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三十一年后的重逢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初中时候著名作家贺敬之的诗词《回延安》么?今天,2019年9月21号,湖南工业大学机851班的全体同学,在毕业离开母校31年后,终得团聚,重新踏上母校这片热土,今天的心情,正好比《回延安》作者当年那份无比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今天早上9点,在班主任肖笑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坐几台小车,排队驶出昨晚入住的株洲湖景酒店,前往母校河东老校区,同学们一路上欢声笑语,兴致很高,天公也作美,空气清新,阳光明媚。
到达母校后,同学们下车集合,步行前往老宿舍,宿舍外绿树婆娑,外墙古朴沧桑,但模样依旧没有多少改变,宿管员大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打开铁门,让我们进去参观曾经住过的集体宿舍,其内设施依旧,同学们过往的学习与生活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这是谁住过的铁床,那是谁用过的桌子,大家还记的清楚。设施依旧,人却近老,不禁感叹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参观完宿舍后,我们继续在校园内前行,重登我们当年的教学楼四楼,重新坐在我们班的座位上,肖老师又如往昔,再登讲坛,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几十年没有听过的熟悉声音,又回想在耳畔,同学们立刻感到,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学生时代,所不同的是,今天,老师为我们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后,同学们必须一个一个,全部登台,即兴演讲汇报这些年来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同学们像回家一样,无拘无束,妙语连珠,真可谓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声情并茂,很是钦佩。在同学们的叙述过程中,我们知道,我们的机851班,是个战斗的集体,是个团结的集体,是个优秀的集体,是个光荣的集体。同学们有从事本行机械专业的,也有改行的,有公务员,有处长,有科长,有成绩蜚然的企业家,商人,也有在私企外企中任职的工程师,主管,经理,他们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中坚力量。菁菁校园,昔日桃李芬芳,今日国家栋梁,非常感谢母校与老师们昔日的辛勤培养,才会有今天的累累硕果。
走过校园的青草地,徜徉在运动场,摆个姿势,请问西瓜甜不甜?同学们异口同声,甜。甜字的瞬间,专业美女摄像师为我们捕捉到了一个个珍贵的画面,我们想把青春留住,想把今天的美好留住,让其成为今后美好的回忆。
下午,车队缓缓前行,鱼贯而入,前往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新校区,车内美妙的音乐响起,校园内有刚入学的学弟学妹在散步,或在草地上看书,青涩的面孔,仿佛我们的当年,新校区的规模比旧校区大多了,环境也好多了,十分宽敞,鲜花锦簇,绿树成行,小草缀石,亭台轩榭,轻风拂面,池塘流水,波光粼粼,引人入胜。非常感谢机械工程学院李院长,阳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我们的聚会,分享我们过往的校园生活,一张张加有描述文字的照片投影,记下了我们那个火热的年代,青春的芳华。母校从当年在校生几千的规模,发展到如今在校师生教职员工共4万多人的规模,成为省级重点高校,我们感到无比高兴与欣慰。
非常感谢班主任肖老师的引领与指导,成立了这次聚会的筹备组,感谢筹备组的辛勤付出与巧妙安排,体现了他们卓越的策划与组织才能,也再一次深深感谢母校的热情支持,帮助与接待,使得我们这次聚会圆满成功。
我们衷心希望今后的岁月里,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衷心希望后届的学子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长江后浪推前浪,取得更大成绩与进步,母校明天会更好。
作者:机85-1班袁修银。
认同这个观点,就个人发展而言,聪明才智能力一般的人,最好还是找个正式的有编制的公务员一类的工作好,几十年工作后的最终成就绝对跑赢90%国人的收入水准,且工作稳定可靠风险小,应当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说现在的公务员的聪明才智及水平能力不好,相反,很多精英人杰都在公务员队伍;对于聪明才智及水平能力特别优秀,很拔尖的人,例如入职华为的高端的科技人材,年薪100万以上的那种人,则更适合于自谋职业,打工,或创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更能发挥自己的巨大潜能,因为,做公务员想拿年薪百万,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好的私企反而做的到,做个上十年,基本上就可实现财务自由与人身自由了,公务员做个30年还不一定能这么自由,延迟退休的形势下,更加如此。
下午街上买东西,恰好遇见了大姐夫,他说如今每天散散步,这是保持健康的办法,他长我整整22岁,军人出身,教育孩子有成就,三个外甥处境都不错,长甥处级干部,大女通讯名企中层干部,小女公务员,培育孩子,不容易,有功劳。
作为过来人,普通人家的孩子,我认为最好的出路还是读好书,上个名校,毕业出来后做公务员一类的工作或是打工,取决于自己的喜好与命运的安排。就打工而言,注定会是一种漂泊的人生,应有这个思想准备与吃这个苦,找工作的过程,感受是不太好的,每到一个新单位,感受新的一切,从头再来,立足发展均不易,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可在一个单位做很久,但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做下去了,也不一定就是发展得最好的,我见过在一个单位做了15年还只是个工程师的人。用心打工有前途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真正打工踏踏实实上满了25年班,没走太多的弯路,其中约一半时间是职员,一半时间做个部门的头或高级职位,是可以将人生一切大的问题基本摆平的,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我走过不少弯路,内地工厂做了5年,没积累,仅仅是有碗饭吃活下来了而已,如不是这5年弯路,另加找厂找的多,乱花了一些钱,我的状况会比现在好的多。如当年我也像如今的年轻人这么大胆,只付个首付就敢买房,我当年在广深买房并无任何问题,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年我们的观念仍然是,要买就全款买,结果是贷款的人在那边基本留下来了,如今单靠房产就发达了,而不敢贷的人大都回家了。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对于一般普通平头百姓,还是有份正儿八经的工作为好,例如,医师,教师,公务员等,因为,从内地情况来看,一般的小老板,个体户的综合生活水平没有上述公职人员高,除非自己另外买了一份社保与医保,一般公职人员退休后的薪水,足以让他们每天跳跳广场舞,什么也不做,还可吃的好,穿的好。小老板不一样,如没买社保,那就是手停嘴停,要辛苦劳作到老。当然,如自己真的很有本事,像马云那种,那就不要去做公务员了,朝九晚五一辈子,确实也是不够自由,乏味的很。
另外,就收入而言,打个比方,如有幸能在华为这样顶级的私企做几年,就够公职人员奋斗一辈子了,主要取决于做什么工作及自身能力之大小,干个十几年,自由一辈子,有何不好呢?另外,我俩个外甥女都在深圳著名私企上班,都是三十几岁就在深圳买房立足了,能说一般公职工作比她俩的工作更有优势么?不见得吧,说个有趣现象,我那个内地混得不错的公职小外甥女在深圳的大外甥女面前,谦虚低调的很,常说收入低的多,说姐才是有钱人。当然,也不是很有钱,只是比公务员多几倍而已吧,反正如今有车有楼无欠款还有余钱,那就很好了。
网上有篇文章,讨论做教师的职业到底好不好?我们大家庭里,父是教师,大姐,二姐,三姐均是教师,还有几位亲友也是教师,想必我有一定的知情权与发言权,我认为,相比一般的自由职业,教师是个好职业,路边摆摊我做过,赚不了几个钱,小商店我了解,仅是糊口的水准,开厂开的好就巨盈,开不好就巨亏,开的奔驰宝马实际上都是银行的,不是自己的,如今教师的待遇,上级很重视,不得低于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的平均水准,但他们多了寒暑假,这就保证了教师的职业,是个比较稳当的职业。教师的起步收入不高,但他们每年加薪的,最后近退休时的工资会较高,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跑得较慢,但跑的较稳,较持久,最终跑赢90%以上的人,不少内地高级教师夫妇的退休总收入每月超万元,这足以在内地平均工资不足3000的地区过上安逸而富足无忧的生活了,而在特区打拚的名校高材生,大都在40岁以上就有失业的风险了,工资低了不想去,工资高的地方人家嫌人年龄偏大了,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起点高,跑的快,但跑不持久的,到最后,甚至还比不上教师职业。现特区教师月薪2万很平常,相信自媒体的自由职业者,即使拥有50W粉丝,也不一定能稳定地获得这种收入,扪心自问,孰优孰劣,大家心知肚明的。然而,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确实很自由,比较舒适的。我认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谈个什么朋友,前进的动力,都应是源于热爱,因为热爱,才有可能长久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幸福与快乐。人,需要平台,才能才可发挥,离开平台,什么也不是,自己做的平台,没有那么牢靠。多少多才多艺的人,离开大平台后,从此销声匿迹了,因为,有才有艺的人,太多了,有你不多,无你不少,还得争取才成矣。
我以前有过这样的经验体会,团队刚刚整肃完毕,队伍也都稳定強大了,正好可以大干一场了,然而,老板不管这些,却是我们自己必须走的时候了。因为老板看问题,与员工看问题,视野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出门在外的人,贵在想得通,而不是想不通。那些被老板辞退就要死要活的人,我是非常鄙视的,一个打工的临时工作,又非稳定的公务员工作,一个志不同,道不合的老板,值得你为他要死要活去跳楼吗?不值得,正常的姿态应该是,好聚好散。天涯何处无芳草,吃了一草又一草,一个单位算一草,我的草草真不少(卧槽,文思泉涌了,句子好[呲牙],我的原创)
不要迷信他人所谓的专业,其实,只要自己认真去做过某事千万遍,熟能生巧,你可能从来不认为自己专业,实际上你可能已经十分专业了,比专业的更专业,只是没有一个专业的称谓及头衔罢了。我过去手下的机械工程师,专不专业?在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士看来,当然十分专业,大学读了机械专业那么多年,还工作了这么久,还说不专业,老天都不信。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那就是大部份人都不够严谨与专业,基本常识性的错误,也常有发生,改个CAD图上轴的直径,只移这轴左边的轮廓线,右边而不移,再手写标一个新直径数值上去的工程师大有人在,什么机械问题都相信仰仗他们去解决,那会对不起,靠不住,有的工程师,不叫工程师,实叫工程死,只要搞一个工程,那就死一个工程。不是穿个制服,携个挎包,就成了公务员,也不是戴个眼镜,蓄个络腮胡,穿上白大卦,就成了外面请来真有水平的洋大夫。有的人没进过武校,功夫实很高;有的人进过武校,也不一定武功高。当然,我们也不应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人家真正的专业。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芷渌公路上散步时,思考了一个婚恋问题,这个问题,谁也拿捏不准,伟人亦如此。有人说,有钱人好找老婆,我看不见得,只看钱不看人,维持不了多久会分手;有人说,工作好易找老婆,我看也不见得,有的人公务员,工资不低,仍是单身一辈子;有人说,人长的帅好找老婆,我看也不见得,学凡帅,冬亮帅,为何亦无妻耶?我认为,互相懂得对方,互相尊重对方,互相认可对方,互相欣赏对方,不过多计较功利,不患得失,既是身体伴侣,亦是灵魂伴侣,硬件匹配,心灵共振,缘份很深,方能鹭港与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