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不是必由之路(考公务员之路)

有一次我与一位警察交流,他说警察工作也不容易。现在老百姓是不怕警察的,警察执法现在都得带着摄像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

有一次我与一位警察交流,他说警察工作也不容易。现在老百姓是不怕警察的,警察执法现在都得带着摄像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

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清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如果我们再不转变观念,再谈什么师道尊严,再采用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那才真是不识时务了。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公务员都转变了工作作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尽快转变?

转变是十分艰难的,但是建设文明社会,这是必由之路。而这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中小学的课堂开始的。没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就没有未来民主社会的文明。

#教育微头条##我要上微头条#

房价如果每年不涨8%,对于背负房贷的人而言就是亏损

很多自媒体告诉你,通胀很严重,钱不花出去就是亏损,这都是扯淡,消费主义在营销罢了,我国是引导通胀流向特定领域,而生活刚需得以保证——房子。

所有的金融属性的东西,都是针对资本而言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只能满足最为基本的需求,而不能进入进入金融风险,所以我一直反对普通人去贷款买房

中国的房价归根结底,就是把一堆钢筋水泥附加了金融属性,再配合户口,学区强绑定,说白了,就是给个人加杠杆,但普通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抵御金融风险,股市里几个跌停都受不了的,更别提有完全亏损掉本金风险的玩法了。

房价捆绑大多数劳动收入的结果,就是很多城市出台所谓的限跌令,房贷分期的风险有2,第一,期房制度有烂尾的风险,一旦烂尾基本首付和前期贷款都完全亏损,第二,如果每年通胀率不能达到8%,那就完全跑输,而现在GDP增速目标是下调的

比如你买了一套一百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140万,那这套房最终付出的货币是170万,所以这里多出来的70万,实际上默认了货币贬值,且房子会具有保值作用。

以上两条必须同时成立,那这个金融游戏才能形成闭环,所以房价的正常预期是必须上涨,这就是中国在过往20年内,不论什么城市,什么地区,不论城市是否有核心支柱产业,不论城市吸引力,不论人口流入与流出,房价都脱离基本面上涨的逻辑。

所以一线城市的房价是泡沫最小的,一线才真的有基本面,三四线没有基本面支撑,所以这一轮最后买单的肯定是三四线,为什么?因为三四线的房子跌了是涨不回去的,而且对民众伤害是最大的,房价下跌会使得三四线收入水平下降,因为小城市最吃香的恰好就是科教文卫(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公务员和体制内是香饽饽缘由在此。

所以如果无法持续性维持整体资产通胀,分期买房就是爆亏,一旦房价下跌,那对民众形成的心理打击会超乎寻常,我们都还没有一次完整意义上的金融风险教育。

比如,一百万的房子一旦五年后跌到70万,那么还贷合同就是炼狱,因为你发现你用170万买的房子,别人用70万就能搞定,中间差的100万对于一个平均薪资水平4000的城市,几乎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劳动成果,这就是金融风险,很残忍。

很多人势必要反驳我,认为通胀势必会持续,这是对的,但这里面有两个点,第一是通胀的力度,这一点看国家Gdp 增速目标就可以,如果下调,那可能要说声抱歉了。第二是这里有个BUG,就是过去20年中国人默认了通胀必定打高房价,大错特错,其实通胀的本质是打高全社会的物价水平,只是过去20年的房价上涨,完美的解决了稳物价的问题,这一次已经没有再打押注地产的条件了。

我国目前的情况还是农业国,这个根本属性决定了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并不能同步和经济增速,故而才需要稳定基础生活物价,你会惊奇的发现,即便你努力工作三五年,薪水照样不会有太大变化,随意给你涨工资的老板一定会破产。

这一轮是打高新能源行业,我说过,把新能源产业链市场做大,完成工业化才是必由之路,别再杠杆炒房了。

目前新能源市场只是房地产市场的十分之一,所以资本市场这几年按计算器炒新能源的底层逻辑在这儿@短线客燕十三

朋友昨天跟我诉苦,说孩子大四了,让他考教师资格证他不考,让他考公务员他不考,非要一意孤行,特别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我劝她放手吧,我也曾经和他她一样告诫催催促毕业的孩子,他不听,非要学技能,做特别辛苦的脑力劳动,去私企打工。

我只能支持,让他去经历996,去加班,去磨炼自己,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他们不懂社会的复杂艰辛。

等他们经历过,自己慢慢领悟到社会的规则,自己再去改变,走过坑遭过罪,受过委屈,再思考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是他想要的人生。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以为这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让他们少走弯路,因为自己经历的太多,有了一些避坑的经验,时刻提醒孩子,怕他们不听话,会经历坎坷,会绕弯子。

但是孩子他没经历过父母的曾经,他们不懂,他们更不会听。

我只能劝朋友,孩子们还年轻,让他们自己去闯吧,他们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烦恼,有的孩子自己发展的很好,有的确实走很多弯路,经历很多坎坷,都是成长,也是心智成熟的必由之路。

现在父母只能做坚强的后盾,看着他们去闯去拼搏,无论成功与否,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因为他们也是曾经的我们,谁都有年轻轻狂的时候。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7229/
1
上一篇万州公务员考试报名(万州公务员报名数据)
下一篇 公务员破窗效应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