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星宿与地上州国分野的对应关系。地上十二州:青州、冀州、并州、幽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益州、雍州、荆州、营州中十一个州有对应的星宿。
古人将天赤道(唐代改为黄道)附近的区域从西向东均匀地分为12等份,称为十二次或十二星次,其名称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娵(jū)訾(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一般认为,十二次起源于对木星的观测。古人认为木星12年(实际为11.86年)绕天空一周,并据此创立十二次,以木星所在次来纪年,木星也因此得名“岁星”。
十二次与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始见于《汉书·律历志》。中国古代还有一种与十二次分法一样,但方向相反的划分周天的方法,称为十二辰。十二辰以十二地支的名称从东向西依次命名。十二次、十二辰、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大致如图所示。历代分野多有不同,本图系依据《开元占经》及《乙巳占》整理绘制。
角亢
为郑的分野,属兖州,对应于今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许昌一带。
氐房心
对应于宋国、豫州,河南省东部商丘;安徽省北部毫州、宿州、蚌埠、淮南;山东省南部菏泽、济宁及江苏西北部的徐州等地。
尾箕
燕之分野,为幽州,包括今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东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大部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大部。
斗牛
对应于吴国和越国的分野,属扬州,包括今江苏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及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
女虚
为齐国的分野,属青州,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大部。
危室壁
卫国的分野,属并州,系指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一带。
奎娄
鲁之分野,属徐州,包括山东省南部的枣庄、临沂等地及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宿迁、淮安地区。
胃昂
为赵之分野,属冀州,含今之河北省南部石家庄、衡水、邯郸一带;山西省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的太原、阳泉、长治等地;内蒙古河套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
毕觜参
对应魏国的分野,属益州,系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及河南省郑州、开封、周口、漯河等地。
井鬼
为秦国分野,属雍州,今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还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
柳星张
周的分野,三河地区,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巩义等地区。
翼轸
对应于楚的分野,属荆州,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河南南部及安徽、贵州、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的一部分。
(内容出自徐刚、张超所著的《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