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老照片:欢送两位同志调离成都的单位集体照。
#成都头条# 成都通报关于成华区有关干部违纪问题的核查处理情况。经查,成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某,成华区一级调研员杨某某违反生活纪律。目前,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免职处分: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免职通常包括三种含义:一是用于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不含褒贬。二是属于组织处理措施,适用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具有惩戒性。免职后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提拔和晋升。三是适用于违纪违法被查的干部,是在正式处分前将其调离岗位的先期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证审查调查的顺利开展。#金粉社区#
世界很奇幻。稍长一点时间,网传四川成都成华区副区长陈某和成华区调研员杨某的花边风流韵事[呲牙],无独有偶,隔了2天又来了个扬州市广陵区商务局副局长戴璐和扬州市政府一位张姓副市长香艳监控视频[呲牙],到了今天又证实:张姓副市长躺枪了,女主角没换,男主角换成了,刚调离扬州,现到淮安高就的韦峰副市长[流泪],这事闹的,前者雷某躺枪,后者张某躺枪,只是这张某,枪中的蹊跷,有视频,还能认错了,脸盲,还是眼瞎[打脸],倒是这位韦副市稳坐钓鱼台,跟着群众一起吃瓜,闲庭信步了几日,早上起来踉跄跌倒,一下子回到现实,差不多忘了自己才是主角[赞]
#扬州通报干部作风问题:2人被建议免职#
戴局长的调查结果出来了,男主人公另有其人,跟成都的陈区长的故事如出一撤,张市长无辜躺枪!
经查,淮安市政府副市长韦某(曾在扬州市工作)与扬州市广陵区商务局副局长戴某存在生活作风问题,目前正按程序追究二人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
有人就疑惑了,他们两个表面没有交集的人怎么会滚床单呢,据悉,这个韦某2019年—2021年在高邮任职,戴局的家乡就是高邮的,21年后韦某从高邮调任广陵区委书记,在任期间把美人火线提拔为局长,看到这大伙也就了然,自身条件也是升迁的捷径啊
免职处理是跑不掉了,戴局以后该何去何从啊,身材相貌不输明星的戴局长能否另辟蹊径,直播带货呢,毕竟93年的啊
#成都涉不雅聊天官员被建议免职# 一条微信而已,何必动如此干戈,过了。
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慎在作风方面犯错误的时候。
像这样的事情在政府以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也是有先例的,只不过这些先例没被网上的人们知道而在单位内部进行批评教育后调离原岗位重新安排到了其它岗位,这样的处理才是治病救人。
希望吃瓜群众不要拿人家的私事炒作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也奉劝这位漂亮的女副区长改过这些无良嗜好,记住这个教训,珍惜人民给你的权利,好好为人民服务,做称职的人民公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免除韦峰副市长职务是组织处理,不是纪律处分。扬州官员艳事已有处理结果,成都官员艳事还在飞行当中!江苏速度,确实快。
今天,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免去韦峰的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免职是组织处理,不是纪律处分。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免职通常包括三种含义:一是用于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不含褒贬。二是属于组织处理措施,适用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具有惩戒性。免职后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提拔和晋升。三是适用于违纪违法被查的干部,是在正式处分前将其调离岗位的先期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证审查调查的顺利开展。
近日,成都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兰成璋被查,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个姓很少见,而且已经是个70岁的老人了,河北人,但在成都工作了一辈子。
据了解,他24岁就入了党,18岁进入四川化工厂工作了几年后,进入成都公安局工作,曾担任西城区分局局长。1990年,他调离公安系统,先后在金牛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政公用局局长、市政府、政协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
没想到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多年被查。不能够安享晚年,辜负了组织信任。
#媒体人周刊##成都头条#
国民党战败后,蒋介石本打算退守四川,为何会转逃到台湾?背后是哪位“高人”在指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台湾成立行政长官公署,接受日本方面的投降,并派遣将领陈仪出任台湾省的行政长官以及台湾省警备司令,自此台湾重新回归。
1947年,台湾省爆发了臭名昭著的“二二八事件”,因为国民党的警卫员本想鸣枪示警群众,但是却误杀了一位名叫陈文溪的人。次日,市民们走上街头,自发地为此次事件无辜身亡的百姓抗议,并且要求政府严处那位警卫员。但抗议活动却遭到了陈仪的残酷镇压。
这一行为引起了台湾民众的众怒,于是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最后在国民党二十一军的介入下,暴动才得以停止。而蒋介石也因为此次事件撤下了陈仪,重新组建台湾省政府。
魏道明出任台湾省主席,并设立十三个省政府职位,而其中七个职位都是由台湾本土人士出任,这一举措极大地缓和了台湾的局势。
1948年,蒋介石为了打造“江、浙、闽、台”核心堡垒来应对日益焦灼的局势,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台湾省上。12月19日,拖着病躯的心腹将领陈诚被紧急调任为台湾省省长,并且开始建立海防设施。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部队在三大战役中消灭了大部分国民党主力部队,并且开始进行全民的总攻。而面对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政治嗅觉一向敏感的蒋介石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了,而随即的问题就是,该往哪里撤退。
经过对局势的分析,蒋介石手下的将领给出了三个可行的地区:西南的川渝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岛。当时将领们包括蒋介石自己都认为最可行的地区是西南川渝地区,认为以此为中心可以与我军展开一场长久的拉锯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川渝地区就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在主要城市都沦陷后的根据地,并且川渝地区本就身处险要,北部有秦岭山脉,南方有横断山脉,东部还有险要的长江三峡,可谓是兵家的易守难攻之地。
虽然在地形上川渝地区确实是一个完美的去处,但是其他因素也不得不让蒋介石深思熟虑。首先就是民心问题,国民党部队之所以节节败退,就是因为没有群众的支持,川渝地区亦是如此。
即使占领该区域,对国民党印象差的群众会成为极不稳定的力量。而且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必定会遭到解放军的猛烈围攻,如果孤立无援的话,国民党很可能会被彻底抹去。
这时,中国地理学会总干事张其昀找到了蒋介石,发表了退守台湾岛的看法。
川渝地区不得民心,所以并不是最佳选择。而海南岛与大陆只有狭隘的琼州海峡,如果解放军武装强渡,海南岛也势必危在旦夕。
但是,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却是一道天险,因为彼时我军并没有正规的海军部队,所以没有可以进行长距离登岛作战的武器装备,而这样也可以让退守台湾岛的国民党部队喘口气。
不仅如此,台湾岛在日本占领期间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工业化建设,交通极其的便利,并且身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气候不仅宜人,而且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长期遭受日本人欺压的台湾人民也必定会欢迎新的政权。即使未来社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因为其四面环海,所以极其容易镇压。
而在国际上,美国方面知道台湾岛的战略意义,所以一定不会弃之不管,若得美国的援助,台湾防守必定万无一失。所以退守台湾岛可以凭借国民党的有生力量重新开始发展,为日后的反攻做准备。
蒋介石被张其昀的说辞打动,开始着手准备撤离台湾岛的计划。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解放军大部队以木帆船为工具直扑南京,经过两个月的鏖战,国民党部队的重兵集团被悉数摧毁,而蒋介石在五月份就已经飞往台湾。
随着国民党大规模迁至台湾,蒋氏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彻底覆灭。而在台湾的国民政府,从1949年5月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白色恐怖时期,蒋氏家族当权期间,残忍地打压和铲除异己,并严格控制岛内民众的言论,期间酿成数桩骇人听闻的血案。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人民的民心所向,相信在不久之后,台湾会彻底地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终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