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头条#
我和父母都在中旗,哥在集宁。
上个月侄女考研究生,我哥怕回家影响侄女考试,直接回中旗了。
正好母亲感冒了,就让哥就在我家吃住。母亲有基础病,平时有气管炎。那段时间不敢呛锅,我和哥两人在家做饭吃。
隔几天姊妹俩去妈家吃顿饭,后来我俩不敢过去了。因为单位同事好些人都阳了,怕自己感染上,去妈家怕传染给父母。
我哥住了十来天,临走时我有点伤感。晚上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大哭一场,觉得好孤单呀。因为自己丧偶多年,一个人孤独,哥和我住了些日子,回去了,有点不习惯了。姊妹情深哪!
科三今天一把过了,总结一些小小的经验,希望对将要考试的学员管用。起步步骤要牢记,上车检查灯光是否是关闭状态,检查档位,手刹,后视镜,调座椅,靠背。检查好放身份证,听语音考试开始,然后拿上身份证下车摸点,摸完点上车着车,系安全带,听语音考灯光。考完灯光打左转向灯,鸣啦叭,挂挡,松手刹!

灯光:
1没有路灯,远光灯
2听到通过,超越远近交替
3路边临时停车和雾气行驶都是示廓灯和双闪
4发生故障难移动打双闪
5剩下的会车,近跟前车,有路灯都是近光灯
注意事项:
1超车变道转向灯打够三秒,进入下个项目之前关灯
2直线行驶轻扶方向盘微调,坐正眼睛往远方看
3超车注意提前拉开车距,等前车走远再加速超车40迈左右就行
4关紧车门
5手刹放到底
6不要开的过快,自动挡二三十迈就行
7心态,考前不要过度紧张,放平心态,把每个环节需要干啥记清楚
下车步骤,挂停止档,拉手刹,关转向灯,熄火,开门,关门,等待上传成绩
每个地方的考试规则可能不一样,这个是坐标内蒙集宁,我考的是自动挡,仅供参考,最后祝大家逢考必过[玫瑰][玫瑰][玫瑰]

#乌兰察布头条#我弟弟的孩子考到乌兰察布市一事业单位工作,弟弟想在乌兰察布市集宁新区买房子,家里人不同意,觉得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不多,等一等过几年会降价,现在,集宁新区的房价在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还能降吗?再说,很多年轻人通过考试进入这里工作,买房子的人也不少呀。或许,等一等能买一套满意的房子吧。
#乌兰察布# #呼和浩特# 集宁霸王河一中的2022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58人,其中理科55人,文科3人,是集宁最好的高中了。
说实话这个成绩对集宁一中来说非常不错了,他肯定是和呼市,包头,鄂尔多斯的高中没法比的。
集宁包括各旗县以前很多小孩,因旗县教育环境差,小学毕业了就去报考呼市的初中了,像什么秋实、敬业、启东、剑桥等私立学校,还有很多去包头的,这些私立学校里面,有很多学习好的孩子都来自于集宁的周边旗县。对集宁一中来说确实流失了很多好学生。

从2020年开始,私立初中学校不准考试招生了,去呼市、包头读初中的孩子才少了很多,在流失很多旗县好学生的前提下,依然能考出这样的成绩,集宁一中确实不容易。
所以我觉得这所高中还是很有潜力的,期待他会越来越好。
内蒙古第一城考
谁是内蒙古第一城?
迄今,内蒙古共有9市三盟的行政区划。其中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和呼伦贝尔市都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盟的建制改为“市”的,其行政中心原分别为临河市、东胜县、集宁市、赤峰市、通辽市和海拉尔市,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县或县级市,上述城市都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市”的建制,真正的城市人口只存在于临河区、东胜区、集宁区、红山区、科尔沁区和海拉尔区,且没有一个达到百万级的。目前还有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仍未改变建制名称。

只有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为地级建制自治区直辖市。
头条常有发文说,呼和浩特甚至在80年代只有区区30万人口,而包头市80年代就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果真如此吗?因乌海体量太小,本文只就另外两个地级直辖市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地结合历史人口资料分别予以阐述,以正视听。
参考截屏图分别来源于呼和浩特统计局、包头统计局的正式出版资料,《2020年统计年鉴》。其中呼和浩特统计局资料记载了1949至2019年所有年份的户籍人口数据;包头统计局1949至1965年间有断档,期间数据不详。以两市均有的数据对照比较来看。
1、1949---1957这9年间,呼和浩特人口大于包头人口;
2、1958---1961年,包头数据不详;
3、1962----1981这17年间,包头人口大于呼和浩特人口;
4、1982---2021这40年间,呼和浩特人口一直都大于包头。
显然,刚解放的1949年呼和浩特人口就达到了62.8万,是妥妥的内蒙古第一大城市,何来的80年代才有30多万人?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包头只有其中的17年人口多于呼和浩特,其余年份人口均少于呼和浩特,其后两市人口数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故此,国家将呼和浩特规划为300--500万城市人口的I类大城市,包头为100--300万人口的II类大城市不是没有依据的。
希望各位条友发布数据时一定要严谨,最好有根有据的,以免造成误读。
再探集宁煤夭山(老集宁的故事)
在远古的今集宁西北方有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叫马莲滩,这里曾经被称为九十九泉,距今整整一百一十年前这里的地下还发现了能烧火的石头:煤炭,而又是一个整整一百年前的京绥铁路通车后,就有商人沿线寻找矿物包括煤矿,而在平地泉(集宁)附近的煤夭山的煤矿也是他们寻找的目标。
1936年冬,由于发生在集宁附近的红格尔图战役,当时的爱国战地记者方大曾先生来到集宁采访,在他的足迹里不仅留下来珍贵的战争场景,集宁的风土人情还去了当时通往陶林(察右中旗)方向的煤夭山,用他的照像机拍下了几张八十四年前难得的照片。

煤夭山位于集宁的西北14公里,过霸王河往当时的大土城及陶林驿路方向有座兀起的山丘,在日本人统治集宁时还在这座山腰处修建座混凝土碉堡用于控制山下的运粮驿路,而这座山正是产煤之地煤夭山的象征。这儿的煤属于一种煤质差的臭煤,外表松软,只要点着冒出一股黄绿色的浓烟,空气中充满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从民国开始一直到六十年代的计划经济年代开采的煤用于民用,当时集宁的煤建公司还凭小票每月每户供应多少斤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优质的大同煤矿后,这个煤矿就被废弃了,到了七十年代这里的煤又大量的运到集宁车站的货场装车运到华北南方等地,因为那时化肥奇缺说是改良土埌之用,这种煤开采时都是块状的但一见空气便风化了成了黑褐色的土。
2020年后,出于探索我来到了煤夭山,对照八十四年前的照片这座山以经失去了原状,近年来的大型矿山机械把这座山丘改变成了一座人工假山,盘山公路顺山而上,山顶几乎见不到成品煤便地黑土,山顶低凹处还形成了一座人工湖。也许也不需要矿井坑道而直接当成了一座露天矿产。

当年方大曾先生拍照的矿井,采煤夫及背煤夫以无从考正,就连当年日本人在煤夭山腰修建的碉堡也没有了,由于近年来煤炭甚至连煤矸石都可以用于能源的需求这个臭煤当然更好了,山下的村庄早被迁到移民村去了,开发商也投入了基础建设,修路建厂房添矿山机械盖楼房甚至连篮球场都建立起来,但一夜之间都成了历史。
八十多年来,这座被称为《永宁煤矿》的产煤之地几经变迁今天又进入了沉睡状态,不过这也好为了后人让地下的矿物继续沉睡吧。在下山时拾到一块优质的煤块,墨玉色如同过去的石砚但质地松软,一掰就四分五裂了,突然想起来六十年代父母亲领着我们全家人去老虎山下的煤厂去排队卖这种煤的情景,千辛万苦般的全家人背回来后在火炉子里点着,那个黄烟直冒的升上兰天,呛的人们咳嗽不止。
照片七八九十为方大曾拍照,图十一来自资料,其余本人拍照。
作者:聂恒忠(小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