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身农村的985硕士生发帖求助,他提出一个问题,家庭背景是普通农村家庭的人,是选择去体制外的互联网大厂赚高薪还是选择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银行这些体制内的工作?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回答,比如说有一个互联网中厂员工表示,他就是这样背景的人,由于现在大环境不好,去年一分年终奖没发,换岗降薪重新签合同,遂离职,今年上岸浙南的中职编制。如果想留一线,要特别能卷,内心特别强大。
有一个体制内员工表示,他自己秋招拿到了杭州比较高薪的工作,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京一家研究所,他女朋友去了南京一家不太卷的互联网小厂,后面他俩可能再试试考一下苏南的人才引进之类的,稳定和钱都是他们需要的,所以他俩就选择了这种搭配。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呢?
应届生年薪70W+?!!复旦毕业第一年能拿多少?一位复旦大学生的总结,可以参考一下:
抛开行业、公司发展、工作环境这些,面包想必都是大家最最关心的啦。最近秋招也接近尾声,总结了一下身边同学的去向和薪资。
1、45W+:大部分是头部券商类以及互联网大厂的SP级别。头部投行听过应届起薪就有月薪3W+,互联网大厂SP级别的凤毛麟角,认识一位学校计算机大神硕士毕业薪资包约70W+。当然“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比如投行的朋友们下班时间基本没有12点前下班的。
2、30W-45W:最多的是互联网大厂偏研发、算法之类的岗位,还有产品经理。基本上身边硕士、博士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薪资都在这一段。有一位本科同学本硕都非名校,两段互联网公司实习,最后拿到了某深圳大厂的offer,薪资约45W。向他请教面试经验的时候就由衷感叹真的非常厉害,拿的应该!
3、15W-25W:大部分公务员、教师以及传统行业。工作稳定,朝九晚五。还有快消、四大、部分咨询类,发展路径清晰,前景好。
几点感悟:行业和岗位的选择非常重要。人才、资金总是会流向有前景的行业。钱和生活不能两全,至少对应届生来说,但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快感,学历只是敲门砖,进了这门能拿多少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