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建公务员答案2017(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答案)

福建今年明确,高考后,不公布高考试题和答案。 除此外,还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福建今年明确,高考后,不公布高考试题和答案。

除此外,还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此外,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出现类似“高考喜报”“一本上线率”等信息。

如此一来,莆田一中、莆田五中、莆田二中、莆田四中……等一级达标学校的地位似乎一下就齐平了。以后优质的生源也不会单一地向某一所学校倾斜,从长远看,确实利好教育公平。

各位怎么看呢?

#莆田头条#

福建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加答案解析

2017-2022年解析 #英语# #中考# #学霸# #教育#

高考该不该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

真要那样的话,咱们大多数人的孩子,就更没学上了。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提这种意见的人,早在乾隆爷那会儿,就被皇帝一句话给怼回去了。

清朝的科举制度,其实和今天的高考差不多,参加会试的举人名额,是分省配额、分省录取。

这个事合不合理?

既然是给国家选拔人才,就应该唯才是举,全国统考统录才公平,怎么能分省录取、区别对待呢?

时任授翰林院检讨、御史钱沣,就是这样给皇帝上奏的,但是乾隆坚决反对,皇帝的原话翻译一下,就是说——

咱们国家发展不平衡啊,各个省的文教水平差距明显,真像你老钱说的(全国统录),那么新科进士里面,江浙人就要占一大半了,边远地区可能一个也考不上,不符合咱们就地取材的原意吗!

乾隆不是信口胡说,一千年多前的宋朝,就是全国统考统录,结果就是,北宋一朝,地方志可考的全国进士9630人,南方诸路就有9164人,南方人占了95%还要多;

尤其是北宋的东南五路,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上海、苏南、皖南一带,出了7038个进士,占到总数的73%。

明朝在建文帝和永乐帝的年代,也是全国统考统录,这期间录取了1938名进士,南方人占到绝大多数,北方的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个省区一共才考出来225人,占比只有11.6%。

按照这个趋势,朝廷各级官员,慢慢就是南方人甚至就是江浙人的天下了,对于帝国的统一和行政运行,是极为不利的。

没办法,从明仁宗开始,只好把全国统录,改成分区录取,也就是北方大区、南方大区、中部大区,分别配额,分别录取。

但就像乾隆皇帝说的,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就算分大区录取,还是照顾不过来。

明朝276年,进士数最少的贵州,只有85人,最多的浙江,多达3280人,两省差距将近40倍。

为了尽量体现地区公平,所以到清康熙年间,终于改成了分省录取。

但即便如此,东南地区优势依然明显。

因为到了最后的殿试,你总要统一放榜,不能再偏袒北方人了吧?

于是有清一代,江苏省出了119个一甲进士,占到全国总数的34.8%;浙江省出了81个一甲进士,占比23.7%。江浙两省合计,几乎占了全国一甲进士的六成!

这其中,状元114名,仅仅苏州一城,就有26人!

乾隆皇帝真敢放开政策,搞全国统考统录,那不用等后来蒋校长北伐,过上几十年,高层就是江浙财阀的天下了,吴语或者江淮官话,可能就是今天的汉语普通话了。

每年高考季,网上很多家长甚至专家都鼓吹,要求全国统一划线、统一录取,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中国东南地区文风鼎盛,这是自北宋以来,一千多年的文化传统,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大、浙大、厦大被拆得七零八落,学脉遍及全国,结果怎么样?没过几十年,还是顶尖名校。

时至今日,除了清北之外,华东五校就是公认的,中国大陆地区最好的大学。

所以高考分省录取,其实是有利于地区教育公平的,一旦全国统考统录,很多北方或者内陆省份的考生,考取名校的几率只会更低。

改开几十年,国内的人才流动,大趋势是“孔雀东南飞”。

说实话,当年大家同学一场,咱们高考就没能“飞”过去,已然是上一代学霸的手下败将了,如今他们在当地两两结合,生育出学霸2.0,如果没有分省名额的保护,改成全国统考统录,咱就这么有把握,咱们的孩子,PK必胜吗?

#头号周刊#

【 #福建发布高招实施细则# 】不公布试题和答案,不向所在中学提供成绩信息。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厦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9630/
1
上一篇山东公务员出差标准(山东公务员差旅标准)
下一篇 四川公务员名单(四川公务员公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