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以对歌方式找对象,其实是真正的才艺比拼。不但看外貌,也得能对歌,而且现场考试,没法作弊。还要时刻操心如何对,还得现编,这跟公务员面试有得一比,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差不多看中的人,既然是自己看中的,以后生活问题不大。
海言吴家海我到过许多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对歌找对象定亲,是个好法,不但很有诗情画意,超脱自然,而且通过对歌聊天,能摸情对方的脾气是否适合自己,比咱汉族介绍对象好许多。介绍对象往往只说对方的长处,不说短处,有的夸的过了头,吹的神乎其神,但结婚后露出真面目,往往不合闹离婚,各给对方造成了不少的伤害。少数民族同袍通过对歌合适的就选为对象,不合适的变成一般朋友,大大减少了不对脾气的,婚后大多幸福美满,婚姻稳定,离婚率很低。我1984年在西藏当兵,就发现藏族同袍很少有离婚的,也很少有夫妻两人吵闹的,大多相敬如宾,甜密幸福,单纯可爱,有的虽然较穷,但很少抱怨的。
转业到体制内上班这几年,跟着领导下去调研检查什么的,基本把这个省份的所有地级市和主要的县区都去了一遍;
原本我并不了解我这个部队驻地,但不是我家乡的省份,现在通过这几年的观察,也算是看出来一些事情,包括我个人对东北地区未来的一些发展的看法;
还是那句话,个人见解,不见得都对;
东北其实完全纳入中央政权体系就200年的历史,之前是少数民族的天下,在后来特殊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大量河北山东的先民们为了活下去,闯关东来到这里;
建国后,还是因为特别的历史时期,这里变成了新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也是这块土地过去几千年来第一次变的这么重要;
但是,这都是特殊历史时期造就的,如果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结束了,真的靠自由硬实力比拼竞争了,东北可能也就没那么重要的分量了;
7普人口显示,我所在这个省份人口比6普下来340万,除了省会之外,所有地级市都在负增长,有的下降幅度还很惊人;一方面年轻人都被省会虹吸了或者去南方了,另一方面,人口出生率比日本韩国还低;所以现在基本注定,这地方肯定会一直衰落下去,很难逆转;
除非发生什么新的巨变,再次出现“特殊历史时期”,否则一个连人口都保不住的地方,所有发展都是空谈;
为什么人都呼呼往外跑?尤其还是高层次的人群?
我觉得更主要的是,现在这里的发展,已经很“僵化”;“僵化”这两个字,含义就十分丰富了;
这个省份的几个比较有名的重点高中,每年高考成绩很优秀的孩子,估计大部分最后大学毕业后不会选择回到这里,而留下的,基本都在往体制内考;
今年夏天去了下面一个县级市,全国产粮排在前几名的一个地方,来接待我们的有一个上了点岁数的大哥,辛苦一辈子也只是个当地的事业编,工资薪水很微薄;闲聊时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他儿子吉大毕业,今年选调考入了这个县级市的纪委,满脸都写着开心和高兴;
确实,好大学毕业的,能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选择留下来的,这里也只有这种体制内的饭碗,尤其东北人本身就看着官本位;
只是我有一点疑惑,如果一个地方最后能吸引人的只剩下这些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的岗位,长此以往,这里只有农业大苞米水稻小麦,没有工业基础,连这些体制内的人的工资,以后谁来养活可能都是问题了;
毕竟一个地区经济想发展的好,想要富裕、有钱,光靠一堆当官的天天指挥来指挥去,是肯定不够的,得有生产力,得有经济循环力;
昨天来了个通知,说下午有个会让领导去,而且额外要求必须提供24小时核酸,我这领导无奈之下自己跑去满是羊群的医院自费做了个核酸;
看新闻南方很多省份都组团去海外招商引资,而我这政府部门还再要24小时核酸,可能这就是管中窥豹了吧;
所以,这地方想发展的好,目前看要改变的主要还是人的想法,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难;
“在乡政府工作八年了,加班我最多,工作我最努力,怎么提拔副科级就是没我的份啊!”表弟哀叹。实际上表弟这样说我也理解,名牌大学毕业的他当年一心要在公务员中闯出一片天地,所以才选择了考乡政府。
当时雄心勃勃地认为,凭自己的能力,提拔那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没想到的是,辛辛苦苦的工作八年,至今仍然是科员。
怎么办?这个问题就有点复杂了,我就把这些年对公务员提拔的一些认识给他分析了一下。
实际上公务员在提拔时,工作年限是个最无用的条件,只是个需要具备的条件而已。
提拔有三个主要因素,背景、机遇、能力,重要程度也就是这个顺序。
在体制内最重要的就是背景,有了背景就可以无往不利,只不过是要看背景大小而已。
比如说县委书记是你叔叔,提拔个副科级小意思,按你这工作年限,正科级都可以。
如果市委书记是你叔叔,副处级都有可能了。
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背景,接下来就是机遇了。
说白了就是运气,有些人没背景没能力,照样能提拔,一路到了副处级。
因为有时候在推荐提拔人选时,会有一些限定条件,比如:年龄、性别、党派、民族等等。
如果你运气够好,符合条件的就你一个,不想上都有上。
不是有个传言中的说法“无知少女”,指的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干部。
最后再说能力,干公务员需不需要能力,当然需要了,也会因为能力强而被提拔,只不过比不上前两项重要。
毕竟现在能力强的人很多,竞争太激烈了。
还有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搞错了重点,凭能力提拔的重点不是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通过做事让领导知道你的能力强。
主要领导认可了,这才会有提拔的机会。
“再结合你的情况分析一下,背景我们家是没有的,机遇不好说,所以只有靠能力了。”
“而你不要只会埋头做事,做事了要会表现,得到主要领导的认可,这才是你能提拔的基础。”我给表弟了一点建议。
#公务员##职场真实故事计划##职场#
贵州某少数民族村寨内看到清一色的“汉兰达、普拉多”之类车辆,还寻思“当地人啥时候都这么富了”、一打听,原来是“乡上面来人”了!
在村里随处走走,到处都可看到“贵州省利用世行贷款……”字样的牌匾,可见当地确实并不富裕,不知这“上面”的这么多车辆又是用怎样的款项购置的呢?而据资料查知、当地所在县直到2020年才脱贫。
经过我进一步了解后,以上真相却有点令人“大跌眼镜”:原来,国家一直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我们印象中比较落后的贫穷山区如今都有了媲美发达地区的优质公路、公务办事自然也都配置了不差的车辆。
反倒是广东不少“不上不下”的地区上没有国家资金扶持、下没有地方政府的重点发展,如今日子是越过越苦、面貌是越来越破败(往粤西地区走走便知),难道是真应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