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增,字普斋,号梦渔,是江苏仪征人,清道光三十年庚戌科一甲探花。谢增的字写得非常难看,按清代惯例,殿试时不但要看文章的质量,还要看字写得如何。既然谢增的字写得很差,为什么还能高中探花呢?原来当年殿试时,道光皇帝去世还不到百天,举子们虽然穿著素服入场参考,但在文章中却忽略了礼仪,只有谢增一个人遇抬写(文书中遇皇室、陵寝、天地等时,必于次行抬头一格或二三格书写,以示尊敬)时,在“皇帝陛下”之前全部加上了“当今”二字。阅卷大臣认为谢增想的很周全,就想把他录为第一名,结果一看字写得太差,就把他放在第三的位置上,谢增因此被人称为“两字探花”。
谢增的仕途不算太顺利,初任翰林院编修,后任顺天乡试外帘监视御史,受1859年顺天乡试舞弊案牵连,被降三级使用,最终官到户科掌印给事中,这是一个正四品的职位。作为一个金榜探花,只做到四品官,确实是有点受委屈。

谢增有一个神奇的本事,他似乎能够未卜先知,经常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但往往却料事如神。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不算显贵的宗室,刚坐下一会门人就通报说青麟(满洲人,内阁学士、户部侍郎,从二品)求见,宗室立命传入。谢增认为青麟是翰林出身,且为侍郎,自己作为晚辈应该回避。宗室说:“不用管他,在我这里,青麟连坐的资格都没有。”于是转过身对青麟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然后将青麟赶了出去。谢增从宗室家出来后,对人说:“我看青麟前辈将不得善终啊。”有人回道:“青麟前辈马上就将外放湖北巡抚了。”谢增吧了一口气说:“放出去,更是不得好死啊。还不如留在京中,纵被 旗主逼迫而死,好歹不连累别人。”不久之后,青麟果然外放为湖北巡抚,结果因败于太平军之手被斩首。曾国藩收复武昌后,查历任督抚功过,发现青麟之败多由崇纶掣肘所致,于是又将崇纶治罪。

谢增的老乡胡隆洵进京赶考时,住在陈六舟中丞家中。陈六舟看过胡隆洵的文章之后,认为质量不佳,于是便亲自对其进行指点。一天谢增来访,陈六舟便把胡隆洵介绍给了谢增,并把胡隆洵的文章拿给谢增看,然后对谢增说:“这是咱们的老乡,文章写得恐怕很难考中吧。”谢增看完胡隆洵的文章说:“别人如果文章写成这样肯定中不了,但胡隆洵写成这样也一定能中。”当年同治改元恩科,胡隆洵果然捷报连传。此后,胡隆洵便整日奔走应酬,完全不把功课放在心上。会试时,同考官杨礼南,已阅卷完毕准备休息,另一名同考官孙观音发现一篇好卷子,想批阅后推荐给主考官,就让自己的同乡好友杨礼南等自己一会。杨礼南闲得无聊,就从落榜卷中随的拿过一张批阅起来,然后与孙观音批阅的一块交给了主考官。结果孙观音推荐的卷子落榜了,杨礼南推荐的却中榜。而杨礼南批阅的这张卷子,就是胡隆洵的。按惯例,放榜后,各位考官都会再次审阅一遍自己取中的卷子,当杨礼南看到胡隆洵的卷子后,惭愧地流下汗来,不停地说:“怎么难这样,怎么能这样。”因为胡隆洵的卷子质量实在是太差,杨礼南为自己有这样的门生而觉得丢脸,因此根本不把胡隆洵的名字列入同门录中,导致师生关系极差。

谢增在京为官三十余年,很少宴请宾客,忽然有一天遍邀同乡好友,在松筠巷杨继盛祠堂举办了丰盛的宴会。众人不解,问谢增此是何意,谢增说:“我将与各位永别了,今天与大家痛饮一回以作告别。”众人不觉大笑,对谢增说:“你怎么能预知自己的死期呢?”谢增指着杨继盛的神主说:“这是我的朋友,他昨晚在梦中告诉我将不久于人世的。”大家都觉得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不久之后,谢增果然离世了。
谢增离世前对朋友说:“以后我儿子来京中找我,大家一定要照顾他。”大家虽然都知道谢增根本没有儿子,但面对将死之人,都含泪答应了。谢增死后一年多,果然有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少年到京中到处打听谢增的消息。众人询问之下得知,原来谢增早年曾有一子,太平军攻陷扬州时跟随乳母逃难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如今才得到消息说是父亲在京中为官,结果来了之后父亲却不在了。众人感慨异常,于是凑钱供他在京中生活读书,后来又帮他做了知县,最后死在道员任上。

【陕西70名教师被取消荣誉称号:未经组织批准无序流动】#教师未经批准无序流动被取消荣誉称号#
为规范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和使用,陕西省教育厅日前通报取消无序流动的70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等骨干教师称号(资格)。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实施“师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强师计划,推动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良好生态,全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但也出现一些骨干教师未经组织批准无序流动的现象,给县城中小学和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带来冲击,影响教育生态。
记者了解到,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的教师,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颁发荣誉证书,并享受教学能手津贴、优先晋职晋级、建立工作站等待遇。获得省级教学能手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和荣誉的,原则上应在本县区服务至少3年方可流动。

通报明确,决定取消2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称号,8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称号,54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取消4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资格,2名教师“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主持人”资格。同时,宣布上述称号证书和工作牌作废,取消上述人员相关政府待遇,取消其参与各级组织的评审评优督导及教师资格考试考官资格。对省内跨市非正常流动的,5年内取消其骨干培养与晋级资格;对非正常流入省外的,终止其骨干培养与晋级资格。
通报要求,各市、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教育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定期对辖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及正高级教师流动情况进行调研,将无序流动人员信息和学校名单,于每年9月30日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作者:记者 冯丽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30日第1版 版名:要闻
钝秀才一朝交泰(二)
前面说到钝秀才马任马德称落魄京城。咱再说德称以前的好友黄胜,听说马德称随赵指挥运粮,淹没在那黄河泥沙里,心下坦然。逼妹妹六媖改聘,姑娘以死自誓,决不二夫。乡试之年,黄胜重贿考官,买中了举人。然后进京准备会试,到京不去攻读经史子集,每日里去那烟花柳巷,嫖了一身杨梅大疮,半年毒发,呜呼哀哉去了丰都城。黄妻王氏没得主张,全靠了六媖内支外应,众皆悦服。
六媖也分的几千家产,想起德称,花钱请人打听消息,闻得马德称落魄在京,呼做“钝秀才”。六媖甚是女中豪杰,遂收拾银两,带了丫鬟仆役,千里寻夫,直奔北京城而来。
六媖到得京城,访到了德称不在北京,在真定府(今石家庄正定县)龙兴寺抄写经文。便派了老家人王安前去,王安见了德称,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心下难过,却也连忙跪下磕头,德称一时不知是谁,慌忙扶住,王安讲了来历,德称知道了未婚妻坚贞不渝,心中钦佩不已。王安讲小姐要德称捐钱入监(不是坐牢,而是入国子监)。还给了德称小姐的书信,德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诗:何事萧郎恋远游?应知乌帽未笼头。图男自有风云便,且整双箫集风楼。

德称看罢,微微一笑。王安奉上银两,问几时回程。德称道:“恐要辜负小姐盛情,当年我有言‘若要洞房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因困于生计,学业荒废。今幸有小姐馈赠,明年秋试得意,才敢会晤小姐。”德称有大志,不愿捐监,只要自己去考。王安求回书。乃回诗:逐逐风尘已厌游,好音刚喜见訾头。嫦娥夙有攀花约,莫遣箫声出凤楼。
王安星夜归来,六媖看诗后,嗟叹不矣。
其年正逢土木之变,朱祁钰摄位,就是景泰帝。奸阉王振抄家,以前弹劾王振的,都加官晋爵。是年马任马德称三十二岁,交逢好运,应了张铁口批语。
德称回京上奏先臣马德群直言得祸,求为父昭雪,为己辩复前程。未几日,圣旨颁下,马万群复官,加封三级(只是人死了),马任复余额复廪(恢复学籍,可以参加科举)。抄没家产,有司追还。

开春考了监元(国子监第一名),到秋试发魁(前五名)。就寓所与黄小姐成亲。来春又中第十名会魁(进士),殿试二甲,选庶吉士(预备高级官员)。
上表请假还乡祭祖,夫妻二人可谓衣锦还乡。家乡官员出城相迎,昔日抄没田宅俱已赎回,一时间宾朋满座,门庭若市。只有顾祥无颜相见,举家迁往他处。张铁口先生尚在,德称厚赠之。
后来马任直做到礼、兵、刑部尚书,六媖封一品夫人,家中后人,簪缨不绝。
后人有诗:十年落魄少知音,一日风云得称心;秋菊春桃时各有,何须海底去捞针!
三一口语
今天又被重点学校学霸一顿暴击。五岁开始考三一口语,二年级考过七级。三年级拿下ket和pet,
同事奥数,钢琴,三好各项也都同样优秀。
不禁汗颜。我不仅拖了哥哥后腿也耽误了弟弟。
把三一口语备考提上日程。各大机构备考基本就是这两套参考书。三级相对比较简单,就是简单对答。四级要求选定主题写作文,并对这个主题进行相应的拓展,要跟考官顺畅交流。
两套材料加上网课,抓紧备考了。
#石家庄头条# #二年级# #三一口语# #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