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师结缘,源于09年盛夏。那个时候,高考刚刚结束,百无聊赖,苦等高考的结果。有一日,一个初中毕业上师专的死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想让我跟着她干辅导班,出于无聊就跟着她开始了第一次的教学生涯。从此与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10年暑假我大一,参加了大学生实践活动。通过面试,顺利进入步步高暑期辅导班。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许昌襄城县,开始培训、招生和上课。至此正式与教师这个词站成统一战线。通过两个暑假的磨炼,大二和几个同学一起准备创业,于是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辅导班。开始租房,买桌凳,印传单,发传单和招生。最难的就是招生了,在学校门口,超市小区发传单。见了家长就主动给他们沟通,询问孩子上几年级,然后介绍我们辅导的课程和优势。留下家长们的联系方式,打电话介绍我们辅导班。辅导班前期很不理想,学生少的可怜,还好我们没有放弃。黑暗前过后就是黎明,通过我们3个人的努力,辅导班一天天好起来。学生也越来越多,换了更大的房子,收入也可以顾得上大学平时的生活费甚至还有洁余。就这样,白天大学上课,晚上去辅导班辅导学生,周六周日全天泡到辅导班。

辅导班经营了3年,转眼就到了14年盛夏,毕业季也就是大部分大学党眼中的失业季,当时不是很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总觉得自己还是很优秀,毕竟大学时当过班长,拿过奖学金,获得过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想着肯定能找个差不多像样的工作。可是,事情没有像我想象的样子进展。
14年经历了很多,参加了各种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烟草局,农村信用社等,始终没能上岸。7月份各个地方的招教开始,白天在辅导班备考,背书,刷题。厚厚的山香教育教材现在想想都是一段灰色记忆。奉劝那些打算考英语招教的考生们,务必全力以赴,好好背书。英语女生特别多,背书特别准,书写的也特别工整,所以竞争很激烈。辗转各个地方参加考试,郑州,焦作,新乡三个地方的招教,大大小小考了10几个。起初是笔试不过,总是差一点,好不容易挤进面试了,面试又被刷下来。

15年春节最难熬,那个时候没有工作,没有对象,年纪还大,走亲戚对我来说都是特别难为情的事情。还好总算迎来曙光,4月份进入面试,5月份体检,提交了档案。虽然过程有点曲折离奇,但缘分使然,从此成为了小镇的一名英语老师。
那些为梦想走过的弯路,终会成为你最后的经验 ,陪伴你的人生,沉淀你的岁月,惊艳了你的时光。那些走过的路,那些笨拙而缓慢的生长,会让生活变得独立而丰富,那些咬牙坚持和日日锤炼,那些身体与心里的疤痕,会成为我赖以战斗的力量。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欢迎关注留言。#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友友们关于招教想了解什么的,或者教育心得想交流的都可以留言交流。
我为啥倡导建立股份制企业(上)
陈立新根据陈振荣回忆录整理

1978年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似一声春雷震动了所有人们久处蜇伏的心。社会终于从长期的纷争和动乱中走了出来。经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指导方针是要从那个斗争哲学转为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人们的困惑,忧虑和恐慌等各种疑团,都有了确切的答案。举国上下,心情舒畅,豪情满怀。在这样的良好工作环境中,我又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这样良性心理状态下,我发自内心的感受,撰写了一些文章,虽然内容不够完整和缺乏系统性,而后却被刊登在华中电力会计杂志和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的杂志上。有些见解虽属肤浅,而现今看来,仍有许多论点应该加以肯定的坚持。这就是要确立电力施工企业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要搞好搞活电力施工企业,就不能不讲究经济效益,追求尽可能满意的利润,这样电力施工企业就必须搞好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同时要切实抓好工程产品的质量管理。广大职工是电力施工企业的主体,只有和广大职工建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内部或向社会集资,将个人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并建立股份制等,才有可能让企业与整个社会经济走上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至于当时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尤其是建立股份制企业,并非心血来潮,是自己集几十年工作经历与生活积累之切身感受。在我的同龄人中,虽然都有在公有制企业中工作的经历,但能够像我一样经历原始形态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并且身为企业股东和企业财务主管的人并不多,甚至没有。所以在我倡导企业搞经济核算、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搞企业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支持的,但对于股份制却附和者较少,有的甚至有疑虑,还有人认为我不合时宜。
(一)
本人1925年出身于江苏省溧阳市的一个商人家庭。在读初中期间因日军的轰炸而辍学,先后在股份制企业永昌祥粮行、协盛糖栈当学徒,大丰、协盛、通惠做股东,跟账房先生学习“四柱清册”记账法,并担任记账员、会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出任“私营企业重估财产核定资本委员会”工作人员、东北火电公司阜新工程处财务科记账员、主任科员,水电部财经制度研究班讲师,洛阳热电工程处财务科主任科员,河南电力工程公司会计主管,新乡火电工程财会负责人,北京总局财务处工作人员。1978年之后任焦作电厂工程处财务科科长。直到1983年退休,都没有离开过财务工作。

这是为什么呢?自己不仅早年熟读潘序仑编著的《高级商业薄》,在黄炎培举办的工商专科学校读会计,还是后来的“总账明细账合一账册”“小型电力施工工程会计核算办法”创立者。1955年水电部举办学习班,推广苏联的记账模式,本人在考试中名列第一,在全国电力基建施工企业中初露头角。1958年参加湖北大学工业经济五年制函授学习,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中原电力建设公司工会主席韩文玉在职工大会上表扬我艰苦学习的精神,并亲手发给文凭。1977年水电部在河南辉县召开全国电力系统财务工作会议,我作为河南代表参加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由于在电力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中的表现,1980年我还被借调到国家电力总局财务处工作。后因在机构改革中国家电力总局撤销,我回原单位。后因我在电力企业内部改革中的表现与创造性工作受邀到水电部召开的财务工作会议上介绍企业内部承包制、合同制经验。正是由于自己在财务工作中的特长一直到年老才离开了财会工作岗位。

自己虽然几十年都在企业的财务岗位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企业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制度、经营环境,对财务人员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历。
(二)
在日军侵华那段时间里,由于当初的商业企业全部是民营的股份制企业,尽管局势动荡,人心不稳,企业生生灭灭,分分合合,但城市里的整个商业市场仍安规律运行着。至于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全在于股份制经济的优势。对于股民来说,那是股股联筋!对于所有的企业创办者、企业股东来说,只要家中一人入股,那是人人操心。以自己家为例,父亲当时除了开设“大丰泰酱园”外还入股“协盛糖栈”。父亲病故后,尽管父亲在这些企业的股份都换成了自己的名字,自己已具备经营能力,但作为妇道人家的母亲并不放心,她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企业经营中来。
由于母亲包括全家人对企业经营的关心,收入也自然不会太差。以致在抗日战争胜利、解放军进城后,母亲给我举办婚礼时,不仅妻子嫁资丰厚,我的新房布置也富丽堂皇,还包了一个旅馆招待来宾。
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所工作的公有制企业中,母亲虽然仍健在,但因为这些企业与家庭没有资金关系,既不用她操心,也操不上这个心。不仅我的家庭是这样,所有的家庭也都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