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竟然扒出了戴璐当年的公考成绩。
2012年,戴璐参加了省公考,公基51.5分,行测55.4分,申论64.5分,在三个考生当中排在第三名,也就是最后一名,比第一名差了14.7分。
戴璐的高考成绩只有285分,上的学校也并不是传闻中的四川师范大学,而是一个普通的三本院校,也就是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分院,而这个学校也只是一个挂名的民办学院。
1993—2008,15岁参加高考,这是反映了现在公务员录取的标准吗?
#不平凡的2022#
差15分能考上公务员,我都有点想不通,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公务员,差个两三分有,你这个搞笔试,搞面试太夸张
#3.27公考#虽然昨天晚上收到了某机构老师发来的省考成绩查询信息,但一直拖到今天才有勇气去查询,打开一看,颤抖的小手不忍直视,最终还是放下了,看到成绩的那刻,很吃惊,退出,再重新查一遍,仍然是这个结果,深度怀疑,自我感觉行测是考得没那么差的,至少是要比去年好的,结果真是啪啪打脸,一直觉得掌握了申论的答题要领,就没花多少功夫去复习刷题,没想到这次考得如此差,这跟我的预期不知差了多少十万八千里了。痛定思痛,我决定要跟公考这条路说拜拜了,考公N年,只有一次上了岸,而且分数还不高的情况下,或许真的是选择要大于努力,幸运之神才会有降临的概率,只是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已,我可能也不适合公考这条路,是时候整理整理自己的情绪,思考今后的出路,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锁定目标再出发,世界上的道路千千万,唯有人生这条道最艰难,却也最值得人们回味。[加油]
孩子高考完了,报志愿的烦恼又来了。
作为一个全程参与了孩子升学中的每一阶段的家长,给迷茫和焦虑的友友们提供一点点建议。
第一步,出分后比照一分一段表来查看孩子位次。
不要光关注分数,最重要的是全省排位,比照上年全省文理科一分一段表来查看孩子目前分数属于哪个段位,排到多少名之间。然后找出各大学在该省的招生位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在河北的理科招生最低位次是662,如果孩子的排位在600位,报北航基本稳稳的。
第二步,985,211和普本怎么选?
分数能上985就不去211,除非央财、上财、北邮、西电这样有强势专业可选的高校,比如能去北邮计算机就不去东北大学的化学专业。同理,能去211,不去普通一本,但是分数上不了211好专业,可以考虑普本中的强势专业,比如深大、南方科大、燕大中的强势专业,就业率不比211学生差。分数够普本的孩子,也尽量选择该校好专业,选择余地不足的,可以考虑一些万金油专业,比如数学专业,将来考研有多个方向可选,应用统计,金融,金融数学,计算机等都是数学专业学生考研的大热门。还有,文科学生可选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等等,将来从事教师和考公务员都是非常好的专业选项。
第三步,专业、学校和城市哪个重要?
个人排位:城市>专业>学校。城市决定了你的实习单位,比如在西北农林读金融,那你跑到上海实习就不方便。实际上在哪座城市上学,也间接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城市,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校友资源和导师资源的问题。看个人抉择。
第四步,填报志愿时是把稳上的学校放前面还是跳起来够一够才能上的学校放前面。
一般是想去又稳走的学校、够一够的学校、保底的学校,这样排序的好处是不至于滑档。如果把够一够才能上的学校放第一位,很可能出现这个学校录不了,而后边几所又录满的情况,导致自己滑到下一梯队而产生遗憾。
报志愿是个系统工程,要考虑兴趣,要考虑学校,要考虑城市,还要考虑专业,每年有不少家长花大价钱去找机构报志愿,其实没必要,自己潜下心来研究研究,不但浪费不了分数,还能报上理想学校。
个人一点儿拙见,仅供参考。#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