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公务员考试,公寓爆满,为了省点保洁费,只好自己动手去干,没日没夜的干,支撑整个身子的不是腿,一口气,毅力。
昨晚安顿好公寓的寓客,去海边找兄弟泡茶休闲一下,晚上回到家,母亲与爱人吵的不可开交,也砸了一些东西,事情起因还是因为母亲爱收纸皮之类,爱人周末打扫卫生,把阳台一点纸皮扔出去了。
母亲回来看到纸皮被扔掉就开始发脾气,大声敲锅啊,弄凳子啊,每次发脾气前的重要特征。爱人过去问了一下,所有的不满就开始了,什么什么什么什么,言语互相伤害就开始了,战争就开始爆发。
去年七月就爆发一次母亲自己拿刀割自己,伤在母亲身,疮在儿子心啊,今年也没少争执,多次沟通,多次强调,可能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你们。女人性格要强是女强人,蛮横不讲理争赢是瞎闹,母亲的性格有问题,爱人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于我,疫情亏损加大了大家情绪压力。我真的努力了,用尽了全力,丝毫未敢松懈。
除了让自己忙起来,早日走出困境,无暇顾及这些琐事。累了,车里躺会;困了,车里眯会;苦了,车里泪会。忙完纸添张再去巢得望公寓,更多要思考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杭州谋生刚摸出点眉目,被小人活生生拽回来搬迁纸添张,一拖就是寥寥无期。
纸添张现在主要靠老父亲打理,本身腰椎前盘突出多年,含着泪连夜从杭州开车回厦门,找场地,装修,搬家。搬是搬完了,现在都还没有整理好。
所有的挫折就当做是成功前的磨炼吧,加油,蚂蚁!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可能闹的沸沸扬扬的600万存单从开始就来路不正,以至于20年以后把儿子的前程都毁了。
600万在1995年是个什么概念?当事人黄小妹在某国企单位当会计,那时的工资也就在500元左右,600万相当于她1000年的工资收入。丈夫是公务员,工资也很低。600万远远超出夫妻两个人的收入。
到现在为止,600万的存单是“孤证”,没有任何其他证据能证明这张存单是真的。这个证据,我指的是银行内部的或者存款人外部的。
银行内部的证据,有电脑里的资料,当年的存款记录,底卡,账簿,报表等一整套。存款人外部的证据,有大额的经济活动,包括炒股、变卖房产,或者海外亲属资助等等。
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所以说这笔600万的大额存单就是一个孤证。这个我说了不算,有相关部 门的调查和鉴定。
这位网友分析的非常不错,他认为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存单是真的,但是款项来路不正,再一个存单本身是假的。
我认为这张存单是假的。
如果存单是真的,银行肯定有记录,不会因为这张存单生出这么多事来,现实中对银行来说,信誉是第一位的,内部的规章非常完善,每一笔资金的进出,银行账目的变动,都会有若干账薄去记载,包括总账、分户账、各种报表、流水、原始凭证等等。几百万几个亿的存款进出都是正常的,都没问题,干嘛与你这600万较真?
还是那句话。是“是疖子就有流脓的那一天”。
20年前的一个小疮小疖子,现在开始膨胀害人了。但是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儿子。
现在,儿子的银行中层被免,一头扎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了,很可能他下一步就沦为上F户,余生在生气和不甘中度过,啥事都毁了。
可能这个存单的出生,就带着罪恶吧。
民国这个时代真是太有趣了,吃喝嫖赌重婚出轨养小三,玩起来样样精通,招招致命。
但你要问谁是民国第一吃货,我一定会把这一票投给大文豪鲁迅鲁大爷,别看鲁迅拉着一张国难脸,每天怒斥社会黑暗,当起吃货来有另一番景象。
做一个吃货首先是必须有钱,如果你看过鲁迅日记就会发现他真的很有钱,他的日记里经常记录的一项就是今天“薪水X圆”、明天又“稿费X圆”之类的。
他的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他当公务员的工资,他当过教育部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处级),中央的,从1912年到1925年,干了14年。
做这个工作也没多少活干,也不用打卡,每天就写写文章骂国民党骂国民政府,骂完之后照样去窗口领钱,每月300块大洋,一分不少。
第二个职业是客串大家教授,做的是兼职,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每年的收入不等,多的时候有800银元。后来去中山大学当中文系主任,仅一个月就能领500银元。
500银元啥概念呢,我们来算一下,在当时一块大洋可以买4斤肉,一头猪一头猪200斤,鲁迅一个月就能买6头猪。如果换成买房子就更合算,在帝都一间四合院的瓦房130银元,鲁迅一个月就能买2间半。吓不吓人!
另外还有稿费和版税,这些统统加起来的话,鲁迅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4万块钱,妥妥的中产阶级了~
秋风渐起之时便是鲁迅最爱的食蟹之期。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鲁迅还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阳澄湖红通通的大闸蟹,鲁迅不但爱吃扣肉,还爱吃大闸蟹。
吃到小一点的“六月黄”之类,他就会做成面拖蟹、油酱蟹当作下饭的小菜。如果是大一点的螃蟹,吃法和我们现在无二,拿来清蒸,用姜末加醋、糖作为调料食用,称之为“大闸蟹”;有了好吃的“大闸蟹”他一会喊他的弟弟弟弟周建人一同品尝,吃“大闸蟹”要喝酒,一是螃蟹为寒性,二是吃蟹喝酒滋味妙不可言,喝什么酒好?鲁迅给了我们答案,绍兴老黄酒。
他也喜欢吃糖,1926年,他朋友从河南带给鲁迅一包糖, 这糖也不是普通白糖,是用柿霜做成的,如果嘴上生些小疮之类,一搽便好。本来许广平想留着慢慢吃,没曾想这美味让鲁迅惦记到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吃掉一大半,还找了一个吃它的堂而皇之的借口:
“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美食,吃的人多了,便有了美食。”
鲁迅说:“我的世界只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都能吃的。”
鲁迅说:“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吃清炖火腿加柿霜糖加辣椒加螃蟹加茴香豆上了。”
鲁迅说:“对,吃饱了干活也畅快!”
鲁迅一生写了一套鲁迅全集,看过他文章的人大多数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是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我的花样生活#
实际上他除了是一名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之外,他和所有男人一样,爱美人爱美食爱美酒,看起来不苟言笑的他,皮囊之下藏着有趣的灵魂,他的作品集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收藏一套,无论是文学爱好者,或是对民国历史感兴趣,或是喜欢美食,还有家中有正在学习的孩子,都可以多看鲁迅的作品,了解一个时代,了解如何写作,通过阅读来获得快乐。
这套鲁迅全家就在图片下方看一看,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省下一餐饭钱就能收藏一套大家之作,我觉得这套精神食粮还是很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