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陕西公务员筛选(2019年陕西公务员招考公告)

@陕西头条【关于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家智库入库专家名单的公告】#关注陕西# 为满足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更好发挥社会信用领域专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作用

@陕西头条【关于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家智库入库专家名单的公告】#关注陕西# 为满足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更好发挥社会信用领域专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作用,按照《关于征集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智库专家的公告》要求,我委于前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入库专家。经过推荐、筛选、审核、论证、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首批19名入库专家,现将名单予以公布(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一、研究型专家

  王 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

  王军生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王铁山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孙新宇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杜丽群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吴晶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林钧跃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

  胡俊超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韩家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满 岩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大数据研究中心

  二、技术型专家

  马春林 陕西鼎业征信有限公司

  吴作顺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姜海欧 陕西西部资信股份有限公司

  曹银强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三、管理型专家

  杨文元 榆林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榆林市信息中心)

  张 军 陕西省信息中心

  张志飞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沐军 陕西省司法厅

  庞宇晓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陕西高考参考:2021年本科二批次全国所有院校在陕西省提档分数线及对应陕西省内排名位次。

志愿填报工作如火如荼,为了减轻陕西考生和家长的工作量,整理了2021年本科二批次全国所有院校在陕西省提档分数线及对应陕西省内排名位次,供尽快筛选出目标大学,因为高考指南大厚本实在太厚了。

本文是门槛分,只方便快速筛选目标院校,不作为志愿填报依据。

#数说丝博会#【#第五届丝博会陕西将推介1300多个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8万亿元】丝博会期间,还将举办陕西欢迎会、迎宾入城仪式、重要会见、集中签约仪式、成果发布会等系列活动。每一届丝博会上,陕西省都有一批重点项目亮相推介、寻求合作。马多平表示,据初步统计,今年陕西省各市区共推介招商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8万亿元。为了精准在丝博会期间进行重点推介,执委会项目洽谈部专门精心筛选了210个项目,总投资达4918亿元。这些精心筛选的项目,聚焦了陕西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富有高“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高质量项目,涉及现代农业、装备制造、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8个领域,会期将集中开展3场集中签约仪式。

“想要技术可以,25亿美元,再支付恒定收益。”2003年,国内公司寻求与南非一家公司合作煤制油,对方得知中方来意开出天价。不料6年后,我国就研发出优于对方的技术,打破垄断。

煤炭和石油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

石油的成分与煤相似,但相较于煤,石油的利用率高,有利于推动汽车、小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低。

早在2009年,我国对外的石油依存度就达到了50%,现如今更是超过了70%。

煤和石油成分相似,都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因此石油能够做出的产品,以煤为原料,同样也能得到。

煤制油技术最早产生于德国。

1913年,德国化学家贝吉乌斯发明了煤加氢转化为液态汽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液化技术。到1939年,德国每年油品生产能力达到了423万吨,率先实现了煤制油规模化生产。

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后,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展开了第二代煤业化工艺的研究,产生了间接液化技术。

我国富煤少油,如果能把煤炭变成油,就能取长补短。

因此,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便投入煤炭液化技术研发,希望用煤制油作为石油产品的有力补充,缓解能源压力。

然而,国际先进技术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要想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只能选择合作,引进西方成熟技术。

国内科研科研部门筛选出了15种适合直接液化的煤,对四个煤种进行液化工艺研究,并与德国公司签订了研究协议,开展了煤炭直接液化合作。

但是,直接液化必须依赖特殊煤种,对煤质、设备要求高,投资大,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除直接液化技术外,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间接液化技术,原理是先将原料煤进行气化处理,再将气体转化为液油。

这种技术不受煤种限制,虽然难度高,但制成的高品质柴油清澈透明,几乎无味,其中硫、弹等污染物含量极低,具有高动力低污染特点。与传统柴油相比,这种高品质柴油的百公里油耗降低30%,属于超优的环保清洁燃料。

当时,这项技术为南非一家公司掌握。为此,2003年国内公司专门派出团队开始接触,寻求合作开发国内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不料,对方仗着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单单费托合成一项技术就要价25亿美元。此外,还有附加条件:不管项目是否盈利,中方都必须支付一定费用。

要么支付昂贵价格,要么被技术封锁,这种被人“卡脖子”的尴尬和屈辱,激起了中国企业攻坚克难的决心。

中科合成油承担了这项重任。这家成立仅五年的企业,在总经理李永旺博士的带领下,于2009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煤制油的核心技术。

工程师把经过处理的煤送入汽化炉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与汽化剂发生反应,转化成气体,再脱出杂质,得到煤气,再经过进一步处理,就变成了仅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

合成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这时再加入特定的催化剂,用催化剂定向调控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顺序、方式,使这两种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组成相抵较短的链条,就可以转化为汽油或者柴油。

中科合成油的关键优势就在于运用了非常廉价的原材料做的催化剂,而且效率非常高。

国际上使用同类催化剂,一吨催化剂最多能制成200吨油,而我们用1吨催化剂可以制成1000吨油。

中科合成油与国外公司进行了一次煤制油的同场比拼。经过多名专家对双方“煤制油”方案进行比较发现,在煤耗、水耗、电耗等技术指标上,中科合成油方案都要优于国外方案。

在宁夏银川我国建成了全球一流的煤制油工厂,使用中科合成油技术,每年可以将2036万吨煤变成400万吨优质液体燃料。

目前,在建的陕西榆林煤制油项目年产量将达到500万吨。 我国煤制油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在煤制油技术上的突破,再一次证明,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了造福国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再一次证明,西方想在先进技术上“卡脖子”,只能促使中国奋力赶超;再一次证明,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赢得未来。

#科技之巅# #头条创做挑战赛#

纪录片《千年陕菜》第二季美味佳肴贺新春

大年初一央视二套开播

春节回家,团圆的餐桌上少不了传统美食。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千年陕菜》第二季即将开播!1月22日至29日(农历新年初一至初八),每晚18点05分CCTV2首播,每晚20点在咪咕视频、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西影视频、4K花园等平台同步播出,让更多观众了解、爱上底蕴深厚的陕菜。

多线索勾勒 呈现陕菜文化

《千年陕菜》第二季采用8K全流程制作,并且加入了超高速摄影、海外拍摄等元素,在超高清技术的加持下,画面的清晰度、色彩丰富度等细节上都有了更具美食表现力的质感呈现,陕菜的世界影响力亦首次呈现。

本季将“品陕菜美味 颂千年文化”这一主题转化为八集内容,展现古都深宫珍馐、市井街角小吃、百姓餐桌菜品等多种美食,多线索勾勒陕菜流转千年的味道和绵长的历史文化。

《宴席之道》讲述陕西人的席面。《老店心传》呈上老字号美味。《一方招牌》记录那种让人尝上一口,味道里就满是那个地方想象的招牌菜。陕西人爱吃面,《面食之都》中,面在陕西人手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千般“馍”样》,记录陕西餐桌上的主食——馍。《凉皮江湖》将是陕南、关中和陕北不同风味的凉皮荟萃。《邻家风味》是陕西家常菜道尽的家长里短。《古韵今风》展示陕菜古韵今风从未停止的探索脚步。

坚守匠心 助力陕菜振兴

此次《千年陕菜》第二季启用多个摄制组协作拍摄。其中,陕西摄制组历时80余天,跨越10000余里,踏遍三秦大地,辗转10个地市,走过52个县区,拍摄记录了101道精品陕菜;欧洲摄制组历时45天,探寻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海外陕菜”。

为拍出陕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背后最真实的故事,《千年陕菜》第二季制作团队在筹备初期菜品选择时,细分陕菜类别,遴选了将近三百多个选题,经过多轮筛选,最终确定了一百多个有意思、有故事性、有深度的选题,全组坚守匠心,力求专业。在人员考量、场地选景、实地拍摄等环节中,制作团队更注重美食与当地人文自然生活的联系,以此向观众展现陕西厚重的饮食文化。

《千年陕菜》第二季用超高清影像为观众讲述陕菜的精彩故事,全方位展示陕西的自然生态、农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助力陕菜振兴,弘扬陕菜文化。

#樊瑞军# 今年清华大学数学领军人才从高一高二共录取了69名高中学生,据统计重庆巴蜀中学和深圳中学是录取人数最多的两所学校,河北第一名校衡水中学和陕西第一名校西工大附中目前暂没有录取人数。

据悉全国通过首轮筛选的共有3000人,原计划录取110人但目前通过笔试和面试以及讲课三轮测试最终录取人数不足100人。

随着教育部强调高考试题灵活,今年高三的各类试卷的难度增大了不少,高一高二同学一定要在平时重视基础和方法总结

这本《高考数学解题图谱》讲义总结了解题中经常遇到的310个思考问题的信号和160类常考疑难条件,家有高中生可以点击了解

1924年3月27日,黄浦军校举行第一期拟录取学员的最后一轮考核,参加考试的有1200多人,计划录取324人,考生来自民国19省,在具体的名额指标分配上:

 

•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苏14省,每省给出的计划指标是12人,计168人;

•热河、察哈尔、东三省(黑吉辽);合计指标50人;

•湘军、粤军、桂军、滇军、豫军,各军15人,合计75人;

•受到特殊照顾的国民党先烈家属,享有指标20人;

•令留有9人的机动名额;

 

除此之外,负责黄浦招生的军校筹备委员会还设置了30—50人规模的备取生。

 

黄浦军校一期的招生工作是从当年的2月6号开始的,当天上午,广东南堤2号门前挂起了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的牌子,同一天,黄浦招收第一批学员的招生简章便开始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传开,招生简章上对学员的学历要求写的很明白:

中学,或等同于中学毕业;

对于学员学历的硬性要求,源自于黄埔办校的初衷—为革命培养一大批有相当军事素养的军队初级军官,既然是培养军官,而不是士兵,就必然要对学历做出最低的限制,为日后的教学培养打下基础。

除了学历的限制之外,招生简章的另外一条,似乎是更为严格的存在:

学员需要有两名担保人;

这大概是为了保证学员的政治质量,确保这些将要接受军事素质教育的人,能够真正的为日后的革命所用。

 

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黄浦的这场从1924年2月份就开始的招生工作,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当时,除了像广东这样的省份是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之下(广东当时仍有陈炯明未消灭),可以自由公开的招生之外,其他的仍处在地方军阀割据之下的各省份和地区(东南五省有孙传芳割据、中原有吴佩孚、山东有张宗昌、西北有阎锡山、东北有张作霖、西南有唐继尧,这些军阀公然反对和抵制这样的一个进步的、新生的军事学校,某些省份甚至严格限制学生出省),只能是在私底下秘密地进行招生。

 

于是,在当年一月份来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省份的代表,在他们参加完全部的会议返回到各自的原籍省份之前,就接到了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委托,让他们回到原省份之后,代替学校,在当地秘密物色选拔考生来广州参加考试;原则上,这些由各省份代为选拔的考生,在经过省里的推荐和介绍之后,合格者,会到区域性的大城市(比如上海、重庆)进行复试,复试合格者,准予参加在1924年3月27日在广州举行的最后一关考试。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国民党的地方性组织还没有完全建立(或者是较为松散),而相比之下,比较注重在地方上发展、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共产党,依托其严密有序的地方性的组织,在国共合作创办的黄浦军校一期的招生工作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湖南省为例,共产党人何叔衡在长沙负责黄浦一期的秘密招生事宜,在他的推荐介绍之下,数名湖南籍的考生持何叔衡的介绍信到上海市找到毛泽东,再由毛泽东、恽代英在上海对包括湖南省在内的长江流域的考生进行复试考核,合格者,会被送到前往广州的火车和轮船上;在整个的黄浦一期正式录取的湖南籍考生之中,就有5人的入校介绍人一栏写着毛泽东的名字;湖南,也就此成为黄浦一期学员占比最多的省份,一共有198人被录取,这与共产党人的努力开展招生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总的算起来,1924年的民国2月和3月,共计有3000余人报名了黄浦的一期学员,经过复试之后,筛选了1200人到广州进行终极考核;终极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的内容有作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口试则是考察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敏捷程度以及他们对当时时局的看法,另外一个目的,是以此摸底这些学员的军事知识的储备,以便在后期的理论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终极考核之后,黄浦军校在4月28日揭榜,公布了全部的录取学生名单,其中,正式录取的有350人,备选生120人,这些人在当年的5月5日正式入校,被编为四队,开始接受为期6个月的专业军事训练。

把普通高中的录取率提升到70%~80%?一个违背教育规律的提议!!

近日,陕西省人大代表周苏萍建议将普高招生比例提高至70%-80%,我想说,这是一个完全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提议!!

一,教育不仅仅是普及,也是筛选,为国家各行各业筛选人才,不同层次的教育就是最简便最直接的筛选方法。全部孩子,不论成绩好坏,大部分都能上高中,最后都能上大学(现在的大学录取率实在太高,太多的民办大学只要参加过高考就行,根本不看高考成绩),然后大学生遍地都是。这样会导致很多孩子根本没有心思读书,因为成绩再差也不怕没有大学读。然后,国家各行各业需要人才的时候,怎么办?全都是大学生,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全部试一遍?

二,教育必须是因材施教。将普通高中的录取率提高到70%-80%,大部分孩子都能上高中了,但他们的接收能力会一样吗?同样一个知识点,好的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差的学生手把手教,都学不会,如何安排课程?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越是高层次的教育,差距越大。这个时候,只能通过水平不同的高中学校来区分了,中考成绩好的,去了重点高中,中考成绩差的,去了差一点的高中。那么差的高中学校又比职高好吗?无非又是在差的高中混三年,然后参加高考,以一个极低的分数读了一个高价的民办大学,又回到了我的第一个观点了。

三,教育必须是为国培养人才。当前国家缺什么人才,缺技术工人。不能头痛医脚,应该去改善普高,办好普高,而不是提高中考录取率。

四,孩子晚熟?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你的孩子就晚熟?为什么你的孩子就意识不到社会的残酷?你作为家长尽到责任了吗?你对孩子的读书不闻不问,到头来却要国家把条件放开,给你孩子继续读书,跟上那些认真读书的孩子的步伐?公平吗?

五,中考是一考定终生?小学升初中,你考好了,能去重点初中;中考你考好了,去重点高中;高考你考好了,去重点大学。这本来就是一个筛选过程,不努力就是会被刷下来的,刷下来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追赶上去,这就是公平的规律。如果不努力也能每一步跟上步伐,才是不公平。

六,中考录取率比高考还低?那是因为高考录取率太高!!看看现在的乱七八糟的大学,进去混四年,也成了本科毕业生,在学校里面打游戏、谈恋爱、打架斗殴,什么也没学到,等到招公务员的时候,又跟那些在名牌大学里面苦学四年才拿到本科学历的人,具有了相同的报考资格,说不定还在家人的帮助下,淘汰了那些苦学的人。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逐渐变成了宽进宽出,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是宽进严出!

欢迎关注冷眼哥,冷眼哥无水贴,带你了解基层的点点滴滴。

【#陕历博公开征集发展历程见证物#】今年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30周年,记者从该馆获悉,为回顾和展现博物馆筹建以来在社会教育、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取得的成绩,特面向社会各界征集陕西历史博物馆发展历程的相关实物资料。

据了解,此次征集均为无偿捐赠。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由该馆征集部门负责初步筛选后,组织专家评估认定,对入选入藏物品的捐赠单位和个人颁发藏品收藏证书,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入选的物品予以退回(请一定写明捐赠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捐赠单位和个人须承诺为所捐赠物品的法定所有人或产权人,保证来源真实可靠。对于捐赠物品,需撰写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摄影、摄像作品文字说明里包括作者、名称、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实物文字说明包括所有人、来源、类型、质地、事件等基本要素。捐赠者可拨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管理部藏品征集科联系电话:(029)85211389(周一至周五),也可通过邮箱:sxhm2020@126.com进行咨询。疫情期间,请有捐赠意向者先通过电话或者邮箱联系藏品管理部藏品征集科,登记捐赠意向,捐赠物品将采取上门接收或由捐赠人送(寄)至博物馆的方式进行。(西部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9197/
1
上一篇萧山选调公务员(萧山区组织部选调生)
下一篇 艺术生本科报考公务员(艺术生考上公务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