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面试真题 蓝领(公务员面试刷题)

8万招的黑人经理,不到一周就要辞职,我也是醉了。 月初一个黑人,自己找上门来,过来面试工厂经理,一看简历,在三家中国公司干过,有四五年的工作经验,还会画图,会生产,会组装。起初我还不相信,不料他现场打开了

8万招的黑人经理,不到一周就要辞职,我也是醉了。

月初一个黑人,自己找上门来,过来面试工厂经理,一看简历,在三家中国公司干过,有四五年的工作经验,还会画图,会生产,会组装。起初我还不相信,不料他现场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当场展示给我看他的CAD图纸和生产的家具。

看情况确实不假,我说你先回去,我回头跟几家中国公司确认一下,没有问题的话,通知你过来上班。

实话实说,在尼日利亚这样的人是相当难找到的,这属于高级蓝领。要培养一个这样的黑人,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培养出来的。我工厂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面试后三天,就通知他来上班,先试产了一个桌子,我就告诉他我的要求,给了他一张图片,他自己画图纸,自己计算板材,开料,组装,下班时候就完成了,我相对满意。当场答应给他八万一个月,月底绩效奖金。

工作才不到5天,就找到我,是要辞职,问他什么问题,说经济压力大,工资不够花,然后工厂管理的中国人把他当成傻子一样,不尊重他,经常对他不礼貌的呼来喊去,用听不懂的中国画话骂他。

我好说歹说才算安抚住了他,我理解黑人的难处,因为自己懂得多些,工厂管事的中国人,害怕我重用黑人员工,威胁到他的地位,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有意无意地刁难他,排挤他,跟我反映他的毛病,我看在眼里,置之不理。做大事不拘小节,公司要做大,必须本地化,重用黑人。如果一味地依靠中国人,我猴年马月才能建立起黑人对我团队。

哎,非洲做点事真心不容易啊,全部依靠中国人,发展太慢,全靠黑人又不靠谱,我真是两头为难。

国外的朋友们,你们是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的?

麻烦点赞评论,喜欢杰哥的关注一下,下次还能收到更多非洲杰哥的非洲经历和经验分享。

#董明珠:希望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当所有人都把996加班聚焦到互联网、程序员圈子中时,我们真的忽略了蓝领工人的996,甚至997的工作状态,对比互联网程序员动辄百万的高薪,工人们996、997也不过是个温饱[流泪]

我所了解的东北二线城市,流水线倒班工人平均基本工资不超过2500-3000元每月,996就是每月110小时左右加班,算上夜班补贴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不过4500-5000元左右[流泪]

我面试过不少蓝领工人,当问到离职原因,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加班少,赚的太少了[流泪]所以说,工人们的基本工资普遍都太低了,工人们拿到手的工资都是靠加班赚来的,工人们每天工作8小时的确是很理想,但是同样的,拿到手的工资就少了[流泪]

前阵子刚看到新闻:初中升学比例为50%,也就是说,只有50%的学生可以读高中、高考,而另外50%的学生只能读中专技校,毕业后走技术路线,而给技术工人如此低的工资,简直是对祖国花朵未来的摧残[流泪]

你们所在的城市蓝领工人是什么工作状态?薪资如何?#大连头条# #沈阳头条# #长春头条#

我是@橙说职场 资深人力资源,关注我,职场、成长、好书!

中年人那些事儿

坐标深圳,最近在头条上看了很多文章,都是中年人的困惑,以前的年代还有师傅带新人,年纪大点在单位还能熬个干部,或者蓝领技术工人,现在技术这么发达,更新换代,单位都在培养新人,中年人要么下岗,要么被边缘化,40出头的年纪就要被淘汰了。出去找工作一看年龄就没有面试的可能。

除非是拥有特别技能的工人或者干部,现在大部分人面临的就是这种困惑。中年人正是需要花钱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可想而知。

身为中年人的一员,今年都44岁了,人生过半,还在努力当中,有多少姐妹是实现了财富自由,可以自由潇洒的。

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是要多学习,多努力,尽最大能力去赚钱养家,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多多鼓励企业聘用中年人,未来的中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创建,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疫情下虽然中小企业困难重重,招聘公司却利润大涨!猎聘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2022上半年猎聘实现营收人民币13.7亿元,同比增长14.4%;毛利润人民币10.8亿元,同比增长13.7%;经营利润人民币2.4亿元,同比增长45.8%。还有快手的“蓝领快招聘”用户数过亿,视频招聘将取代传统的文字和初级面试。

#你还相信勤劳致富吗# 首先咱们要明确这里的富具体富到什么程度,有房有车,有儿有女,算不算富?银行有存款,身上无贷款,这又算不算富?每天忙忙碌碌,衣食无忧,这可不可以说为富?你说的富到底是哪种富?

勤劳似乎是中国人融入到骨髓里的基因,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比中国人更勤劳。古语有云,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农耕社会中生产力水平低下,又无像样的制造业,农民只能通过辛勤劳作来提高作物产量,实现更大的收益,这应该就是古人所说的勤劳致富。渐渐地发展到今天,勤劳似乎也成了优秀人的必备的品格。学生时代,老师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毕业后面试找工作,单位也会通过各种考验考察我们能力是否达标,为人是否勤快;哪怕是结婚找对象,对另一半提出要求也会把勤快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毕竟谁也不希望找个懒汉结婚。智能手机的普及真是一大幸事,它让世界变得不再遥不可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只在弹指间便可近在咫尺。以前看山跑死马,现在过程没有了,直接一览众山小。当一个亿的小目标成为司空见惯,我们可能会对自己月入几千的能力有所误解。试想一下,就算月入1w的自己,十年下来最多攒个120w,离一个亿还差十万八千里啊!而生命中又会给你多少个十年去奋斗?咱们只能挣到咱们认知能力以内的钱,这才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意义,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步子迈的太大,不一定会走的快,还可能会扯到蛋。卖菜小贩每天能卖一车菜,凌晨进货,刚好下午能卖完,那么一年下来,能赚的钱也就差不多固定了,不会有太大出入。蓝领干活一个月做满30天,就算加班加点,收入也差不多固定的,你总归是超不过工头的。勤劳致富,局限于自身的条件,只会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远远不能达到财富自由的程度。纵观国内的一众大佬,哪一个不是日程满满当当,他们缺钱吗?他们不缺钱,他们躺平了吗?他们没有躺平,为什么那么富有,还那么努力?我理解不透,我说我格局不够!要想富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欲望,想到自己以前想要得到一个玩具,再到一部手机,一辆车,一套房,可真的拥有过这些之后,就会满足吗?很显然,还是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我那么勤劳那么努力了却不能拥有别墅和私人飞机?适当的欲望会为我们努力工作提供动力,使我们更加勤劳,但过度的欲望会使我们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会使我们怀疑一切滋生摆烂的心态。

我始终相信: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最后送给自己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拒绝内耗,拒绝摆烂,拒绝躺平。”

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已被东南亚抢走。因为中国仍然存在“劳动力短缺”。待遇低,或者年轻人不想进入工厂。

首先,让我们谈谈劳动力短缺。让我们以上海为例。蓝领的薪水是四五千。在这样一个工资四五千元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很少有人真的想做这样的工作。尤其是95岁和00岁以后,这些人有了父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缺钱。所以当他们在找工作时,他们不会急于赚钱。他们更关心这个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当流水线工人。

新闻显示,智能手机制造业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国。耐克鞋,其中一半以上产自越南。

甚至一些国家专家也表示,越南即将增长。今年3月,越南贸易出口总额达到340.6亿美元,同比增长45.5%,超过深圳240亿美元。

有人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们的低端制造业被东南亚抢走了。还有人说,越南现在与20世纪90年代的深圳和广州一样。

一方面,部分低端制造业已经消失,但另一方面,我们总能看到有用的家政工人短缺。到底怎么回事?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低工资和恶劣待遇。如果你想一想,扣除房租和其他费用后,你能为大城市的普通工人留下多少钱?

相反,在一些内陆城市,尤其是在中西部城市,比亚迪等大型工厂招聘员工时,工资仍然不变,但排队接受面试的义务并不低。

人力的真正短缺实际上是一种幻觉。事实是,高消费和低收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现实是,许多行业已经在大城市落户。以上海为例,汽车和科技产业遍布全球。由于这一特殊时期,国内汽车领域和科技领域几乎都面临着关闭的尴尬。

把鸡蛋放在篮子里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从痛苦中吸取教训,把一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城市。大城市应该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尽可能多地生产一些真正的高端产品。

产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低端制造业流失的问题。你怎么认为?

最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会选择哪一个,6000份工厂工资和4000份办公楼工资?

好消息!好消息!北城新区冠蒙校区高中部即将建设!

位于北城新区南京路与大青山路交会西南角

城区多一所高中就意味着上千名孩子能有个大学上,毕竟这大学学历是以后面试工作的敲门砖,上技校一辈子蓝领,只有踏入大学校门才有机会走向人生巅峰。

#临沂头条#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大笑]

“在国内您也是一个小老板,一到加拿大之后好像这个阶层降低了不少,您觉得值吗?国内怎么说你也不会去麦当劳打工吧,这一点您是怎么说服自已的?”这是头条一位老粉给我发来的一则私信,今天回答一下。

首先:在来加拿大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我向前几年移民出来的两个朋友打听,一个在加拿大开出租,一个在新西兰工地上”搬砖“;也看了在加拿大的老卡和猴哥的视频,老卡开卡车,猴哥帮别人砍树;他们无一例外,出来之前都不是蓝领,我隐约感觉到:像我这种条件的人,出国后干点体力活儿似乎在所难免。

2021年4月23日我来了加拿大,前3个月忙于租房、买房、买车、办健康卡、考驾照、测英语,日子过得很快,没来得想的工作事儿,但发现一起合租的室友不是在搞装修,就是在修围栏,或者在矿上打工,武汉的小活子没有去工作,而是准备去读书;在沃尔玛遇到一个来了好几年的女生,她英语还不错,但一直没有换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体力活儿在等着我。

7、8月开始上免费英语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份简历,9月老婆和孩子也从杭州来了加拿大,觉得是时候找工作了。英语培训机构的课上完了,他们还给我安排了一份去超市免费实习的工作(6周,没报酬),本以为实习结束后可能会给我工作机会,但是单位领导却说不缺人。

一晃半年过去了,兢兢业业免费干了6周的超市都不要我,心里有点着急了,这时英语培训机构的人说有个小超市招屠夫助理,问我去不去,当时家人还劝我不要去,说多半是在冷库工作,怕对身体不好,我说去看看,实在不行可以辞职嘛。

不知不觉就成了屠夫助理,工资比最低时薪高五毛,终于可以和当地社会深入连接了,感觉还有几分得意。

虽然是切肉,但其实并不累,老板和同事对我也很客气,但总觉得超市太小,同事又大多说阿拉伯语,对英语的帮助不大,就一边干一边投着简历,想换一个大点的平台。

发现大多数招工单位都需要有职业认证,只有超市、餐厅、加油站、邮局、仓库、快递公司这些地方不需要认证,面对好工作只能望洋兴叹。

我就试着投了20个左右的单位,都石沉大海,有一天突然接到了麦当劳打来的电话,无比欣喜,赶紧去面试并顺利入职了。

12天的屠夫助理生涯之后,顺利进入了世界知名连锁餐饮-麦当劳。

当我反过神来时,才发现这要是在国内,我是肯定不会来这里的啊,虽然麦当劳工作环境也不错,领导、同事也都非常友好,但这毕竟只是一份初级体力活儿,不需要动脑子,人人都能干得活儿啊,可是那又能怎样呢,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先干着再说吧。

在麦当劳大约干了两个月,得知一家电器行招人,去面试居然中了(仓库工人),但是干得并不顺(因为要上早、晚班),被电器行给解雇了。就又回了麦当劳。

经过7个多月的观察,发现麦当劳来得也并不容易,刚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拖地板、洗厨具、擦桌子、换垃圾桶、擦马桶也有些不情愿,但是看着经理、领班都在做,不知不觉也就习惯了,后来干得比谁都勤快。

如今不知不觉在麦当劳已经快一年了,中间也想过要换地方,还试着投过几次简历,但都没有回音;只有一家汽车行招销售,通知我去面试了,多半是因为我的英语不行,也没了下文。

细一想:即使换一份工作,工资和工作性质也都跟这里差不多,索性也就没在投简历了,在麦当劳的进进出出,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在这一年多里,遇到很多新移民,有的去中国超市收银、摘菜,有的去越南、日本餐馆帮厨,也有的在中餐或西餐厅当服务员,还有一些人送外卖、购物跑腿,收入也都差不多;极个别人找到了还不错的工作,但他们的英语较好,有特殊技能,例如电脑维修、机械维修。

目前在这座城市至少还有另外3个中国人也在麦当劳上班呢,我并非个例,再说麦当劳本来也不差嘛,我很坦然。我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说服自己的。

现在回答“阶层降低了不少,您觉得值吗?“这个问题:

阶层降低好像并不觉得,虽然在国内是要光鲜很多,日子确实比在这里要轻松,但是国内圈子的人并没有都跟着过来,虽然国内大多数朋友也都知道我在这里干什么工作,但是由于物理距离比较远,对他们的反应也就全然不觉,毫不在乎,而且我相信国内大多数的朋友也都理解,初来乍到,吃些小苦头也都是正常的。

现在周围的中国人好像都差不多,本地人又还不太熟,没有感觉到谁的阶层比我高。拿我的邻居来说,男的60多了还天天跑好几百公里,女的是超市收营员,也没见他们宝马雕车香满路,开的还是80年代的二手,看不出他们的社会阶层有多不同。

“觉得值吗?"还不好下结论,但这一年多的人生体验很丰富,要是不来,也就无法经历,也就不知道加拿大的职场、就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当务之急是把英语学好一点,去上个学,拿个证书,出来再找其它工作,但不能一蹴而就的,起码也得2年以后,期待着逆袭。

想来或正在路上的朋友别犹豫,抱着一颗平常心,多做一些心理准备,来这里一切都得从新开始;阳光总在风雨后。#加拿大印象##我的青春宣言#

谈谈“非升即走”

高校只招博士的专业占比95%以上。说明供大于求。合同制六年非升即走人员,也就相当于国外的博士后,转正比一比十,合同中已说明。按合同办事,合理合法。在这六年里,你完全可以参加各种岗位的考试招聘,如果竞争不过本科生,只能怨自己无能。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其实,对于博士生来说,我国的就业机会优越于世界任何国家。非985、211高校引进博士,都给编制。博士还可以去竞争任何公务员、事业编岗位,比如中小学教师岗位,有的学校只需要通过面试就行,条件远远低于对硕士、本科生的要求。77年恢复高考后10年招生的大学生,比现在的博士生都少。他们大多去了农村工作,无怨无悔,为国家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竞争不过别人,就去干竞争蓝领工作。有能吃能,无能吃力。当然,少数人靠关系得到好的岗位也只是少数,完全合理很难。调整心态,积极就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生活是美好的。

不知道其他省市是不是和河南一样,都在抓中职招生这件事儿。

说实话,中职招生的困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读中专成了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在广大家长心里,谁家孩子读了中专,就等于前途没有了,等同于“废物”。

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中专就是为了一些不能读高中的孩子开办的,这类孩子恕我直言,他们即使花高价读了高中,最后考了一所不入流的大专,真不如读个中专,学门好技术,将来做个蓝领,照样日子过得舒坦。

就好比我,现在就特别后悔没能读个中专,学个一技之长。

当年,假如我读的不是大专,会不会现在我也是一名车间主任呢?

2011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到一家当时很牛的纸厂上班,进去后,才发现我的领导大都是小学毕业的,唯有一个车间会计应该是小中专。而我这个“高学历”显得特别格格不入,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事实证明,我真的是鹤,他们真的是鸡。所以,干了两年后,我光荣失业了。

失业那天,正赶上车间发中秋节福利,看着一大箱的牛肉和标志性的西凤酒,以及咕嘟嘟的月饼礼盒,我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与此同时,我发现,我虽然读了大专,可三年我学了啥?学了个花架子,完全一点儿都不实用。而且,专科阶段的,我所学的专业真是九牛一毛,相比于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太小儿科了。

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2018年,我考招教成功。有人说,看,还是读个专科好,能当老师。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告诉你的是,我这个专科要付出的代价和风险是什么,你就明白,我真是特例,是幸存者,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幸运儿。

专科考教编,如果是体音美计算机,竞争小,好上岸,可我偏偏是语文,因为语文简单。关键,别的咱也不懂啊。

专科只能考偏远的乡下,城区没有资格。

而且,考的语文高手如林,我笔试倒数第一,第135名,1:1.5的进面比例,要53个语文老师。

在这种情况下,我当时就想了,我必须面试第一,才有机会翻盘。

可面试第一,哪有那么容易?仅仅因为我是男的,就可以吗?按照某些网友的思维,的确可以。

而且,我去面试的时候,才知道120名以后的考生,只有我去了。

知道了以上这些,你就知道,我这个在编老师考得是如何惊险刺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必须是踩了狗屎运,才能兵行险胜。

可如果我是本科生,就可以报考中学数理化这些都是竞争力小的科目,如果我是研究生免笔试直接面试了。

所以,现在回头想想,与其冒着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同走钢丝一样,真不如走个中专,稳稳妥妥,没啥不好的。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孩子真是学习那块料儿,能考个本科,那么砸锅卖铁就一定让他读高中。

如果孩子经过评估,注定了会读个专科,真不如明智一点儿,走个中专,省的像我一样,专科毕业,考个老师,脱层皮。

说到这儿,我邻居家的孩子初三毕业,没考上高中,他妈让他读中专,学了个维修地铁的专业,现在在地铁上班。

早先,见过他一次,那风光的,那体面的,不亚于名校毕业的孩子。

以上呢?都是我的经验之谈,希望大家兼听则明吧。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7390/
1
上一篇犯罪几代不能考公务员(罪犯的后代可以考公务员吗?)
下一篇 煮字郎:黄海电影海报被指涉嫌抄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