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市出台意见勾画信息化带动战略“五年路线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成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缩差领跑,加快建设四个荆门的必然选择。3月24日,我市出台了《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勾画了今后5年我市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路线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成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缩差领跑,加快建设“四个荆门”的必然选择。3月24日,我市出台了《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勾画了今后5年我市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路线图”。“路线图”中,“促发展、惠民生”是如何体现的?工业转型升级和政务信息化如何部署安排?“互联网+”行动计划如何实施?下面,让我们一一解读。

  关键词一:智慧荆门

  今后5年,我市将开展智慧荆门试点工作。重点推进智慧新城、智慧农谷、智能交通、智慧园区等试点示范工作,以试点示范促进全域推进,充分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优势,建设政务云、兴业云、农谷云等云平台及应用系统。统筹推进智慧荆门试点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智能化水平,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二:电子政务建设

  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实现有效联通的重要途径。我市将提高外网平台服务应用的承载能力,逐步实现党政机关统一互联网出口,建设政务外网统一门户系统。加快内网建设步伐,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开展跨地区跨部门办公业务应用,实现全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互联互通。建立政务信息资源集约化采集、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更新的开发利用工作机制,逐步打破信息“孤岛”,将各应用平台统一接入到市“政务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关键词三:“两化”融合

  对荆门来说,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重点在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支持企业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及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微网站”应用,发挥“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促进石化、机电、建材、食品、轻纺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信息化门槛,提高“两化”深度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关键词四:智慧农谷建设

  今后5年,我市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推进以“农谷云”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农谷建设。以打通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各个环节间的数据通道为目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运行的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实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目标;结合农业生产流程,探索物联网在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在中国农谷“三大示范区”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关键词五:信息消费和信息服务

  便民信息消费产品应用和电子商务是我市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将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教育、卫生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就业信息与全国联网。建立统一的荆门“一卡通”信息平台,以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为目标,谋划并推出集水、电、气、公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市民卡(荆门通),实现一卡查询、一卡支付和移动支付等“多卡合一、一卡多用”功能,使市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在电子商务方面,培育扶持“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等一批品牌化、专业化商务交易平台,支持网购发展和物流配送,引导电子商务集成、创新和集聚发展。

  关键词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

  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严格落实光纤到户标准,新建大楼和小区一律执行光纤到户有关规定,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快推动既有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改造,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同时,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对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府网站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测。组建应急保障队伍,加强重要信息异地容灾备份,确保信息安全可控。

  记者 严东华 通讯员 熊元璋

原标题:信息化带动战略“五年路线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86/
1
上一篇人民陪审员,“增量”也增效
下一篇 聚汇农业:给传统农产品打上文化烙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