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荣—军事委员、代总裁、建国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李世荣生于(1890年4月22日~1957年1月13日),男,字,子仁,侗族,祖籍贵州镇远,父籍贵州剑河八十溪,李世荣生于1890年4月22日贵州天柱县轐头堡。父李邦富、周芝红。兄弟姐妹五男四女,排行老三。李世荣先就读于家办私塾,王天培父亲王大瀛听说李世荣的父亲李邦富的私塾办得好,王大瀛把王天培送来一起读《四书》、《五经》,清末废科举改学堂,王天培与李世荣一同进入天柱县官立高等小学、贵州陆军小学、湖北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科。投身革命时期:李世荣于1909年春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三中学,以军校学生身份剪辫子发动武昌起义(口号是:洋人面前低头走,拖着辫子活如狗。手拿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起义期间二十出头的李世荣担任总司令部侦探科员,在阳夏之战镇守蛇山转站刘家庙、大智山、凤凰山、汉阳山、固守黄鹤楼沿线;革命胜利后,起义中,作战勇敢因立有军功,受到通令表彰。李世荣有着更深厚的资历1912年受国民政府保荐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学习炮科,1914年毕业效力黔军,1915年护法战争,率部东征,讨伐袁世凯,任黔军东路护国军上校参谋,断指血书,激励三军,士气大振取得胜利,袁世凯被迫自杀。1919年孙中山先生派李世荣回黔镇守后方,路经湖南玉屏组建混四旅,贺龙任参谋旅长,在重庆勇夺黄角桠,道称“飞将军”智取铜元局,将四旅补充得相当完备。王天培却派其弟王天锡来接任四旅旅长,要李世荣仍去广州当代表。李世荣迫予情势,不得不把四旅武装交出。但对王天培此举却非常愤恨。我辛辛苦苦才把四旅补充好,他(指王天培)派弟王天锡来接管!为他人作嫁衣,到头来一场空,算了!”说时咬牙切齿,从此,李王之间暗中产生了裂痕;后王天培将四旅改编为第十军第二旅。1920年王文华以赴日治病为由,李世荣东渡日本为黔军采购军需,回黔路经广西石龙被日本特务行刺,身受重伤受到孙中山先生亲自关心慰问。1921年民国初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拥护三民主义,拥护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任广州军事委员,同登观音山宣誓明志。亲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初稿。1922年李世荣第一个提议创办革命教育基地(黄埔军校),亲拟建校方案。1923年孙中山派李世荣回黔镇守桂林组建建国联军第十一军,授上将军衔。厉兵秣马,壮大陈营。积极参加北伐,冲锋陷阵,无畏牺牲,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背叛革命。1926年被谭廷闿任命为西南边防总司令,1929年任贵州特派员。蒋介石独裁统治,军政混乱,残杀革命高级将领和共产党人。1929年李世荣险被蒋介石暗害,被迫退出军界,他怀着恨蒋之心隐退归田,蒋介石特务追杀到贵州,李世荣装疯,逃过劫难。后来卖良田在八十溪创办“四维小学”传道授业解惑,国民教育部长于右任亲自赠“四维小学”牌匾。解放后受毛主席关照,接往北京共事,李世荣身有枪疾不适北京气候,未赴北京,安排贵州省文史馆撰写历史,被当选为贵州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1957年春节回家探亲,准备过完元宵节全家搬迁贵阳安居,天柱县政府来信邀请李世荣到天柱县过元宵节,李世荣回信答应了天柱县政府邀请,准备正月13日赶到天柱县,1957年1月12日夜晚帅**邀李世荣喝茶(正月13日)早上身体康健因故突然去世,长女李天香光着脚丫赶忙跑到卜头寨通知大哥、二哥李著洹,李著洹立即赶到天柱县政府汇报李世荣因故去逝,天柱县政府当天潘县长(潘喜登)和罗秘书(罗肇辉)及武装部部长赶到八十溪现场发现李世荣死亡异常,通知法医到场,进行尸检,发现十指甲发黑,立即寻找与李世荣喝茶之人,此时人不知去向,找到茶罐,茶罐已被人清理过放在原位,无线索需进行尸体解剖化验,解剖的条件是取出内脏和割头颅煮水,由于子女考虑到封建迷信和世俗死后还五马分尸,未同意解剖,终未确定死亡原因由天柱县政府草草下葬,享年67岁。李世荣突然逝世的哀耗引起大山人的惊心,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老辈们流下难舍的泪:“你做官不像官,和我们一样苦,你心中有民族,你心中有我们……”!天柱县所有师生佩戴胸花在校园为将军致哀。李世荣从戎20余载,历经武昌起义、阳夏战役、护国讨袁、广州军事委员、代表总裁、任建国联军军长、北伐西南边防总司令、贵州宣慰委员。解放后李世荣交出刻有“开国纪念枪”交给政府,这支枪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荣誉的见证。李世荣的主要事迹和受奖情况:1.紧紧追随孙中山,起草“三大政策”首稿。2.拥护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任广州军政府军事委员。3.获“十八星陆军军章”嘉奖。4.首次提倡办黄埔军校,起草建校计划。5.获“开国纪念孙中山赠”长短枪各一支。6.获“智勇兼全、勋劳卓著”和“艰苦卓绝”,“智虑忠纯”两次荣誉。7.组建建国联军第十一军。8.受授陆军上将军衔,行使副元帅职权。9.起草的“三大政策”得到毛泽东赞赏。晚年得到毛主席亲自关心。
李世荣将军简介:
李世荣生于(1890年4月22日~1957年1月13日),男,字,子仁,侗族,祖籍贵州镇远,父籍贵州剑河八十溪,李世荣生于1890年4月22日贵州天柱县轐头堡。父李邦富、周芝红。兄弟姐妹五男四女,排行老三。李世荣先后就读于家办私塾、王天培与他一同进入天柱县官立高等小学、贵州陆军小学、湖北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科。投身革命时期:李世荣于1910年春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三中学,以军校学生身份剪辫子发动武昌起义(留诗词:洋人面前低头走,拖着辫子活如狗。手拿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阳夏之战镇守蛇山转站刘家庙、大智山、凤凰山、汉阳山、固守黄鹤楼沿线。护法战争,率部东征,断指血书,激励三军。赴日治病,支援“五四”运动,为黔军采购军需,被日本特务行刺,身受重伤受到孙中山先生亲自关心慰问。民国初年追随孙中山拥护三民主义,亲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初稿。拥护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同登观音山宣誓明志。第一个提议开办黄埔军校,亲拟建校方案。护国倒袁断子血书赢得战袍红。组建建国联军,厉兵秣马,壮大陈营。积极参加北伐,冲锋陷阵,无畏牺牲,被谭廷闿任命为西南边防总司令,后任贵州特派员。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军政混乱,蒋介石独裁统治,残杀革命高级将领和共产党人。李世荣被蒋介石暗杀,军阀内战生灵涂炭百姓遭殃郁郁不得志,他怀着恨蒋之心最终隐退归田,藏身于坡王村隐八十溪,创办“四维小学”传道授业解惑。1957年1月12日深夜因故突然去世,天柱县政府追悼安葬八十溪。1984年墓被列为州级文保单位。2018年4月迁葬出生地轐头寨村。李世荣从戎20余载,历经武昌起义战时总司令部侦探科员,阳夏战役前线曾战时指挥官,护国军东路王文华部主任参谋,黔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1915年倒袁断子血书赢得战袍红。1921年任广州军事委员,代行贵州刘显世黔军驻粤军事代表总裁职权,护法各军代表办事处总代表,1923年任建国联军军长授上将军衔,北伐军第十一军军长兼贵州巡宣史。1927年被谭廷闿任命为西南边防总司令,贵州宣慰委员。晚年受毛主席亲自关心,安排贵州省文史馆、贵州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务。李世荣的主要事迹和受奖情况:1.紧紧追随孙中山,起草“三大政策”首稿。2.陪同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广州军政府军事委员。3.获“十八星陆军军旗”嘉奖。4.首次倡办黄埔军校,起草建校计划。5.获“开国纪念孙中山赠”长短枪各一支。6.获“智勇兼全、勋劳卓著”和“艰苦卓绝”,“智虑忠纯”两次荣誉。7.倒袁护国成功。8.组建建国联军第十一军。9.受授陆军上将军衔,行使副元帅职责。10.起草的“三大政策”得到毛泽东赞赏。晚年得到毛主席亲自关心。11.国民党中教部长于右任亲题“四维小学”校匾相赠。李世荣将军为人正气意志坚定一生为国、为民主,忠于孙中山革命,坚决站在推翻满清封建统治,赤诚于中华人民!为拯救中华。深知兵法的李世荣立下赫赫战功。李世荣以他革命胆识和文学才能,为革命起义不仅发挥军事作用,同时发挥宣传鼓动力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李世荣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