就下班了,没有加班,更没有夜班。总之上班不是很忙,很舒服。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经常跟我女儿说,等你大学毕业就找一份这样稳定的工作挺好的。

小华工作半年多,有一天我下楼时碰见她,她说她辞职复习考研了。原来,小华这半年相亲了两次,男方条件都很好,对小华也很满意,交往一段时间后,小华就提出婚后要把妈妈接过来一起住,男方就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了。小华觉得男方不能接受她妈妈,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挣钱少,又没有房子。但按照她现在的这个收入在上海是买不起房子的,妈妈也拿不出什么钱了,有点积蓄都给爸爸看病花完了。所以她决定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但自己的这个专业很难找到挣钱多的工作。她看身边有朋友学的金融专业,他们找的工作挣钱挺多的,于是决定考金融研究生。我听了都替小华惋惜,这么好的工作辞了,要是放到现在,这个岗位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都要进去呢!她哪知道金融证券行业的水有多深啊!并不是她眼睛看到的那样好挣钱,一般都要有人才行的,不是所有金融专业的都能挣大钱的!

后来,小华就搬走了,再后面的事我就不知道了。感觉小华如果没有她妈妈那么依赖她,她不会想着要去考什么金融研究生的,可能还在环境监测局工作,嫁的人应该不会差,生活一定安逸舒适。一晃七年过去了,不知道小华和她妈妈身在何方,生活得还好吗?
目前为止,你换过几种工作?
小时候,父母就开始跟我强调,找个稳定的工作,长大以后,我既没考上公务员,也没当上老师,更没混个医生,所有关于稳定的工作跟我绝缘,一部分是因为环境因素,一部分因为自主隔离。
怎么个自主隔离呢,初中毕业,我们村里的学校有一个选择,是读五年定向师范,毕业以后直接分配到小学编制老师,我记得那时候,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极力地劝我去读,因为以我当时的成绩,我都不需要怎么再努力,只要保持原状,读个师范轻而易举,但是我选择去上高中。
高考之后,父母劝我去学医,稳定点,我还是那么离经判道,一不小心,被调剂到了当时冷门专业环境工程,后来读了研,老师问我要不要读博士,按道理呀,这可能是我学业生涯里面最后一场,可以通往所谓稳定的道路了,但我毕业了,不但没有继续在环境领域搞学术,我还转了行。
这一路上,我父母就是这样看着我,一步一步远离所谓的稳定,但我自己并不觉得那些选择有多稳定,尤其在我研究生到现在成为分析师这个阶段,我愈发觉得,现在不存在什么稳定的职业,我们早就失去了父母那个年代包分配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讲,唯一的稳定和确定,就是我们要终身学习了。#终身学习# #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