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遭遇“生育主导型负增长”,这是今天一位人口学家说的,这个话说白了其实就是“大家生育意愿不高”,当然应该指的是已经有一胎的家庭再生育意愿不高,这个学家把这个研究结果公布之后,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讲!因为一个事情的产生不会是一方面原因,而应该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对于出生人口下降,新闻上很多讨论,我们听到的说法比较多的一般是“育儿成本比较高”,这是一种说法,今天来说确实孩子的养育成本比较高,尤其是男孩,按照传统,我们会给男孩买房买车,还要准备彩礼,这还没说他上学的花费,这样看来当然养育成本比较高了,女孩可能相对好一些,因为一般不用为女孩准备房子之类的,当然个别有钱的家庭也有陪送房子嫁妆的。
人口负增长当然有一些弊端,不然国际上很多国家不会费那么多劲提高人口出生率,我们这里不谈具体弊端,我们只探讨一下如何想办法提高我们的出生率。除了育儿成本的因素外,我们还是想从文化层面这个隐性的因素谈谈,因为造成出生率下降有看得见的因素,一定也有看不见的因素,这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不能忽略文化对人观念的影响,要说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苦,养育孩子不比现在轻松多少,那一辈子人还不是照样生育,甚至八九十年代,人们生育意愿也很强,那今天怎么了?可见除了物质层面的原因,还有就是人观念的改变,以前人对待生育的看法还是比较中国传统多一些,多半认为多子多福,自然管他苦不苦,当然那个时候,政策也是不允许多生的,现在政策允许多生了,人的生育意愿确并不高了,主要还是现在年轻人观念变了,不追求多子多福了,应该多半注意优生,注意孩子的生活质量,至于会不会少生,每个家庭不一样,可能选择优生少生的多一些,因为考虑到孩子的生活质量。不然出生率为啥下降那么快,当然也有多生的,多生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现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除了进行物质方面的改善外,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影响年轻人,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把我们重视家风的传统重拾起来,一个家庭往合的方向发展,不要往分的方向发展,往大家庭方向发展,人多自然力量大,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团结起来一起经营家庭,自然养育孩子不那么辛苦,然后把家风家教抓起来,孩子多半会知书达礼,懂规矩,知上进,那么子孙就算多也不乱,家庭一定会往兴旺发达方向发展!即使第三代该成家立业了,也可以考虑能不分家就不分家,这样一个大家庭团结在一起,在家风的指导下,也会其乐融融,多子多孙才能够有土壤形成,每一个小家庭在大家庭的庇护下也能够没有后顾之忧,自然生育的阻力也会小,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又回到那个都不分家的时代,每个家庭都重视门风家风!重视礼仪!重视文化传统之风也会蔚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