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报班培训不是上岸的必要条件,只是充分条件,但好的培训机构,带给学员优质体验,即使没上岸,也对它心存感激。
教培机构有20年的历史!
昭通本土培训机构多数有10年的历史。
中公一直是公考培训的龙头(唯一上市公司),这个风向转得有点快!
夏利汽车,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终究是未看到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同行中,宝马卖那么贵,还卖得很好,宝马其定价策略值得公考培训机构研究!
从大数据上看,昭通市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缴费人数都在3万以上,参培人数约5000人,这个培训基数可能比昆明还多,极不正常。
所以要通过提高价格和入门考两种方式筛选优质客户,过滤那些不适合合作的客户,要区分客户和建立客户等级系统,才能做好针对的服务。最终形成宝马虽贵,但还是想买的消费心理。
总之低端市场是没有出路的,也必然是死路一条!
某家公考培训机构被爆料拖欠上亿元退款。
培训机构是一个高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如果现金流出现了问题,现金出现了短缺,那么,再大的培训机构也撑不了多久。
但是,很多培训机构就喜欢“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游戏,想要持续玩下去,就必须要不断的开设新的机构,拓展新的生源。
当市面上只有一两家机构时,这种玩法,还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当市面上的同类机构比较多时,生源肯定不可能无限的增长,想要拓展新的生源就非常困难,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游戏也就玩不下去了。
现在不论是公考培训还是职业资格证培训,有些辅导机构喜欢搞保过班,有些是“考过了”就退费,有些是“不过退费”。
不论是哪种收费模式,都非常依赖性的现金流,都必须要源源不断的拓展生源。
只有生源数量足够庞大,机构才有可能控制好退费率。否则,前期看似轻松收了很多费用,但后期的退费率也会非常高,公司的现金流立马就会断裂。
#洞见教育#
最晚与一个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聊到了深夜。
郑州人,信阳师范大学,读了四年英语本科,进入新媒体运营行业,一边开着自己的工作室,一边在培训机构上班负责公考证书培训这一块的推广。拍摄剪辑等等全部都搞得定,偶尔可以接一些商家的广告运营推广。
他目前打工的公司收入含有提成,一个月也能挣万把块。他说他在老家呆了好几年想来上海换个环境。
感觉他压力很大,夜里睡不着觉,还得吃点抗抑郁药。我说这行业这么难搞吗?网红阿段也抑郁了,难道搞新媒体行业真能把人搞抑郁?
他一万五在郑州买的房子停工了。
他想来上海找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找了半个月没有遇到合适的,感觉很少,他说这边都是高科技产业。打算找个普通的工作先做着,维持生活。他问我的看法,我觉得他很有能力,干这个浪费时间,还不如在上海拍视频运营自己的账号。
他比我经历的多,可能思想比较成熟吧,不想重新开始,决定回家。中午饭后,互相道别,留了微信。
儿子大学毕业三年了,普通本科,已经连续考了三年事业编公务员了,光培训费就花了10万多了,我和他妈都是县城的事业单位,也想让他考个编安安稳稳的生活,孩子眼看就26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是就业还是继续考编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