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50河南公务员(2020河南省公务员)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我国的出生人口数就要低于死亡人口数了。这个节点比所有砖家通过预测模型给出的时间都要早。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不知道这句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我国的出生人口数就要低于死亡人口数了。这个节点比所有砖家通过预测模型给出的时间都要早。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不知道这句曾经在大抓计划生育那些年流传的宣传口号,现在还合不合适?

计划生育是国策。人口照此速度减少下去,有砖家又预测了,2050年中国人口将不到6亿。邻国印度的人口今年应该就超过中国了。毛主席时代的人多力量大,古人说的多子多福,恐怕在中国是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人口数越来越少?出生率低是主要原因。出生率为什么低?这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当现代化程度比较低时,家庭劳动力主要以人口数量为主。当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时,人口数量就不再起决定作用。原来几十上百人干的活,一个人一台机器一条生产线就完成了。我们要积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把创新驱动作为刻不容缓的举措来大力扶持实施,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抓实抓好。

国与国的竞争说到底靠的是高素质的人!人口减少了,质量务必要提高!质量的提高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公平!要把教育资源均衡化,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都要有一样的师资一样的设施,让受教育者从小就要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不能说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就特别充足,边远山区教育资源就特别贫乏。国家的校园设施应当标准化,对待全国的师资要定期统一培训,给老师们的待遇要高过公务员。吸引优秀的人才能教出来更优秀的人!对边远山区的老师,更应该多培训多补贴。

人口素质提高了,才有创新的可能。同时,要注重创新土壤的培养。创新的关键在于批判思维和创新环境。要让科研人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允许他们的失败,要鼓励自由探索。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务必要告别当前跟踪模仿式的创新,要有大量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地基必须打好!不能再整大批量的空中楼阁了!看起来很好,别人一卡脖子就趴下。让别人卡不住脖子,这样才好!

国家今后之发展,全在于今日之少年。要更加重视对他们科研素质的培养,要从科研院所抽调一批院士级人物到中小学里来普及科学研究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开拓科学视野,具备基础科研能力,让他们学会创新,勇于探索新知识,这样将来才有可能做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科研成果。

假设,2050年,中国只有10亿人,会咋样?

那时候我还活着,大部分读者也还活着,所以这不仅仅是个思想实验,还有着切实的研究价值。

中产崛起必然导致生育率下降,不死人时不可逆。越富裕、越公平的地区生育率越低,所谓制定各种政策让人民过得更好才愿意生育,都是扯淡。

无解,只能面对。

但要紧的并不是生育率最低的大城市,而是生育率高的乡下地方。

乡下的孩子们长大,有能力到处跑,那就不会留在找不到好工作的乡村。无论是去富士康赚个四千六千,还是进餐馆送快递,都挺好。总之不会待在村子里务农,每年赚个一万二。

恰好大城市人自己不生孩子,对劳动力需求旺盛,长期吸纳外来务工的年轻人。他们中最优秀的直接在大城市娶妻安家,没这个能力的也能花上五年十年攒下家底,回到老家县城买房定居。

于是村庄荒废,年轻人更不可能在没人的地方找到好工作,更要往外面走,村庄更凄凉——主街上只住着那么几户老人家,这是未来必然出现的普遍现象。得了急病,有钱都没用,附近根本没医院,必须驱车数十里进城才能得到救治。

同样的逻辑,村子固然会挨个完蛋,乡镇也跑不掉,县城依然好不到哪儿去——很多人不清楚,逆城市化本身就是城市化,城市的面积扩大到周边形成城市群。因为人口在减少,城市群的扩散力度会非常有限,没能容纳进去的县镇乡村都将沦为荒郊野岭。

中产社会自我阉割,拒绝生育。人口的补充只能依赖外地流入,而没有产业就没有流入,没有流入就必将流出。

一旦人口流出,那就万事皆休。这时候不仅仅是高价买来的房子便宜得好似不要钱,不仅仅是附近没有好医院,不仅仅是没有令人满意的学校,就连带着积蓄只想在屋里混日子都会变得日益艰难:菜品一点点少了,商家一点点没了,物价一点点贵了,快递越来越慢了。

关键你年轻时这些现象都不明显,越衰老时才越会随着人口减少与老龄化加剧而变得突出。在这些封闭的地区里,除了公务员,没有任何一种工作算得上好工作。而即使是公务员,因为地区的整体经济萎靡不振,他们的待遇也依然好不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大型产业对地方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大老板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可能多出万人级别的工作岗位。现在看已然不是小事,那时更会变得至关重要。比起现在,那时的经济力量能更加轻松地转变成政治力量。

很多人只看得到多了个人就多了个跟自己抢工作的对手,却看不到多了个人也多了个创造需求的客户,多了个跟自己供应商抢生意的新供应商。

有更多人竞争的大城市,很好,我愿意去。

没什么人竞争的县镇乡村,没兴趣,谁爱去谁去。

也劝各位年轻的读者,尽量在人口三五百万以上的地区安家。

否则就能切身体会到为什么人是资产,不是累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60909/
1
上一篇湖南公务员网课(湖南公务员考试网中公教育)
下一篇 公务员题库江苏(公务员江苏真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