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生涯。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届考生。那年全国共招收大中专30多万,录取率为6%,是历届高考最难考的一年。我很幸运,不是我学的有多好,而是我做了一下非常关键的决定,报中专不报大学。当年报中专不能考大学,报大学不能考中专,不是一条龙,这是我们这里的政策。1979年7月参加陕西省中等专业学校统一考试。全省统一命题,各地区划定录取分数线,当年延安的最低录取分数是190分,我考了231分,被延安师范学校录取,我是师范学校最后一批专业班,我的专业是数学。毕业后分配在延安最南边的一个县乡镇中学教书,带初中二年级数学。3年后又调到另一个乡镇中学,仍然带初中数学。1988年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当年陕西省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0分,我考了322分,被陕西教育学院录取,专业是政教。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中学教书,带初中毕业班政治。1992年自己要求工作调动,调到离延安最近的一个县乡镇中学教书,带初中毕业班政治。2年后又要求调动,调到一个镇中学教书,带初中毕业班政治。我先后在2个县4个乡镇中学教书共38年,其中带初中毕业班10届,数学2届,政治8届,2次获得全县初中升高中考试学生平均成绩第一,3次第二,一次第三。2009年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7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乡村任教三十年荣誉证书。2018年12月光荣退休,现在每月退休金7000多元,我很知足,也很感恩。感恩党的培养教育,感谢邓小平恢复高考,感恩父母的养育。

2022年延安高考状元榜来了!#延安头条#
2022年延安各大普通高中的预估录取分数线出来了,一如既往的高
这两天正是延安填报志愿的时候,但是也是有参考的,尤其成绩出来了一天半的时间了,延安市区的高中和各区县的高中预估录取分数线已经出来了,看看差距怎么样,新区高级中学最高。达到了739分,延安中学达到了733分
【最新消息:延安大学的分数与调剂】
延安大学,
2021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出,
调剂消息也已经出来了!
84年参加高考,考了451分,过了录取分数线440分考上大学了!
1984年在长春12中复读,半工半读,7月7号到9号参加高考,那年数学题出的难,我数学学的不好,公布成绩考取了451分,当年录取分数线是440分,报考的本地大学,吉林工学院,在长春延安大路,南湖附近,录取通知书,在12中取得,当时12中学校考入大学的有150人.我辞了工厂工作,跨入大学的门坎,专业,高分子化学工程。

我2001年参加高考,当年考的很一般,考入延安大学数学系。我不想去。但经不住父母的唠叨,只好去上学。在延安大学上学时,我发现延安大学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我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说来运气也好,2005年毕业时,延安大学分校西安创新学院成立,要招聘一批老师,因为我成绩优异,得以留校,成为创新学院单位一名老师。
到了西安,在课余,我逛遍了西安的旅游景区,喜欢上了这座古城。2006年,我就在父母的资助下,在西安买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面积有80多平米,当时单价4000元,总价下来有30多万。
2009年,我结婚了,老公是西安本地人,我们结婚时,他家里准备一套三室两厅125平米的大房子,当时单价是1万,总价下来有120万。
到了今天,我结婚前买的那套房已经涨到了1.7万,总价下来有140万。而我们现在住的这套,单价都达到了3万,总价下来有350多万。我现在非常庆幸我当时没有补习,去上了延安大学,要不然不可能成为大些老师。更庆幸自己买房买的早,这些年下来,房产增值了300多万。

#延安头条# #延安中学#
延安中学的“精细化管理”到底是什么呢?
这几天在抖音上看到很多延中的学生在吐槽延中“精细化管理”:时间细化管理,学习生活分区,落实三零自习,禁止手机入校,宿舍全程陪伴,领导走动式管理。
回想十多年前在延中读书,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管理,但是每年高考延中都考的很好,清华北大也不少,年级一千多名也能考个985大学。
现在校区硬件越来越高档,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考试成绩却一直不如以前,是学校管理越来越差,还是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差了呢?
看了看今天浦东中考平行志愿分数线,真为浦东的中考生难过,浦东的市重点中学分数线要700分,在浦东排不上名的洋泾中学要699.5分,满分才750分啊
浦东的中考生竞争太激烈了,699分,在其他区基本上考排名第一的市重点妥妥的,比如延安,市西,大同,格致等老牌市重点

浦东为什么竞争这么激烈
1,浦东中考生数量多,基数大,特别是浦东吞并了川沙和南汇后,三区的考生都跳进了一个坑里,
2,有的家长说,浦东的市重点中学数量最多,最多不假,但考生多啊,一比较,相对还是少
3,浦东新上海人多,这些新上海人,父母的学历都基本上比较高,大部分都是本科以上,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由于家长的学历高,学生的基因好,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在学习的投入上不含糊
4,由今年中考政策的变化,以往各个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分配指标比较少,而今年名额分配的比例比较大,这就导致平行志愿的名额相对少了,所以,平行志愿的分数水涨船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家孩子的爷爷奶奶在浦西,你家孩子的户口也在浦西,学籍也可以转到浦西的话,还是尽量到浦西去参中考吧!

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到底会不会打仗呢?
电视剧《大决战》第八集解读
1947年3月19日是胡宗南占领延安的日子,消息一传来,欣喜若狂的老蒋拔光了自己的头发并且马上就给胡宗南铨叙上了陆军上将军衔并授予一等大绶云麾勋章。#图说军史# #大决战#
这个成绩,对于胡宗南来说很不容易,因为从按按资排辈的国军中,胡宗南其实啥也不是,但是对于一个28岁才上军校的人来说,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奇迹,因为小六子28岁的时候,已经是东北保安司令了,所以起点底的胡司令在蒋军的陆军史上,创下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五个第一也是老蒋不会用人的经典案例: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他也是唯一一位蒋军逃往台湾前唯一一个上将的黄埔生。
胡宗南1935年第一次铨叙军衔时就是中将,1945年加上将军衔,1947年陆军上将,其实从履历上来看,似乎是个能打的人,但是纵观胡宗南的整个生涯,其实他的军事才能也就那么回事,其实正常来讲,能在蒋军中混明白的,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大仗的,但是必须得有一个条件:听话。

比如,杜聿明,就很听话嘛。
其实这就够了。
别的,都无所谓,从陈诚说开去,老蒋麾下的那几个嫡系二级上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卫立煌这几位大哥,战绩一直就是呵呵。
而同时期我军那些最能打的黄埔出身的将领,仔细想想,放在蒋军中,可能混都混不出来。
其实胡司令从人品上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大的疏漏,毕竟是个极其自律的人,也是个纯粹的人,抗战死硬派,也是个喜欢知识分子的人,当然了,这是性格人品的一方面,毕竟他除了听话还是老蒋的老乡,但是这些都看不出来他能打仗。
往前了不说,毕竟从抗战开始,胡宗南淞沪会战还是打的挺不错的,但是当时蒋军的形势都是在防守,也没有什么另类的战法,全靠部队是否顽强,随后胡宗南相当长的时间都驻扎在陕西,没怎么打仗。

解放战争开始后,没有战绩,所以,实力是个迷,或者,打仗挺够呛。从陕西找不到我军主力一直到和宋希濂溃退到西昌,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进攻延安只是赶上了我军战术撤退,所以逼得胡司令开始在延安大搞形象工程:
由于延安实行坚壁清野,进攻陕北的蒋军十分困难。胡宗南很快意识到,所谓的胜利已经大打折扣,进攻陕北可能比预计的困难大得多。更令胡宗南头疼的是,中外记者要来延安采访, 攻占延安大捷的假新闻还没有做完,假戏还要继续演下去。胡宗南命令政治部主任王超凡、情报处处长刘庆曾负责接待,开始打造延安形象工程:
第一,抽调部队星夜在延河两岸建造假坟,为了做得逼真,这些坟中不仅有蒋军阵亡官兵,也有人我军“阵亡”人员,坟头还有姓名番号。
第二,为了展示我军被俘人员之众, 在延安10公里内设立了十多处“战俘管理处”。国民党青训队500多人、担任延安城防任务的整编第二十七师1500多人,混合编成了几个“俘虏队”。这些人一律穿杂色服装,作为我军俘虏训练。所有人统一口径,准备应付中外记者提问。胡司令规定每人每天可领到津贴一元。

第三,为了展示在我军俘虏中有中级和高级军官,安排群众演员。胡宗南指示:“选两个人装成被俘的共军团长,选一个人装成旅长,要装得像,这是重点。”王超凡费尽心机, 特地挑选出一个蒋军中战时干部训练第四团受过训练、会演戏的湖南人扮演成被俘的我军旅长,并教会他怎样回答中外记者的询问。
当然了,胡司令在延安兜兜转转好几个月,没什么战果,几十万人愣是抓不住我军主力,所以也就被扣上“通共”的帽子,当然了,这是能力问题,难免让人有联想。
#延安头条#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在2021年中考之前和其他学校的学生签署的“协议生”会不会影响按照2021年中考成绩正常报考该校的没有签“协议”的学生,希望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以2021年中考成绩为录取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合法的录用好学生,这样做才能使家长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