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房价变迁;
2006年,2129元/平;
2009年,5736元/平;
2011年,9814元/平;
2014年,15846元/平;
2018年,19378元/平;
2021年, 24062元/平;
天津2008.8.18-2022.8.18=14年。
【#被封存的109枚公章#】2014年5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9月,天津滨海新区109枚公章被封存,后被收藏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些公章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见证。以工程建设为例,企业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从耗时一年以上,缩短到约40个工作日。 #100件党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七年后再次去天津,说说这几天在天津的见闻和感受!顺便也和西安做个对比!
最近去天津出差3天,27号上午从西安出发,30号凌晨返回。上次去天津还是2014年,在市中心丽思卡尔顿参加一个论坛。曾经在2007年旅游也去过一次,很凑巧,这三次都相隔七年。这十几年感觉天津发生了很多变化,说说最新的感觉,也和家乡西安做个简单对比,没有好坏之分,只分享一些真实感受!
第一点:人烟稀少了。这次去住在红桥区咸阳路附近(类似西安的西二环距离),周四晚上下班高峰期坐地铁2号线去了建国道,欣赏了海河夜景;周六下午去了五大道和西开教堂、古文化街。这三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津道路上的人挺少,咸阳路一带写字楼建得很棒,但企业不多。下班高峰期,地铁上的人流也一般,市中心稍微多点。周末旅游景点人流还行,但还称不上爆满的程度。听古文化街老字号二嫂子煎饼果子店长说,现在的周末人太少了,跟过年没法比,他们晚上7点多卖完就开始收摊。人流这块,天津和西安反差特别大,不管是道路上、地铁、景区还是机场,西安走哪都是人来人往,最近七普数据也印证了这点,天津人口减少、西安大增。
第二点:天气很棒。天津和西安气候比较接近,但温差更大,同时靠近渤海,风特别大,六级七级很常见。也因此,空气质量很好,每天都是蓝天白云的,让人心情非常愉悦。从空气质量指数也可以看出,天津约35左右,西安约70左右。加上天津绿化比较好,道路上槐树非常多,雾霾少,一片绿油油的。
第三点:车让人不存在。三天时间,走在街道和马路上,没有遇到一起车让人,尤其是十字路口左转弯,司机一定会和行人抢速度。即使在五大道景区也是,司机如果看到你有停下来的意思,会立马优先超过去。这点和西安差别特大,西安的车让人理念简直已经进入每个市民的的骨子里了。在西安如果司机不让人,完全可以投诉他。感觉天津应该从没宣传过车让人的理念,所以还是以前的行驶心态。
第四点:天津人很热情。来到天津就想到了相声,所以听天津人说话就很悠闲的感觉,问路吃饭都能和本地人唠一会。而且天津的地铁里、有些商场里都会播放天津歌曲,尤其是岳云鹏的“最亲爱的人”。和东北人的热情不同,天津人似乎有一种对生活安逸舒适的心态,说话不快不慢,一句能当两句说。西安人也比较热情,但西北人说话比较直接,语气比较硬,所以外地人初次印象不会感觉到热情。
第五点:城市建设品质依旧棒。天津属于曾经的殖民地,也是沿海早期开发的大城市,城市建筑色调和规划非常好。摩天大楼多、品质高,和居民楼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搭配,整个城市天际线非常美。五大道、甘肃路一带的名人故居和老小区很有历史风貌,骑车穿梭在这些小巷子感觉非常好。市中心的建筑特色和上海、青岛、大连比较相似。城建这块西安就比较吃亏了,三环内全是高层小区,而且非常密集,让人感觉压抑,也影响了西安天际线的品质。
第六点:天津私家车多。虽然保有量天津没西安多,但天津人应该更爱开车,市中心区域私家车非常多,本来道路就不怎么宽,但车停得密密麻麻。从侧面说明,天津人还是比较富裕的,而且天津经济发展得早,前些年居民生活水平就已经很高了,家庭开车的习惯大于坐公交和地铁。
第七点:城市环境一般般。天津的街道干净程度不算好,公交车款式较少,比较旧了。公交站除了市中心,其他地方的还是挺旧的。这几点和上海、西安有很大的差距。上海不用说,这方面全国都是领先的。西安现在的道路干净程度和公交车款式也已经非常好了,全运会更是让西安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八点:地铁便利性不高。在天津坐地铁必须下载APP再扫码,而西安全面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扫码,对于外地人来说,APP使用率非常低。天津地铁的安检也比较松,不像西安大包小包都得过安检,水还得单独检测。
城市发展变化太快了,这些感受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都很客观,只是分享出来和大家互相交流,不管是天津(有老同学)还是西安(家乡),都希望两个城市能高质量发展,毕竟北方和南方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图1、2(咸阳路附近),图3、4(津湾广场站),图5、6、7(海河边解放桥附近),图8隆兴包子铺,图9、10(古文化街两个老字号),图11、12、13(五大道景区),图14天津西开教堂,图15甘肃路一带老房子,图16古文化街,图17天津之眼摩天轮,图18天津机场。#天津##天津身边事##西安生活##旅游#
【天津这十年这样抓紧“牛鼻子”,打破“一亩三分地”……】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探索空间格局上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阶段。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始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秉承和践行的基本方位及目标导向。天津这十年这样抓紧“牛鼻子”,打破“一亩三分地”……-津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