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越来越多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前浪的处境更加尴尬。
以前小编还没有啥感触,作为一名80后,别人一直称呼为“某哥”,我也欣然接受。
但是当发现比我小的同事成为领导之后,我感受到了危机。
在国企,到了一定年纪还无法提拔,基本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
在越来越提倡干部年轻化的今天,小编估计也已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未来大概率要原地踏步,甚至不断后退了。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自己的伯乐,确实很难走上领导岗位,哪怕我自诩能力比其他中层超出一节。
每个领导的提拔,都是上级集团领导博弈的结果,都是分蛋糕后的必然。
像小编这种草根男除非遇到唯才是用的伯乐,晋升实属难以登天。
不过,如果不努力付出,也许都没有一席生存之地。
因此,即使心里再不甘心,也得做好本职工作。
在国企,工作再努力,再出色,一旦顶撞领导,那意味着你的努力都是白忙,所有付出都打了水瓢。
小编在不同的文章里,都一直强调,要处理好跟领导的关系,要努力赢得领导的认可。
因为这真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国企18年,我见识了不少靠这样走捷径的同事,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
他们在工作上付出不多,但是在工作之外付出了很多功夫,而且领导还就吃这一套。
小编之前在这方面就是比较欠缺,也因此比较吃亏,导致成了大家眼中的“老实人”,只能一直吃不到领导画的饼。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7、8年,我才算是开悟,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
当我改变了思维,开始懂得生存晋升法则,并努力践行的时候,我的命运迎来了改变。
不断从普通员工走向主管、助理、副经理、经理等岗位,实现了没有背景也走上中层管理者的突破。
虽然想往上已经很难,但是最起码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行为举止、为人处世,我让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而不是做无用功。
在此奉劝那些自恃能力很强的读者,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去跟领导针锋相对。
如果你不懂得改变自己的个性,到最后你只能抱怨怀才不遇、社会不公。
命运其实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明知道领导关系着你的晋升,就要懂得去适应、妥协,懂得顺势而为。
唯有如此, 你所有的努力,才可能让你收获丰硕的果实。
为了帮助国企迷茫的读者,改变命运,在总结血泪教训后,精心制作了《国企职场的生存及晋升技巧专栏》。
这个专栏共120章节,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1128人购买,收到大家的5星好评。
春节特惠,原价399元的专栏,现价85元。
#国企职场真谛#
你老公年终奖不错,年轻人越来越会过日子了
老公,你的年终奖有多少呀?老公笑着说:你先猜猜看。我冲他连续比了两次数字,他都笑着说往高了猜。我心里就立马不淡定了! 我老公是单位的中层管理,工资在我们小县城还过得去。因为上个月涨了工资,按职位等级年底能多领2个月薪水。他一年到晚出差特别多,工作也比较辛苦,我也很心疼他,平时他都觉得对不住我们娘俩,总想多挣钱让我们过好日子。 我们俩都是很容易满足的性格,以前收入很低,现在收入慢慢高起来就开心很多了。 可哪里想到,居然还有一个好消息在等待着我们。 前天,领导和他说今年因为部门业绩突出,部门还会有一笔不错的奖金,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情况,再额外发一笔奖金。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当领导和当员工完全是两码事!以为当领导比员工开心,那就错了!这只是表面的。
我结合自己任中层副职、正职的一些经历,给出如下建议:
一、当员工身体累,当领导心累。
没有当领导的时候,觉得领导巴适,整天自己不怎么干事,就安排别人做事,呼风唤雨,舒服得很。
其实,当了领导之后呢,会有一段时间飘飘然,心理觉得舒坦;但是,好日子不会很长,压力会迅速聚焦到身上,因为此时不是简单的对自己负责,而是对部门的发展、对部门的员工负责,担子要重很多!
当员工的时候会由于工作任务感到压力,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整天赶紧完成任务;当领导之后,大不相同,需要处理协调的事情,完全不是完成工作任务这么简单,需要花更多精力去琢磨人,而不单单只考虑事。心特别累,不开心是正常的。
我在当领导前,下班后都是开心地去运动;当领导后,下班后都是为了放松才去运动。
二、副职领导压力相对较小,正职领导压力大。
被提拔为副职领导时,压力相对较小的,因为部门有正职顶着,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拍板,但也有一定的权利。
副职的不开心往往来源于有劲使不出,憋屈得不开心,但压力相对较小。副职是一个比较虚、且可以锻炼培养人的岗位,日子还算比较舒坦。
但正职则不一样,要承担各类压力,当时自己也是从一个副职直接调任到有200余员工的部门担任正职,给我配置的副职有6人,年龄都比我大得多。说心里话,这段时间压力是非常大的,一是如何稳住部门大局,二是如何快速干出成绩,都非常伤脑筋。
所幸自己通过摸索很快稳住部门大局、也很快干出成绩。
如果要问开不开心,一定没有当员工开心,琢磨事情弄得失眠是经常的事,但是成就感是非常充足的。
三、当领导是该累的,不开心是值得的。
看了上面两点,感觉要不就不当领导,干脆活得清闲!
如果喜欢技术的职场人也可以走技术专家职业发展路径。
但是,当领导不开心也是值得的,有如下三点助你看清这个岗位的基本价值:
1、变得更重要,决定将影响更多的人。
当领导之后,你的决定不光影响你一个人,还将影响和决定你的下属的职场发展,自己在很多情况下成了关键资源和关键角色。
2、可以干更宏大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当领导之后,有更多资源、更多权利,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权利做更宏大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是当员工办不到的。
比如带领部门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建立利于长久发展的制度和流程、重用优秀而能干的员工等等。
3、收入更高,物质条件更好。
当领导之后,收入会提升,所以,不开心就不开心吧,至少这一条会让你畅快许多。
在面对问题时,出发点也会不同, 要多角度考虑问题,使思路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通过关键点的临界值的提升来打开自己不能撼动的圈子。
所以被领导提拔为领导后,以前的想法就会成为自己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这时就改变思考方法,做事方法。而这些改变就包括还是想法、人脉、能力、对象等。
有的见识面越宽欲望就越强,追求就越多幸福度就越少!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2022,这年我已经满五十。
这年我自愿从学校中层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不想整天为了繁琐的行政事务忙着,想着乘着这几年,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为他们能去更好的学校;想着有更多的可以做做自已想做的事,比如养花,比如写字……
2023,愿岁月静好,我们大家都更好[兔年大吉][玫瑰]
进国企真的好吗?
本人12年国企(国有银行)校招员工,工作7年,如今30岁,结合切身经历,提供以下建议:
一、国企的优势:
国企有五大优势。
一,工作稳定。现在的国企一般都是特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且,国企一般不会裁员,所以,进了国企相当于进了保险箱,永远不会有失业之虞。
二,压力较小。国企工作节奏比私企要慢的多,工作压力也比较小。如果你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你就是混日子,领导也不会死乞白赖的管你。不像私企,混日子的话,一天也待不住。
三,福利不错。国企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是福利不错,最关键的是,各种保险都是足额缴纳。这块隐形福利还是很有诱惑力的。私企就差的远了。
四,关系简单。国企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私企要简单的多。在私企,职场中很难有什么真心的朋友。而国企截然相反,同事之间相处的很融洽。
五,培训较多。国企在培训上舍得花钱,能让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你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在国企工作几年,学习了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辞职去私企还是很受欢迎的。
二、国企的劣势:
(1)升迁困难,收入提升缓慢。个人的总结,在国企,首要的是听话和执行。对于升迁,一看机遇,二看能力,三看背景。我有一个同事,注册会计师、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文笔和业务能力特别好的,工作极为勤奋,也是党员,但总是没有位置,一直不能升迁,直到过了提拔年龄,只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而那些在私企的同学,到我们这个年纪 ,只要能力出众的,基本都换过几家公司,都担任或大或小的领导,收入也远远在我们之上。一个在恒大地产(昆明)的,从3000多工资,干到现在,26万一年。我起薪9000,干到现在,一万前后。
(2)能力难以增长,十年一熬,无任何所长。这是国企员工舒适的代价,整天做一些杂物,最后如果拿到人才市场,真的一无所值。即使一些国企的中层,脱离了这个系统,也难以找到等薪酬的工作。
三、如何决定选择国企还是私企?
(1)立志成富翁者,志向远大者,不要进国企,在这里如果没有机遇,你基本是平庸一生。
(2)桀骜不驯者,性格倔强者,不适合在国企生存。即使你能力出众,也可能因为得罪一些人难以得到重用。
(3)喜欢过点平淡有保障的生活,容易满足者,国企最适合。
(4)国企,基本一次进入,终生有效,但也被之禁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再去选择。
四、要不要选择国企,你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我觉得要不要选择国企,不是简单看这家企业待遇如何、名气怎么样这些,归根结底还是你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职业规划。
一是考虑行业的特点,比如某些传统制造业的国企,虽然也是个国企,但可能行业发展已经走下坡路了,你再加入进去,前景也未必好。
二是考虑你自己的兴趣,比如你对金融工作完全没兴趣,对数字也不敏感,但你家人觉得银行是国企非常稳定,所以就选择去银行工作,结果几年后自己因为不感兴趣还是跳槽,那这样的时间成本不是白白损失了吗?
三是考虑你自己的家庭情况,比如家庭负担很重,有房贷车贷,需要你赚钱较多,国企虽然稳定,但收入每个月都不高,有些福利也无法变现,那么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话,你还是可以考虑收入更好的互联网行业等。
四是考虑你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有了自己的职业锚,比如做人力资源或者财务,将来还打算开公司创业的,那么进不进国企未必重要,因为任何行业、任何性质的企业都可以有这些职业,关键是到什么样的公司更能帮助你快速成长,这才是你需要的。
如果是央企二级单位的高级专家,你的薪酬待遇要接近二级单位的中层正职(也就是说相当于正处级),这职位N多人想得到,你以为现在实职好干?[大笑][大笑]
单位最近改革调岗,5个中层干部进行了一次岗位调整。
其中两个所谓边缘科室,被撤销。科室负责人调到了相对忙碌的两个科室。
两个人都是这样,正式任职文件还没下发呢,就已经自告奋勇到岗,并且热火朝天的展开了工作。
还有另外一个部门。因为副科长被调走,原来一个躺平的科员,忽然就散发出了高度的工作热情。
这两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一个单位没有人真心愿意闲着。换句话说,没有人真心愿意躺平。只要给机会和平台,都是愿意积极工作的。
那些口口声声喊着躺平的人,其实行动上一点儿也没有躺平。
老赵早上办理了退休手续,下午又返聘了回来,成为单位的门房。有同事表示不理解,老赵每月8000多的退休金,为什么还要做月薪3000的门房工作。
老赵之前是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在单位工作了30多年,退休前他向单位申请了返聘。可惜老赵不属于技术型人才,没有合适的岗位。领导的意思是,退休了就回家好好休息,多关心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
老赵私下里跟领导表示,自己家里经济不行,两个儿子不争气,需要他接济。领导考虑到老赵是单位的老员工,为他争取了一个门房的岗位,月薪3000。
消息传开后,同事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老赵是钻进钱眼了,那么多的退休金居然还放下身段做门房。也有人说,老赵家的孩子不争气,一直啃老,他也是没办法。
从老赵身上,我有一些感悟:
1、退休后,有人旅游,有人读书,有人依然在岗位上发挥余热……我认为退休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段新的开始。
2、退休后发挥余热也是好事
退休后返聘的事情挺常见的,如果是技术岗,返聘还会回到原来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余热,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不是技术岗,只能从事一些跟体力有关的劳动。老赵就是这样,从中层变成了门卫。
3、退休后遇到啃老的子女,想要幸福很难
老赵的退休金其实不少,主要是想补贴一下子女,这种情况下,老赵的晚年是很难幸福的。所以教育子女一定要趁早,千万不能让啃老。
我认为退休后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1、诗与远方
工作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就应该彻底放松一下,携上老伴或老友一起出门旅游,吃吃各地美食,看看还没来得及看的风景。退休想得开,到处旅游真自在。
2、修身养性
退休后可以品读经典名著,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在职的时候,大家都在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看书,退休后就是看书的好时机。
3、关心健康
退休后可以去跳跳舞,健健身,没有好身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写在最后的话:老赵退休后虽然没能享受到最好的退休生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或许很无奈,但老赵可能也乐在其中。所以,我认为大家没必要对老赵的退休生活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