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表)中暗藏玄机,员工签字时财务故意遮盖具体内容,只让员工在空白处签名确认。对于这种套路满满、毫无底线的老板,老朱只能祝他的公司早日升天,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老朱每天要接待数十位甚至是上百位条友的咨询,但很多时候老朱也很是无奈,明明知道劳动者被套路了,但没法帮他们,只能怪劳动者太“傻”,缺乏最基本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今天上午,老朱接到一位江苏南京的条友的咨询,说是劳动仲裁输了,咨询起诉的价值。
照例加了微信,他发过来裁决书,大致的案情是,这位条友2015年入职南京江宁的一家汽修公司,入职前双方约定每周工作6天,每月基本工资8000元,另加绩效奖金,入职满1年后交社保。
但一年过后,当他向老板询问社保的时候,老板就一直以各种借口敷衍搪塞,此事也就一拖再拖。
2020年下半年,公司接连走了好几位技师,但维修的业务并没减少多少,老板便开始要求他周日也来公司加班,但到手的工资并没有增加多少,显然,公司并未支付他的周日加班工资。
熬到2021年12月份,这位条友再一次跟老板提出了社保的问题,老板还是没有正面回应,他在当地咨询律师后,在律师的指导下,给公司寄送了解除通知,随后便向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主张近1年半的休息日加班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等合计近20万元。
上周五,他收到了裁决书,仲裁仅仅支持了他最后大半个月的工资,而经济补偿、加班工资通通没有支持,仲裁委的观点是,他在职期间,公司按月支付了社保补贴,且工资条上已经载明了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老朱仔细看了一遍裁决书,才发现公司提交了这位条友入职以来的工资签收表,仲裁庭审时,他承认这些签名是他本人签的,但他辩解,说公司每个月发工资时,都是把其它的内容全部遮住,财务只是让他在表格的最后一列空白处签名。
呵呵,知道这家公司的套路玩的有多到位了吧!
最后,老朱告诉这位条友,老朱非常同情他,也相信他说的是对的,但是老朱却帮不了他,就这个案子来说,即便是起诉到法院,胜算也基本为0。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签名)负责,你没看清楚表格的具体内容,就直接签名,然后现在再主张说公司让签名时盖住了其它内容,仲裁员和法官即便心里相信你的说法,但也不会如此裁判。
各位老铁,多长点心吧,明知道公司在玩套路,你还要往里跳,就怨不得别人了!
对于这种老板,老朱唯有谴责,老朱坚信,这种玩套路的老板一定做不大,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劳动仲裁##劳动争议#
我今年26岁,身高168CM,江苏南京人,在一家国企上班,工资税收后收是8000多,家里目前在南京有两套房,南京的房价各区分布并不均匀,我家的两套房子分别在建邺区与江宁区,江宁区这套目前用于自住,我所在的公司也是江宁区的,离家不到6公里的路程,每天上下班开车大约20分钟左右,碰上特别堵的时候,会晚10分钟左右才能到家。
我是学会计的,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相对于我的同班同学,我的收入有些拖后腿,每个月都是月光族,好在父母都还没有退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母亲则在一家小学任教,大部份时间,我们一家三口都住在一起,母亲并不需要我的钱用来给家里开支,所以我的生活也算过得小资小味的,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平淡如水。
我所在的公司叔叔阿姨比较多,年轻人特别少,更别说合适的,看对眼的年轻男女就更少了,从毕业到参加工作,不知不觉也已快三年的时光,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快,但却并没有感觉到如在学校读书时那般充实,忙碌到还是挺忙碌,但总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说的“恋爱”。
我有时候在想,我应该对另一半没有太多的要求,怎么会这么难找到另一半? 哦,也不能说没有一点要求,我有一点点颜控,喜欢特别帅气的男孩,平时我在家呆的时间更多,周末除了陪父母到处走走之外,便是宅在家里看书,我大学的同学兼闺蜜,一个去了上海发展,一个去了深圳,还有一个跟随着男朋友去了成都,我一下子又成了“孤家寡人”了。
其实我读大学时不泛追求者,但是父母对我的要求比较严厉,所以在学校读书期间是不让谈恋爱的。我也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了学业上,尽管曾出现过让我心动的追求者,但我最终都没有迈出这一步,我是一个乖乖女,父母的话我是一定会遵守的,比如父母规定我晚上10点之前必须回家,我都会按时回去,尽管有时候碰上同事组织唱歌活动等,我也会提前离场,我不想让父母为我担心。
正因为这样,导致了我在认识陌生人,交友上非常被动,我现在感觉自己很孤独,也接触不到更多的异性朋友,我曾经也想过参加相亲活动,但又怕同学或碰上熟人笑话。对了,我现在尤其怕过年过节,每当这个时候,来串门的亲戚总会不自觉地聊起我谈朋友的话题,在他们眼中认为那是对我的关心,但在我眼中就仿佛是给我的心口划上了一刀,我有时候在想,人为什么在某个年龄段就一定要有一个对象呢?老师,你说我这种状况该怎么办?
感谢这位美女的来信,我相信这是大部份从学校出来参加工作不久都会碰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很多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工作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很封闭,这里说的封闭是指与异性朋友认识上而言,更多的时候,我们除了同事,也没什么机会认识到其他的人,而同事又大部份成家立业,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就陷入了社交盲区的一个怪现象。
我觉得关键还是在自己,你自己要主动走出来,不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其实你多了解一下,现在社会上各种组织,活动也非常多,比如爬山爱好者,比如下棋爱好者,比如舞蹈爱好者等等,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个组织或一个活动,通过组织与活动认识更多各行各业优秀的年轻男女,我相信,你会突然发现,哇,你的生活又会变得不一样了,而你的缘份,也会自然而然的降临。
当然,你如果实在不想参加活动,我觉得相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相亲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奔着恋爱结婚的目的去的,也未偿不可做为一种偿试的手段。关键是自己要走出去,不能整天呆在家里,就算最后没有能找到如意的,你也会感受到另一种心态,一种不在纠结在感情世界里焦虑的心态,当某一天,你再回头发现,你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又提升到了另一个阶段。最后,祝好运。
#情感##婚姻与家庭#
清朝顺治壬辰年,江宁的一个衙役刘某,到江北拘捕人犯,押回后关入狱中,需要十多两银子才能赎出。狱中的囚犯说:“我有一个女儿,请你通知我家里把她卖掉来赎我。”刘某答应了,过江与囚犯的妻子商议,于是把家女儿卖了二十两银子,都交给了刘某,但刘某竟然全部侵吞据为己有。囚犯知道后,悲伤绝望的死去。过了十多天,刘某病倒了,躺在床上自己说:“那位死去的囚犯,在东岳大帝那里告了我,现在我的舌头快要被铁钩钩掉了。”不一会儿,他的舌头伸出几寸长,七窍流血而死。常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和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一个道理,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走到哪里也说的下去。要么你别拿,既然收了人的东西就的替人去办事,不办事就是不是个东西了。不替人消灾,那么灾就会来找你。这也正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老天饶过谁。这则故事出自《欲海回狂》,衙门当差的刘某利用手中职权,私吞他人钱财为自己谋私利,害的狱中犯人悲愤而死,且这个救命钱,还是卖女儿换来的,谋财害命让人家破人亡,真的是其心可诛十恶不赦。然而诸如刘某这样的人,古有之今亦有之,吃人饭不干人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元代无名氏有云:“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要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迟早也不会有好下场。歌曲《嘻唰唰》唱道:“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刘某在临死前,为何舌头伸出了几寸长,就是要他吐出来。人生于世,挣干净钱吃干净饭睡干净觉,不该拿的千万别拿,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
有个怕老婆的人,老婆死了后,看见遗像挂在棺材一侧,因心中有恨便用拳头打遗像。忽然风吹遗像动了一下,这个人不由得忙缩回手,感到十分吃惊,于是笑着说:“老婆,我是开玩笑和你闹着玩呢!”一则笑话出自“游戏主人”的《笑林广记》,古往今来不乏怕妻之人,如苏东坡有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但这只也不过是一种不知所措,同笑话里的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真可谓将怕老婆演绎到了极致,有点死诸葛吓死活司马的意思。大地震过后,一般都会伴随余震,果真是有科学道理的。什么才叫厉害呢?活着令人生畏不算厉害,如果死后,仍让人谈之色变,像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才是真正的高手。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惯性,司马懿已经被诸葛亮打怂了,是自叹不如五体投地,看见诸葛亮就像见了鬼,而笑话里的这个人,也是因为平日里被老婆打怕了,所以看见画像都不寒而栗。虽然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终究是秋后的蚂蚱了。人的成长中受各种环境的影响,都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大可不必,也不要当成一个心理负担,人生种种只有勇敢的去面对,才能从阴霾走出来。
3
有个教书先生在田间散步,看见乡下人挑粪灌菜。先生惊讶道:“菜是人吃的,为什么泼此秽物在上边?”乡下人说:“你只会看书,不懂得我们农家的事。菜如果不用粪浇,便成苦菜了。”有一天东家拿苦菜,作为饭食给先生吃,先生问:“今天为什么菜味甚苦?”仆人说:“因为你厌恶龌龊的东西,所以将不浇粪的菜拿给你吃。”先生说:“既然如此,粪味可鉴,拿些粪来让我吃吧。”一则出自《笑林广记》的笑话,这个教书先生话让人忍俊不禁,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谓的有文化不仅是知识与学历,还包括人的阅历,有时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常说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个迂腐的教书先生,明显缺乏社会实践,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上山下乡的活动。《易经》贲卦彖传里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什么是人文呢?,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的阶段,第二个是运用的阶段。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里提到学以致用,学识前提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如果学到的知识拿不出来,学等于没学。如何去用呢?就是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如陆游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很多刚出走校门的大学生,总会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自己学的知识用不上去。这不是知识没用,而是缺乏社会实践。待经历着曲折吃些苦头,将知识与阅历融合起来,那样就百毒不侵了。学历是“九阴真经”,阅历是“九阳真经”,将两结合起来,就是四两拔千斤的太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方能游刃有余,成为人生的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