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身边的人移民的故事
我们是80年代大学毕业生,那时个个想出国,也包括我,我记得那时世界银行贷款有一笔专门出国留学交流的费用,大家都在挤这个名额。我的同学中一大批出国,我是不幸运的一个。[捂脸]
移民加拿大故事(1)
大学同学唐,80年代大学公派加拿大学术交流学习半年后,没有回国申请读博士,学习期间夫人陪读,毕业后考进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有3个孩子,事业家庭发展的都不错,不幸的是夫人生完第三个孩子没有太久生病了抑郁症!是什么原因生病不清楚,但好像很严重长期不能工作,这大概是出国唯一遗憾的事了(夫人出国前也是大学老师)。现在3个孩子已经工作,同学明年也要退休了,整体来说现在生活幸福美满。
移民故事(2)
(2)
大学同学王某(男)张某(女)一对恋人,王某80年代公派美国出国留学,张某经过2年的努力考上了国内中科院的研究生,后来张某去美国探亲就没有回国放弃了研究生学业,在美国生了2个女娃成为家庭主妇,王同学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工作,一家四口很幸福。张同学的工作就是带娃送老公上班,孩子大了在老公的实验室打打零工,如果在国内研究生毕业应该有一个不错的事业发展,现在相夫教子是不是也有点遗憾不得而知。
#合肥有哪些出名的大学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班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外交部选拔录用公务员定点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哎,96个志愿,哪个学校录取也是命吧。东北夏天舒服,不像南方,那种湿热。今年山东,也热//@繁花相送3300:之所以一些东北人走出去,是经营理念不同,东北人不喜欢做生意,喜欢走仕途,东北家家都一个孩子,基本都读大学,我就没有听说谁家孩子不读大学,更别说不读高中了,家长看别人家的孩子毕业后,不是进入公务员就是事业编,最次也是国企和央企,所以家长或孩子不甘心就到其他省份,跟当地人竞争好的工作岗位,你看东北的孩子在外地流水线上工作,即使到你们那开饭店也都是岁数大的家长,他们基本都是因为孩子在那读书、工作,家家都是一个孩子,没办法才去那陪孩子,然后随便做点生意,我就是这样,孩子公派到云南,我也到云南随便做点生意,算是照顾陪伴她,等孩子工作期限结束立刻回辽宁,说真的南方的气候真没有东北好,但黑龙江确实冷点,出来的人基本是黑龙江、吉林农村人。//@涌泉仍在:我们也没去过东北,要知道气侯挺好。还不如报个东北985,不报江苏211呢。//@涌泉仍在:今年,太热了。也感觉东北好,不如给孩子报个东北的学校
海狸先生的茶馆夫人是东北的,这段时间南京的炎热和干旱让她受不了了。上周去了次东北,雨水充沛,天气凉爽,加上物价低廉,越来越感觉东北成为宜居之地。但是一看就业环境和经商环境,那边又远不如南方。你觉得以后这种气候变化,会让东北变好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