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的真实通过率(4科),远远不止4%左右。
这个4%是:通过人数除以总报考人数。但是你不知道的报考人数都是些怎样的人。
1、直接不去考的。
你身边绝对有吧?买书,买材料,报名最积极,看书,考试却好像不关自己的事一样,考前书连20页都没看完,直接不去考,还有工地忙去不了的。参加过考试的都知道,每次考试考场缺考的起码有3到5人,甚至更多,尤其到了实务考试,有的考场有一半人不去。30人一个考场,平均按5个人不去,既17%。
2、裸考的。
昨天我就说了,一级建造师固然简单,但是想裸考通过,概率还是很低很低的,几乎不可能。
考场上那些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如坐针毡的,甚至睡大觉的,都是裸考的,我有很多同事都是裸考,年年报名,也年年考,有时候也看看书,年年不过。这个比例应该也不小,算30%不过分吧?我都感觉有点少。
3、半裸考的。
就是书都看了一点,属于重在参与型的。书只看了一遍,忘的比记住的多,还有那些只刷刷题,不看书,然后考前靠买押题想过关的,基本可以断定过不了!这个大有人在,这个算35%不过分吧?
除了以上3种,剩下都按认真复习的,书看了,题做了,押题也背了,投入时间起码400小时以上的。那就只剩下18%的人了。
所以我认为计算通过率,应该按这个算,你正儿八经的投入时间学习了,书看了,真题刷了,押题背了,很积极的去备考了。
也就是3%÷18%×100%=17%;
我感觉17%这个(4科)通过率似乎更接近!
那单科通过率至少51%以上!
你认为呢?
上海今年中考人数破记录了达到了11万人。今年也是招生录取方式改革的第一年。各区示范高中录取方法:学校自主招生比例约15%,裸考约25%,本区名额分配约60%。
自主招生:全市学生一起pk,选拔优质生源。
裸考录取模式:本区学生之间pk,中考成绩按区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本区名额分配:重点高中直接把录取名额分配到本区初中学校。本校学生pk。
清华北大裸考越来越难了,2021年最新数据清华只有40%,北大只有47%的比例是单纯依靠高考分录取的!
强基计划,国家专项,保送,艺术和体育招生,各种英才班,这些占据了一大半的清北招生。
记得我高考那时候,清北的各类招生不多,大部分都是裸分考上去的,因为只有正式高考的才相对公平一些,我们都清楚各种计划和保送很多时候都不是给平民百姓准备的。
清北这些年的统计也表明了,农村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能上清北的大多是高知分子和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其他985名校也大都类似。
寒门学子越来越难了,最近的教育部采取的改革教育公平,双减等政策其实正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希望今后能看见越来越多的穷人孩子能去名校!
#教育微头条# #清华北大#
2022年杭州小学裸考前五高中比例排行榜
育才最高70人有21人进前五,30%;
时代18%,保申17.5%,崇文15.6%,学紫13%,胜利钱塘12.2%,长江实验11.4%。
从小学数据看,虽然前列还是民办居多,但没有初中那种民办大包大揽的局面。好的公办其实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比如保申、学紫、行知、学军本部等等。
可以预期,未来初中格局也将是类似局面。
#杭州头条##杭州教育#
上海中考招生新政入学名额分析
上海四大八校以及33所以区重点全部拿出60- 65% 的招生名额进行分配。
4大8校2020年招生总共5530名(包括分校)。分配的名额是3500名。全上海初中学校753所,其中公办初中大约600所,那么每个公办初中可以分到6个名额,如果您的孩子在任何一个公办初中(包括最菜的初中)保证考前6名,那么恭喜你!你儿子稳进4大8校!包括上海中学,华二附中,交大附中,复旦附中。
这4大8校还会有1000人左右拿出来自主招生,也就是凭关系、财富之类的去入学的,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无关。
另外还有1000人拿出来统考(裸考),如果您的孩子不屑于去争取公办初中的前6名(3500人),直接想全市竞争这1000个名额,那么您可以进民办初中,凭分数硬实力去抢这1000个名额。(以前民办初中去抢的是4800个名额,时代变了)。
其他一本升学率在60%以上到85%之间的33所区管市重点高中,去掉4大8校的12所,还有21所,包括著名的师大附中、位育中学、松江二中等。这21所优质高中总招生人数1万名,其中6500名拿出来分配到各区,直接分配到各公办学校的占70%,也就是4550名。平均每个公办初中可以直接分到8个名额,其他3个名额分配到区。所以任何一个普通公立初中的前第7名到第17名都可以有把握被录取到这前33的各区重点高中。如果您的孩子可以在普通初中里保证前17名,那么恭喜,您孩子已经保证进前33所上海的重点高中了!
同样,这21所一本升学率60%以上的重点高中会拿出2000名来自主招生,这些名额同样是靠关系、门路、财富、地位来控制。普通老百姓就争取统考(裸考)的2000个名额,这些名额是留给民办初中凭分数硬实力来分的。
总结:
1,全市任何一个公立初中前4可以确保进四大八校(一本率在90%以上)。
2,全市任何一个公办初中前17名可以确保进前33名的区管市重点高中(其中10个左右一本率在80%以上,其他11个一本率在70%以上)
3,不屑于公办初中前17名可以进前33个名校的可以去民办初中,竞争剩下的15-20%的名额3000个(四大八校1000个,其他21个名校2000个)。
从这种状态看,脑子不太好的人才去民办初中竞争裸考。抢分配的名额不香吗?
这个政策认真执行,以后学区房就是渣!因为任何初中都能分配到10个以上的好名额!还有7个可以本区竞争分数说话。
2021年全市考生大约10万,平均每个初中大约140人(700多所)。
如果您孩子能在公办初中140人当中前17名,那么恭喜了。
比如格致中学为例,招生200人,按区分配的占整个招生数的65%!130全市分配,黄浦区可以拿其中的8%,也就是10人!
其他20%是40人可以自主招生,估计本区关系户比较多。算20~25人,另外20%是40人全市统招裸考。按比例黄浦区再拿4人。
也就是200人的格致中学,黄浦区最终会拿到40个名额。而其他区可以分到160个名额(分配到122人,裸考16人,走关系自主招生20人。)
祝各位家长好运。
2022滨兰实验中考去向统计
共202人。
前三18人,其中裸考12人,分配6人。前三比例8.91%
进入前十二的74人,除11人是分配和特长中外合作,63人裸考进入。前十二比例36.63%
优高以上159人,优高比例78.71%
进入第二批普高共26人。
进入其他学校共17人。
已知三所滨江学校优高比例排名:滨兰78.71%,滨和68.18%,闻涛58.3%
#杭州头条##杭州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