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反驳:目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而非专业型人才理由:
(1)复合型人才涉猎范围广,更利于就业
(2)专业性的深度不如专业性的广度重要,专业性人才不如复合型人才重要
(3)目前获取知识的方式方便,快捷,范围广,更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审题】
本题为态度观点的反驳类题目,也就是我们需要反驳“目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而非专业性人才”这个观点,另外题目中给了三个理由,我们以这三个理由为依托一一进行反驳即可。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审题点1:“目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而非专业性人才”
“目前社会”是一个泛指的背景,我们可以把这个背景进行细化。“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的概念很简单,复合型即为多方面发展的人才,专业型人才则指只针对于某一方面发展的人才。
审题点2:“复合型人才涉猎范围广,更利于就业” “专业性的深度不如专业性的广度重要” “目前获取知识的方式方便,快捷,范围广,更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逐个进行反驳。第一个理由可从复合型人才就业门槛低但就业质量差入手。第二个理由可深度不可替代性强入手,强调专业性深度因稀缺而更重要。第三个理由本身正是更需要专业型人才的理由,复合型人才越易培养,代表含金量越低。当然除对这三个理由逐个反驳之外,还可从个人发展、社会需求等角度补充更多的理由,来拓宽答题的维度。
【解析示例】
题目中的观点是一个很热的话题,我并不认同题目当中所说复合型人才更被需要的观点。复合型人才貌似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社会实际上更需要专业型人才。对于题干中三点理由,我认为是没有道理的,下面我来进行逐一反驳。
首先,复合型人才并不利于就业。虽然复合型人才在多个领域都能找到工作,但是他们涉猎的知识面广而不精的,这种就业往往是低层次且很容易被替代的,因此就业稳定性不强、质量低。所以说,从长远角度看待,复合型人才并不利于就业。如果想要获得长期的、稳定的工作,还是需要在某一个专业领域能够做精做细。
其次,广度并不比深度重要,专业型人才也更加重要。我们承认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的广度确实重要,能够为我们探索发展之路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更为重视的是知识的深度,供给侧改革要求我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也需要更有深度的研究。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是有分工的,应该有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各行各业才能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现在的我国向创新强国迈进,创新驱动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战中国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是因为我们有过硬的创新实力和产品质量,华为5G通讯技术能够和世界一流的通讯技术抗衡也是因为我们在更加深入的搞研发。所以说,知识的深度远远比广度更为重要。
再次,对于培养人才来说,并不是什么样的人才好培养我们就要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是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决定培养的方式,才能促进个人的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恰恰是因为可以获取海量的知识,所以更需要去筛选、去过滤,才能选择到我们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学不完的,如果每样都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最终只会博学而不深入,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个人要力求成为一个专业性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耐心、有钻研的能力,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的社会也要不断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专业型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广阔的舞台去成就自我,贡献祖国。
#2021年高考#高考志愿填报,文科生专业的新趋势和方向——文科的计算机:新媒体。
文科生选择专业是比较纠结的,因为文科专业的发展变化没有理工类专业快。现在是科技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各类理工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多。
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文科类专业,很多文科类专业在理科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类的知识。比如很多传统的文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时越来越喜欢理工背景的学生,比如金融的科技化。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类专业很好,是理工类专业中的香饽饽。文科生难道就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么?
其实,文科生有一类专业可以与计算机类专业媲美,可以称之为文科生的计算机:新媒体。
新媒体就是抖音头条微博公众号这些新兴的媒体,就业市场非常大,可以和计算机专业一样进互联网大厂,也可以进各类专业传统媒体如报社电视台等,还可以进各类传统知名公司,因为现在谁都需要网络新媒体宣传和销售。
新媒体的就业市场可以用巨量来形容,优秀的新媒体人才一点不比计算机类专业收入低,月入过万几万 ,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有人在。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优质的专业人才还是非常稀缺的。除了进各类公司,未来考公考编也会优势,就像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考公考编的热门招聘专业一样。国情下的机关事业单位哪个不需要有影响力的宣传?
文科生,你准备好了么?一个新时代已经开始了!@高考志愿你要懂 看懂专业,看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