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记出国归来,发现搭伙的老伴郑阿姨花了他15万块钱,他不依不饶,让她马上归还。郑阿姨却求他再宽限2个月,一气之下他把郑阿姨赶出了家门。半月后,文书记收到了15万转账,本要接郑阿姨回家,却发现了她的一个秘密,文书记很后悔自己当初那么做。
文书记退休前在林业局上班,是党 委书记。退休金5000,他跟妻子离婚很多年,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他们有一个儿子,离婚后归文书记抚养。
尽管在单亲家庭长大,文书记的儿子非常懂事,从小会察言观色,读书也用功,后来考上了广州的一所高校,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那。
文书记在和老婆离婚后,处过几个女朋友,但是她们也跟前妻一样,嫌弃他和父母一起居住,再加上还带了个拖油瓶,最终文书记没再成过家。
儿子结婚后,文书记明确地告诉儿子,将来他不会到他身边养老。但儿子孝顺,说只要父亲想来,随时可以来。
儿子娶的是个本地媳妇,岳父岳母都是公务员。
文书记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去了广州,但亲家两口子普通话都不好,沟通起来很费劲,儿子结婚的酒席、宴请宾客都是小两口自己张罗的。
婚后,儿子儿媳生了一个男孩,文书记总用视频看孙子。
眼看着退休5年了,岁数一天比一天大,文书记琢磨着没有了老的、小的拖累,得给自己找个伴。
后来文书记经人介绍,认识了郑阿姨。
郑阿姨58岁,以前在县里税局上班,退休金3000多,是丧偶的,有个女儿。
她丈夫去世时,女儿才刚上初中。因为没有了父亲很自卑,学习成绩也不好,考高中没考上,最后读了个不起眼的中专。
女儿没什么大本事,也没有远嫁,就在老家找了个男朋友结婚了。她住的地方,离郑阿姨家就10分钟步行的距离。
郑阿姨本无意找老伴,但女儿孝顺,积极帮她张罗这事。
两个人见面之后,文书记对郑阿姨挺满意,他们就像是老同事见面,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来郑阿姨就搬过去文书记那住,两人怕麻烦,也没领证。郑阿姨来了之后,文书记把工资卡交给了她。
郑阿姨是个细心的女人,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还能做几个拿手好菜。老两口有时晚上还喝点白酒,浅尝辄止。聊聊各自过去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感叹人这一辈子不容易。
文书记跟郑阿姨一起生活之后,给儿子去个电话,简单交代了一下这事,他还强调说,没领证。
儿子倒不在乎父亲手里的那点家产,主要是不知道郑阿姨这个人咋样。后来儿子主动邀请他们老两口到广州旅游,说还能顺便带他们去新马泰啥也走一圈。
自从跟郑阿姨一起生活,文书记的状态不再那么死气沉沉,有了生活的热情。他跟郑阿姨说了去儿子那看望的事,郑阿姨也很乐意。
两个人把护照、签证啥的都办好了,就差订机票。
郑阿姨接到女儿的一个电话,匆匆忙忙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告诉文书记,她要到女儿家住几天,旅游也去不上了。
文书记本也想不去了,郑阿姨却让他别辜负了孩子的心意,极力推荐他去。
后来文书记一个人踏上了广州之行,儿子一家特别热情,他去了有1个月,还去泰国玩了一趟,连人妖都见着了。每走到一处,他给郑阿姨买了不少当地的手信。
那天,文书记的手机上突然跳出来几个短信,卡里的钱一下子支出了15万。文书记以为是卡被盗了,打电话给郑阿姨,郑阿姨说她是用的。
后来文书记赶紧买了机票回来。
他问郑阿姨,钱拿去干嘛了,郑阿姨不肯说,文书记让她赶紧把钱补齐,郑阿姨却要求宽限几个月。后来一气之下,文书记把郑阿姨赶了出去。
半个月后,文书记收到这笔15万的转账,他不知道钱是不是郑阿姨打过来的,就去郑阿姨家找她。结果看到她女儿也在那。
后来文书记才知道,郑阿姨的女儿被确诊了肠癌,正在做化疗,那笔钱也是用来给女儿看病了。女儿婆家知道她得了病,怂恿儿子跟她离婚,郑阿姨才不得不把女儿接来身边。
文书记最是心软,看不得孩子受欺负,他当即打车去找郑阿姨的女婿理论,骂他没良心,抛弃生病的妻子。郑阿姨女婿一脸无奈地说,这病我们家确实没钱给她治。
后来文书记回来,又把钱都给了郑阿姨,还说钱不够他再想办法。
文书记还给广州的儿子也打电话说了这事,文书记的儿子也是个热心肠,说如果老家治疗的效果不好,就让他们来广州看。
@素一的人生导图有话说:
文书记和他儿子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原本文书记和郑阿姨搭伙过日子,可以不用管对方生病、更何况是对方的家人。
但是看到郑阿姨家有难处,他像个真正的父亲一样,帮郑阿姨给女儿讨公道、还出钱出力地救助她,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很多人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也有很多人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事,但后者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大智慧、大格局。
相比那些再婚家庭,夫妻为了财产、各揣心眼,彼此算计,文书记和郑阿姨的结合充满了人间温情。
希望像他们这样善良的人,都能得到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