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光洋是大连的骄傲,感谢专家科普,希望大连多出些这种解决卡脖子企业,解决国家难题
Vision故事高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授高端数控机床这种很难见到收益的产品,还得靠北方人下慢功夫笨功夫,不适合南方,广东、福建和江浙老板脑子活,什么来钱快就搞什么,短平快,轻工电子计算机,跟风口能力也比较强。比如,浙江万向原来是做万向节、联轴器这些汽车零部件的,说白了就是机加起家,但老板脑子超前,早在23年前就布局新能源,虽然说现在没有比亚迪发展的好,但万,万向一二三是德国大众锁定动力锂电池供应商,订单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发展潜力很大。
最近在看电视剧理想之城,拉着刚高考结束的女儿一起看。提前让她知道一些未来职场的险恶和残酷。
看看这些人的学历吧,赵又廷扮演的夏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腰研究生毕业,苏筱,哈工大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红玫,人大研究生毕业,在瀛海这个不算很大的一个私营企业里面,各种海归硕士,北大清华研究生一大堆。但是,看看他们过得什么生活?瀛海老总自己也是人大毕业,他说,人大研究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些高学历的人。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哪一个不是当地的高考状元,哪一个不是家族的骄傲。在中国,能考上985的学生只有01%左右,在河南,一个几百万人的城市里。一年也未必能出一个北大清华的学生。但是,看看这些孩子,到了职场上,根本没有什么优越性,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想我们想的那么好。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现在的学历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孩子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到头来,研究生送外卖,本科生送快递。这样真的好吗?每年我代表公司去人才招聘会,都深有感触,本科生,研究生大把大把,高不成低不就,好多孩子宁肯在家不停的复习,考研,考博,就是不愿意就业,而大部分的企业却面临着招不到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我们这,开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人每天三百块钱都找不到人,而好多本科毕业的一百块钱一天都没人要。电焊工,电工,一个月一万多块钱有多少要多少,但是没人学。这种情况小城市尚且如此。大城市肯定更加严重。都要去考本科,毕业了,都要进国企央企,都想去腾讯,华为,都要考公务员,都想当人上人,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这样真的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