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全国考研“卷校”名单和报考人数,我顿时抑郁了,有种快窒息的感觉!如今,考研太内卷了![擦汗]
我觉得,与其努力考研提升学历,还不如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直接进体制内工作,没有中年危机,旱涝保收,稳定高薪,退休有保障,多好。
对此,你怎么看?#教育听我说# #教育大家谈# #教育头条# #我要上 头条# #考研# #考研建议# #教育内卷# #《小舍得》作者谈教育内卷# #公务员考试# #体制内# #体制内工作#
【有没有觉察到成年后的抑郁焦虑,是因为没有把童年时最喜欢做的事补回来】
1.一辈子好吃不喜欢读书的人,硬是让他读书考大学,这会毁了他作为美食家的潜质。不幸的是,大多数家长选择了绝大多数人走的路,逼着孩子读书上大学,出来考公务员,结果孩子刚走近职场就得了抑郁症。
2.潜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如果爱吃的人,你压抑了他的好吃习惯,让他成长为其他样子,他会生病的。
3.童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挥之不去的初心。我记得童年时自己特喜欢读书。哥哥每每用黄挎包背回来一包书时,当时感觉开心极了。就像吃货看见久违的美食一样。手里捧着书,躺在大炕上,太阳温柔的晒进来,感觉心里舒坦极了。
读书,让我变得淡定从容,也很自信开心。但多年后,由于耳濡目染,开始追名逐利的时候,发现内心越来越多的是焦虑和抑郁,整个人活得闷闷的。
当时的我感觉心里空空的,好像缺失了一个来自遥远地方的东西,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这种极差的状态持续了整整13年。
当我将功利的方向再次转向自媒体,开始关注粉丝流量的时候,满以为我的焦虑和抑郁会有所好转,事实证明,愈加严重。
在苦苦寻找何为自己在自媒体的垂直内容的这段日子里,我开始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阅读。
奇怪的时发生了。多年来久违的童年读书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又回来了。13年中各种苦逼的经历,仿佛瞬间披上了阳光。
我突然明白,疗愈自己焦虑和抑郁的东西,就是阅读。静下心来阅读。不为粉丝,不为流量,就为再次美美地重温童年那段快乐的时光。
你有没有找到疗愈自己焦虑和抑郁的法宝呢?如果有,欢迎讨论。
我儿子哈工大的,开学之后要读大四了。本来我也想让他考公考编,或者定向选调。可是儿子却对公务员体制内不屑一顾,儿子说他不喜欢做行政管理工作。
我问儿子,那你喜欢什么?
儿子说,搞科研,做技术。
回想几年前报考志愿的时候,我想让儿子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或者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将来参加内部联考,入职就是公务员。
可是儿子并不感兴趣。
我和他爸,给儿子也做了思想工作。儿子就是不同意。执意报考哈工大。
我和他爸从没强制过孩子,所以高考报志愿也是遵从了孩子。
上大学期间,我也多次劝孩子考公或者走定向选调。每次儿子总是一口回绝。
儿子的兴趣是搞科研,搞技术。
回想儿子成长的过程,在他三岁的时候,儿子就喜欢对家里的玩具,家电,拆拆卸卸,我家的全自动洗衣机,上面的按键也让3岁的儿子用小刀给破坏掉了。
还记得那一次,我呵斥了他几句。
儿子拿着螺丝刀,委屈地说,“我想研究研究。”
现在想起来,真是历历在目。
难道真的是三岁看大吗?3岁的时候就喜欢研究技术。现在读大学了,依然喜欢研究技术。对公务员毫无兴趣。
曾经好几年时间,我为没当初没有说服他报中国民公安大学而感到懊悔,抑郁。
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安排吧!
不得不说,人端什么饭碗,有时候就是个命啊,命里注定的。
抑郁症可能让你这辈子不能工作,要怎么去治疗?才有最有效果。
本人曾经也是抑郁症,但是没有非常严重的地步,我是怎么得了抑郁症呢?我呢是一个不太善于交际的人,做事情喜欢一个人做并且喜欢默默在一个角落做。本人大学毕业后去到贵阳上班,每天都是一个人,除了上班外,其他时间都是一个人。开始呢?自己也会玩一些游戏,去打篮球,看书,这些我做了差不多三年。但是依旧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突然发现每天生活都是一层不变。加上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家里就我这么个儿子,以后家里所有的责任都要自己去承担。可是自己每个月就赚那么点钱,因为不属于销售,一般一年才涨一次工资,所以感觉很有压力。再就是长期一个人很无聊,感觉孤单寂寞,也没有找到女朋友,感觉自己是不是很差劲,就这样每天都思索这些问题,慢慢的就不想跟人说话,晚上也睡不着,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会做事情了,发现最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皮肤暗淡,眼神无光。最后选择辞职了,回家之后呢,去找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每天跟他们在一起玩,如果不在一起玩也会打电话给他们聊聊天,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也给一些开导。但是自己特别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所以感觉跟父母关系不好,动不动就跟他们吵架。就这样自己想办法让自己不要闲下来,不是打游戏就是找朋友玩,其他事情什么也不要想。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发现自己慢慢有所恢复,逐渐的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挺开心,慢慢的我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其实抑郁还是靠自己,如果你去看医生,给你开药,效果都没有自己努力那么好。抑郁最好抓紧治疗,如果发展为双向情感障碍,医院是要给你上报国家系统,以后工作肯定会收到影响,比如你考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员工,或者一些比较重要职位你不可以任职的。在就是你会随时复发,如果你真的抑郁抓紧想办法走出来,不要等到严重了去医院,自己也很难受,这个病父母确实有些不理解,所以你会更加严重也不一定。记住一点,靠自己,想办法走出来,打开心扉是关键,加油吧。
同事儿子名牌大学毕业,没去上市公司,却考了本地公务员,尤其听说是被硬拽回来的,更是百思莫解,决定择机打破砂锅问个明白,要不心憋在心里感觉都快抑郁了!
前几天,趁着办公室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我用不赞同的语气问道:“你为什么把孩子硬拽回来呀?在大城市多好啊,条件那么好,又是个男孩儿,在那里打拼不很好吗?这不是影响孩子的前途嘛!”
她苦笑了一下,没有解释,只是给我举了两个例子。
她说呀,她们家楼上老王的儿子特别出息,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夫妻俩退休后,就在上海帮儿子带带孙子,后来孩子大了,上海的房子又特别小,也没有什么钱再换套大点的房子,夫妻俩就回小县城居住了。儿子工作特别忙,根本就没时间回家,每天进进出出的就只有夫妻俩,身体好的时候还好说,关键是老王身体不好,一有事情就得找楼上楼下的帮忙,特别不方便。
而他们家楼下老李。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都没有上大学的,都留在小县城里工作,他不去,她去,给父母买件衣服,带着出去吃点好吃的呀?夫妻俩每天都乐呵呵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甥都来了,一大家子人,女儿、儿媳齐上阵,很快就做好了两桌饭,一家人有说有笑的,特别热闹。
去年老李生病住院了,他的两个儿子轮流去照顾,女儿帮着送送饭,洗洗衣服。因为照顾的好,老李恢复的也很快,看着都比没住院的时候更好了。
再说我们,都50多岁了,当局长的老公也快退休了,就一个儿子,留在大城市里工作,手头又没多少钱,连借带货的给交上首付。生活压力多大呀,孩子根本就没时间回家。现在还好说,年龄大一些,不就像楼上老王一样吗?冷冷清清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没有人过问,也不能总找人家帮忙呀!我和他爸一合计,干脆把儿子拽回来,至少丢不了呀!互相帮衬着,日子过的也舒坦。
听她这么说,我好像也明白了。我也不想让我女儿、儿子走那么远,我也想能经常看到他们。尤其是女儿,我真想让她留在我身边工作,我想好好照顾她,让她下班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中午可以有时间午休,平时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是那个东西并不实用。
我也想当我老了的时候,想儿子女儿了,他们能够很快的出现在我面前,当我生病了,可以看见他们为我忙碌。当然,我非常不希望拖累他们,我想让他们生活的更幸福。
看来,现实的确是残酷的。如果房价没有那么高,如果就医没有那么难,如果养老措施能够更完善,或许同事的儿子就留在了他喜欢的城市。
可是反过来想想,孩子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不应该给他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吗?为什么要把他拘在一方之地呢?
作为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教育听我说# #金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