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遂宁大英公务员

英国正在变穷国,台湾地区将是下一个。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刘明德今日发文写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的意思是“好政府想尽办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坏政府想尽办法

英国正在变穷国,台湾地区将是下一个。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刘明德今日发文写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的意思是“好政府想尽办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坏政府想尽办法阻止社会阶层流动”。因此,只要看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富差距,如果明显,那就是坏政府当政,反之,就是好政府当道,像北欧国家就属于天之道,而台湾地区和英国就属于人之道。

文章指出,2022年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罢工,但若问2022年全世界罢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哪里?那么,应该是英国。文章说,罢工现在成了英国人的“全民运动”,展望未来,英国人还将罢工,因为装睡的英国政府是叫不醒的。

为什么英国人被迫罢工?其一,因为工作量过重。为什么过重?因为缩减人力,明明是该雇二个人却只雇一个人,当然负荷过重。其二,因为非典型就业太多。在英国,整体有三分之一的学术人员不在编制内,其中,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比例高达72%。

其三、退休金大幅缩减。资方(包含政府)的借口是财政困难。为什么会财政困难?钱若不是乱花、被高管中饱私囊就是被高管拿着“退休基金”去投资而赌输掉了,以至于能拿到的退休金减少了35%。其四、待遇太低。根据大学和学院联盟秘书长Jo Grady所说,英国高教员工的实质薪资不增反减,“自2009年以来下降了25%”。

那么,怎么证明英国政府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呢?这里引用伦敦国王学院化学系教授Helen Coulshed的话:“一些副校长们的年收入达到了50万英镑,并且可以报销各种奢侈品的费用。与此同时,学校里的教职工和博士生却在使用food bank(领救济)。”这里的副校长代指大学董事会、校长、副校长们等管理层。

文章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导致今天英国不可挽回的衰败,不是一时半刻生成的,不是俄乌战争所触发的高通膨造成的,也不是脱欧造成的,而是英国政府从1979年至今所不遗余力推动的“新自由主义”,已经四十年多了,这是英国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文章指出,“新自由主义”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私有化和压榨:不断削减人力、缩减公务预算、大砍退休金、贱卖国产、公营事业(铁路、水、电力、油气、电信、邮务、公宅…)私有化、教育私有化、公医私有化、污名社会福利、变卖公共设施(如公立的图书馆、公园、游泳池、博物馆、警察局等),以上都是发生在英国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在“新自由主义”的铁蹄之下,英国逐渐变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世袭的富人世界:衣食不愁、住豪宅、上牛津剑桥、出入高档餐厅。另一个是世袭的穷人世界,即使有工作(因为低薪)都必须排上长长的队伍以领取免费食物,并在暖气与食物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这就是英国的现状,没错,您没有看错,曾经的大英帝国。

文章说,台湾当局跟着英国实施“新自由主义”:替富人减税、炒高房价、丑化公务员、剥夺公务员该有的待遇、破坏文官体制、丑化公营事业、公营事业民营化、确定给付变成确定提拨、压榨员工、非典型就业满天飞、成立“国安基金”…种种“损不足以奉有余”,导致人心不安,有一天,台湾地区就变成了另一个英国。

1,美国人羡慕,嫉妒

2,英国人羡慕,嫉妒

3,加拿大人羡慕,嫉妒

4,澳大利亚人羡慕,嫉妒

最近北京到武汉的高铁再次提速了,

最高速度达到380公里每小时,

今年6月20日开始,从北京到石家庄,只要一个小时,

北京到郑州,只要2小时11分钟

北京到武汉,只要3小时48分钟,

北京到长沙,只要5小时16分钟

北京到广州,只要7小时38分钟,

北京到武汉路段,隧道,桥梁占比较低,有利于350公里每小时的常态化运作

而武汉到广州路段,由于隧道过多,暂时还不变。

1,美国从1945年开始就是世界第一强国,

但铁路建设一直落后欧洲,日本,

到最近几年,美国即使愿意建设高铁,也被巨额建设资金吓到了,

美国的劳工工资极高,如果实现与我国一样的4万公里高铁线路,

要投资几十万亿人民币,成本是我国的几倍,

再加上汽车巨头的阻碍,高铁迟迟不能建设,

同时即使美国要开展建设,也需要找我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来建,

美国本地企业,没有这个技术。

2,英国在前任总理的时候,和我国探讨了高铁合作的计划,

投资总额高达5千亿,但最近项目被搁浅了,

英国最近财政危机,连公务员都裁掉9万人,

大英帝国日子不好过,缺钱啥也干不了。

3,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民众想让我国建造高铁,因为我国的高铁性价比极高,

而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层想让德国,日本来建,但成本太高,缺钱建不了。

我国取得这么高的高铁成就,要感谢我国几百万的高铁建筑工人,

拿着不高的薪水,干出了全球最棒的工程。

撒切尔夫人被国人熟知,是因为香港回归谈判结束后在台阶上摔了一跤,而她被世界铭记则是因为其在任期间大刀阔斧的改革,世人称之为“撒切尔夫人改革”,并给她冠以“铁娘子”的称号,作为最后一批保守主义大师成员,她的思想遗产至今在欧洲保守主义政党和美国共和党人之间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位“铁娘子”。

在撒切尔执政之前,大英帝国就已经陷入了衰退周期,英国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例从1820年的50%下降到1900年的18%、1937年的12.5%、1945年的10.08%。

伴随着经济地位的下降,是英镑在二战后丧失了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且一路贬值,国际收支恶化、生产率下降、竞争力削弱,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是经济学领域广为人知的“英国病”。

为了拯救英国这个病人,英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英国基本是工党执政,工党信仰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学领域则是大搞凯恩斯主义那一套。

具体来说就是从国有化开始,挽救英国经济,仅从1951年到1954年,工党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了八个国有化法令,把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钢铁等重要的行业全部国有化。同时,又以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为基础,实行福利国家。以后的工党政治延续了这些政策,即使保守党偶尔上台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改善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病”反而加重了。七十年代末,伴随着世界石油危机,英国经济更加恶化,经济增长长期缓慢、停滞,通胀严重,财政赤字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幻想中平等而福利的社会并没有出现,英国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英国工党懵了,这和老大哥以及书上说的不一样啊!

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一脚踢开娘们一样哭哭啼啼的工党,手握两本“圣经”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撒切尔夫人改革”,一方面是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从治理通胀开始,她紧缩货币,并减少国债。

撒切尔夫人上台的1979年第二季度,英国通胀高达10.8%,1980年中又上升到22%,经过撒切尔夫人不懈的努力,1983年通胀降至4.5%,GDP增长率达到3.7%。这就为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撒切尔夫人深知,英国经济的症结还在于战后的国有化,国有化使英国经济走向计划经济,撒切尔夫人在国会辩论时直言:“工党支持的产业是一些只吃不吐的蛀虫。”当时,国营企业主导着英国经济,效率低下的国营企业就是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英国的国营企业由政府任免董事会成员和其他重要的高管,决定企业发展战略,并将企业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因此,英国的国营企业也有着苏联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同样的弊病。

企业高管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盈亏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内部管理行政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亏损严重。仅国营英国钢铁公司1978-1979年财政年度就亏损高达三亿英镑,该公司人均产量1979年仅为一百四十一吨,而相比之下,法国为一百八十吨,德国为二百三十七吨,其资本收益率为零左右。

就整个国营企业而言,1978-1981年,英国国营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16.8%,而产量只占10.9%。国营企业成为政府越来越大的包袱

对于工党持续20年养起来的“蛀虫”,撒切尔夫人只用一句话就解决了:滚。撒切尔是哈耶克理论的忠实信徒,坚决主张保护公民和社会的活力,对国营企业私有化,主要方式是小企业卖给私人,大企业通过股份化,出售政府控制的股份实行私有化。大规模减税,个税税率从33%降至25%,公司税率从52%降至35%,小企业公司税率降至29%,大幅简化税收程序,放水养鱼。

在她执政的十一年中,从石油、电信、天然气、钢铁、自来水等国营企业垄断的企业到公园维护、垃圾清扫、校园伙食等原来由政府负担的福利措施都可以由私人拥有和经营。

同时,撒切尔夫人又放松了政府在金融、企业等各方面的管制,使企业有了活力,经济有了活力。英国经济走出困境,由欧洲病人变为欧洲强人,重振了英国的雄风。#我要上 头条# #撒切尔夫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7208/
1
上一篇公务员有没有暑期(公务员假期有寒暑假吗)
下一篇 国考公务员政审严格吗(考国家公务员需要政审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