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话我不说了,给你点中肯的建议。 中心思想就是,如果体制内的男人都顾不了家,那社会上其他职业的男人估计更惨。 你仔细想想,体制内,除了那些大领导,可能天天有应酬天天要加班开会,以及核心部门的加班狗,其他的公务员哪个不是过得很滋润,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带孩子? 我觉得你真的是一把好牌没捏住撒了一地,你都已经当联络员了,说实话前途还是比较光明,结果你居然只想着调回家?没有级别的调动,风险太大了,能调走肯定万事大吉,如果出点岔子调不走,原单位领导觉得你不安分,自然也很难再用你了。 如果你再坚持一下,再工作一两年,有机会搞个副科,你再请上面的亲戚帮忙,以无法照顾家庭为由,想办法调个单位,哪怕你放弃副科,保留四主,到了新单位,也会更容易转任实职。 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懂得蓄势。在核心部门先辛苦五年,提了副科想办法去个小科局当副局长,你就会觉得前面的辛苦是值得的。 你现在,可以考虑两个方案: 一是继续想办法调动,马上也就满5年了。能走赶紧走,就当之前这个号练废了,换个新号。 二是继续在现在这个地方,埋头苦干,和领导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口碑拉满,搞个副科,然后再想办法调动。 至于兼顾事业和家庭的问题,说明你不够聪明啊。 你别听什么十个指头弹钢琴的鬼话,那是上面骗基层干部的,基层干部最知道十个指头弹钢琴最后的结果就是噼里啪啦乱成一团,啥也没干成。 体制内领导看一个干部能力怎么样,很多时候是看工作态度的。只要你态度够端正,行动够积极,对你的评价就是高。不要急着反驳,哪怕你是写材料的,也是这样,关键看你怎么“包装”你的工作成果。而这一切,在你成为副科以上领导以后,你的感受会更明显。(仅指县城里的副科级) 多花点精力和时间陪家人才是正道,因为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在单位你可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冒名专家包装高干,五旬男子分饰两角行骗
交友需谨慎,类似以婚恋实施诈骗的新闻我们已经报道过多次了,在此还是要提醒市民擦亮眼睛。5月10日上午,静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招摇撞骗的案件,年近六旬的男子高某以冒名医院专家的名义,为被害人介绍对象,同时假扮高干,号称认识高层领导,就这样将自己打造成有身份、有背景的“优质资源”,获取被害人信任。
庭审现场,据高某交代,在一次前往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的过程中,结识了被害人,随后以医疗专家的名义联系被害人,并谎称为她介绍对象“高峰”。
在扮演“高峰”的过程中,高某声称自己曾在部队工作,现在在国家机关工作,认识高层领导,家住新江湾首府,一步步地骗取了被害人信任,并建立了恋爱关系。
然而,其实高某只是高中毕业,甚至多次因为招摇撞骗罪、诈骗罪入狱。期间,高某以编造为被害人支付车辆保险费、慰问老干部需要公务支出等虚假理由,从被害人处骗得人民币8千元。以帮助被害人姐姐职务晋升为由,诈骗联华OK卡10张,共计人民币1万元。过程中,为了骗取信任,高某甚至表示愿意与被害人领取结婚证件。
“我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跟她摊牌,一直在拖,以种种理由。因为撒一个谎,要其它谎来圆的。”庭审现场,高某在面对公诉人的发问时表示。
公诉机关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指控,高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情节严重,应当以招摇撞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将择日进行判决。
广州市出台新防疫政策,国际邮件的收件人员要做核酸检测。这一政策将会常态化。
国际邮件其实都会做统一消杀的。但统一消杀只能杀灭包装上的病毒,邮件内部的病毒是解决不掉的。有很多公务邮件有保密需求,又不可能全都集中拆件。
广东这个防疫政策算是走在了全国前边。
即使不考虑境外“投毒”,鉴于欧美疫情的严重程度,国际邮件也会非常危险。以后非必要还是别从境外买东西了。
看看我家父母是怎么省钱的?你们家有没有同款?
老妈在医院,我在家打扫卫生,惊呆了。
家里的塑料包装袋哪里塞得家里哪个角落都是,各大超市都有,叠的整整齐齐。
各种瓶瓶罐罐,各式包装盒子,大大小小,方方圆圆。
卫生间里阳台上放的是废旧的纸箱,捆成摞,堆成山。
柜子里是屯的是快要过期的洗衣液、洗洁精。
还有各个男科医院、婚纱影楼、妇科医院等等送的纸巾盒子。
我数了一下家里有13把缺胳膊少腿的伞,有14把老奶奶牙啥也咬不动的剪刀,有十几个同样缺胳膊少腿的老花镜。
说一下我家经济情况,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工人,都有退休金。我年收入12万,弟弟年收入15万。一切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这都快退休的人了,最后闹得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了”,估计这现在是李少莉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李少莉1966年出生,现在也已经56岁了,按正常的公务员退休年龄,女性到了55岁就可以退休了,李少莉现在还工作在一线,还担任疫情防控新闻发言人,说明李少莉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看她以前的照片不难发现,李少莉是非常喜欢露面出风头的,或许,她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抛头露面。
只是没想到,在自己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上栽了跟头。
李少莉为什么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把自己打扮得那么精致,我觉得大家忽略了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少莉非常重视自己作为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她想把自己包装的精致一些,能让网友感觉到她是一名优秀又有美丽的女性。
李少莉今年56岁,打扮得如此年轻,她自己对自己应该是非常满意非常自信的。她愿意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更多的人看,愿意接受别人对她的赞美。
只不过,自己展现魅力的发布会却成了网友批判自己的审判台。李少莉估计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身装扮成了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无论耳钉是真是假,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少莉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烙痕,说起李少莉,人民都已经知道了她是一位穿戴奢侈品的女官员。
不知道李少莉现在后不后悔,自己辛辛苦苦在岗位上奋斗了大半辈子,收获了荣誉与赞美,却因一场发布会,一副耳钉、一条丝巾,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呼和浩特市某副局长李少莉戴3万耳钉#
“读个博士太爽了,入职就有118万,真应该去读一个博士的,真后悔没一直读下去,这待遇,真想回炉重造啊!”,近日,长沙一家央企的招聘信息引发了朋友圈刷屏。
博士入职118万元,其中安家费48万元,可享受政府引才生活补贴60万元,购房补贴 10 万元,不得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是无价的”。在长沙这个全国房价洼地,妥妥地全款买套房了,也难怪这么多人在朋友圈发表感慨了。
再来看看该公司的其他福利待遇,那也是真的非常不错。单就周末双休这一条,一般公司估计很难做到吧,据了解在长沙比较有名的大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蓝思科技等等,均是出了名的加班文化。
那也有人发出了博士究竟值这个价的疑问,并拿出了风扇吹空盒这一经典案例来说事。
某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线,结果发现经常会有空盒流过。厂长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万设计出了一个全自动分检系统。一乡镇企业遇到同样问题,民工花90元买一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一有空盒经过便会吹走。
针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去将博士一棒子打死。博士虽然花了几十万,但这种技术稍加改进便可用于其他行业,版权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几十万。而小工的办法只能解决这一个问题,且很可能会对成品造成影响,是不太可取的。所以说,长远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技术很重要。
也有网友总结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图4-17)。不得不说,总结的也太精准了。
那么现在的企业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博士学历呢?博士学历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在我国取得博士学位只占了4.3‰,对国家来说博士研究是在创新领域开拓,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工作和薪水都会有相应的提高。
1、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任何物质条件无法取代的,这是精神上的一种需求。社会地位和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直接关联,工作性质如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央企、外企等,岗位则是董事长、总经理、部门负责人、主管等。在生活中受别人关注和重视程度会因这些而表现不同。博士代表着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通常在毕业后会进入一些需要学历支持的岗位工作,而有这些岗位设置的单位自然也不会太差,以我周围博士的“归宿”来看,有一多半会进入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编人员,还有一大部分会进入国家各个部委工作而成为公务员队伍的一员,还有一部分选择进入企业做一个高管谋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2、较高的工资收入
每个人都是俗人,不可能抛开金钱谈理想。博士苦读6-8年,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无可厚非,这是任何一个博士经历千辛万苦后应该获得的认可,他们值得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就业压力低
虽然说博士近几年在扩招,但是对于我国14亿人口来说,博士的比例还是极低的。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学历的人才进行关键技术突破与研发,博士就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对于博士的就业整体来说压力还是很低的。博士难就业的最大原因是自己的心理预期要求太高,最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遇。按照我的经验来看,博士就业还是没啥问题的。
博士学历的好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各位如有想到长沙发展的,机会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