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碎语———为什么大家都考公务员
话说,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金有余陪周进在省城看贡院(相当今天的专用考场),周进刚到天字号(第一排房)就撞向号板(相当于今天桌子),撞晕死过去,醒来一路看一路嚎啕不止,寻死觅活。吃饭用茶时仍是垂泪不止,盖因苦读了十几年的书,秀才也没做成。
秀才就是今天的普通本科生。这事一方面说明周进上进心强,衷于仕途,另一方面说明农工商地位不高,从事此类工作的文化人不多,说白了羞于从事此类工作。再一方面,说明仕待遇好,生活稳定,社会地位极高。众客人见其可怜,有实学,建议捐个监进场(也就是考取举人的资格)。
于是众客人将周进作为潜力股,每人投资了十几两银子,计二百两银子,捐了监进场,后竟然中了进士,广东学道,一路青云。
学道就是负责地方考生地方考试的正三品官员。历史上有名的范进中举就是周进选拔的举人。可见监进场仍是当时入士的门槛,一旦跨过前途一片灿烂。
范进中举就高兴就疯了,举人是个什么东东?举人就是正式拥有了做官的资格的人,只要“举人”于“会试”中考试合格,最差也能获得一个“同进士出身”,就能被外放实补正七品或者经人举荐,出任更高品级的官缺。意味范进中举,最少以后弄个县官当,就是今天县长。能不疯了吗?从本科生一跃成为县长。
古时,农工商人地位低,就业范围有限。那么为什么今天的人还热衷于考公务员,走仕途吶?
当今社会,公务员工资虽然有些低,但收入稳定,有社保,有养老,有住房公积金等,基本可以正常上下班,双休日可以正常过。关键可以为有抱负有政治理想的人,提供一个正常的展示才能的途径。
特别是,疫情三年,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公务员的优越性。预计2023年以后,考公务员的大军出现千里挑一,甚至几千挑一竞争一个职位的景象,将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