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
莫言在一次讲话中说:
即便是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也不一定去当老师。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老师高,但人们都知道,大多数当官的人并不靠工资吃饭。
我们常听说某地拖欠教师的工资,可从来没听说什么地方拖欠了书记或者县长的工资。一个中学老师被任命哪怕是穷乡僻壤的乡长,也要摆酒庆贺,但如果一个乡长去当中学老师,他很可能要上吊。当然,真正优秀的人未必当得上官。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就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老师不该和公务员比待遇,因为老师有寒暑假,就算辛苦一点,就算加班不给加班费,就算没有年终奖,就算待遇比公务员低一点,也是正常的。还有很多人说:嫌低别干呀,自己干嘛不去考公务员,是考不上吧!
总之,在很多人的心里,老师是不配和公务员比待遇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
莫言,就冲这一点,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莫言谈生孩子的问题,见解一针见血!
农民们可以偷着生,而富人和贪官们以甘愿被罚款和“包二奶”等方式,公然地、随意地超计划生育,满足他们传宗接代或继承亿万家产的愿望。#莫言#
大概只有那些工资微薄的小公务员,依然在遵守着“独生子女”政策,他们一是不敢拿饭碗冒险,二是负担不起在日益高升的教育费用,即便让他们生二胎也不敢生。
@疼爱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做一个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勿小恶小而为之,善恶到头终有报。
被资本家裁员可以选择做公务员,或者进体制内上班呀,再或者回乡搞搞以前的生产队集体模式。司马南粉丝悟性高,又有相同的价值观,可以结合在一起,搞搞现代化农业什么的,将理想化为现实。然后再去用实际成果教育莫言的粉丝们。
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曾对一个年轻编辑说:“只要你不放弃,人总会找到对的事情可做,而且也能赚钱。赚钱并没错,做网红或写微信公众号也行,只是不要靠批判他人赚钱。出于真心批评,最多只是受蒙蔽,出于恐惧批判,一般只是随大流。为了赚钱而批判,日后也不会原谅自己。”
以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现在研究生找工作都难。公务员考试,几百人录取一个。考上以后却没想到败给了单位的官僚气。辞职到了报社,一心想追求理想,可一年到头也是失望,想做的事做不了,领导聪明却十分谨小慎微。
“如果做不了‘对’的事情,是否应该直接为了钱?”这里的直接为了钱是指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希望做高尚、有意义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能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同时又可以有更好的回报,多赚钱。比如像莫言那样,拿一个诺贝尔奖,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
但是对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来说,两全其美往往不行,义与利不能兼得也是常态。所以就开始有人高唱:既然做不了“对”的事,那就先赚钱。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也很清楚什么是对错,不完全把金钱作为价值标准。但是,把这句话反过来想,先赚钱那就可以不管事情的对错吗?显然不能。
不能为了赚钱,诽谤同事、恶性竞争;不能为了赚钱,就偷卖倒卖公司的信息和技术;不能为了赚钱,变成危害国家的间谍……
许子东教授说,曾经有一个时期,他跟他的同代人既不能做对的事情,也赚不到钱,可是他们照样生活下去,工作、学习、运动。“我这才发现,原来除了做对的、获益的事情以外,人生还可以有第三个生活动力——有意无意地出于恐惧而躲避灾难。”
简单说,就是既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高尚的事,也赚不到钱,收获不了名,那还可以躲避人生的灾难,不让自己“雪上加霜”。
《书生之见》这本书是许子东的随笔集,分人生、书中和世间三个部分,从他的书生身份、独特的角度,点评社会热点的问题和现象。文字有思考的价值,探讨问题的文字就更值得思考。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
#遇见好书#
书生之见(子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