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阿里员工的帖子,他总结了身边【35岁以上同事】的去处,大致分为4种——
第一类:升官了,压力大,但收入也高,位置稳;
第二类:上岸了,当了公务员、老师、事业单位员工,挣得不多,但贵在压力小,稳定;
第三类:创业了,比如开个加盟店,虽然自己当了老板,但压力成倍增加,收入未必多多少;
第四类:躺平了,喜也一天,苦也一天,得过且过,乐呵乐呵得了!
@职心眼儿说:35岁,一直是职场上热点话题。
其实,之所以人到了35岁会迷茫,大都是跟2个因素有关——
一是压力;
二是收入。
中年人的压力大,但收入却没了年轻时的飞速增长,即使原地踏步,都会让人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自然就会出现心里落差。
这时,我们再来看这位仁兄的总结——
压力小,收入高:根本没有!
所以就别费力去找什么“捷径”了,世上要是有,也早都挤满人,没有落脚地了。
压力大,收入高:升职当高管。
其途径无非是增加个人职场价值,要么人脉广,要么能力强,总之,你必须具备某项“独家绝技”。
压力大,收入低:创业!
好多人经常把“大不了我自己干”挂嘴上。
其实,如果你在单位干不好,自己创业大概率是干不成的。
除非有“一条道跑到黑”,谁也拦不住,飞蛾扑火的勇气,否则,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吧。
压力小,收入低:躺平!
没错,躺平是看起来最公平,最轻松的选择。
但是,心眼儿想说,有资格躺平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孩子今天跟你说同学都报了暑期班,你能装听不见吗?
老婆说家里需要买车接送孩子和老人,你能拒绝吗?
老爸老妈年岁大了,你忍心看他们还为了省一块钱,在菜市场排2个小时的队吗?
……
当你周围全是依赖你的人,你却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的时候,躺平,还有用吗?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说: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所以,你身边的35岁的人都过得如何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
我是一名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法学硕士,今年25岁,专业成绩稳居全院前三名,目前摆在我面前有如下选择:
1.供职于杭州市某外资公司,担任法务助理,年薪20万,有双休日,工作压力不大;
2.考取老家地区的法院,公务员编制,年收入18万左右,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
3.加盟某大型律师事务所,排名杭州地区前三,年收入25万起,年底根据业绩,还有分成收入,但比较辛苦,经常要出差、熬夜!
对此,大家觉得我该如何选择?#有话职说# #职场达人说# #直言职场#
一个人命好能好到什么程度
某一天坐快车和司机聊天听到了司机的故事,现在想想要不是他清亲口说,我真觉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话说这位司机年龄不大,也就40出头的样子,但看上去有点显老,头发白的挺多,但人很健谈。聊天中得知他以前应该是警察部门的,但可能再一次公务中受了伤然后辞职了,可能跟家里人有关,毕竟就这一个独子,不想让他干太危险的工作,家里条件也挺好的,拆迁拆了几套房。他辞职的那年正好是p2p正热门的时候,家里有亲戚开了公司,一年挣了千把万。然后就带着他一起干了,但没想到,他加盟了后,p2p突然就暴雷了,然后赔了几千万,他家里把拆迁的房子卖了还债。我心想估计出来开快车是为了还还债,接着人家说拆迁的房子卖了后他奶奶家拆迁又给他几套,我当时就想,这是什么命啊,注定不差钱吗?然后接着说的又让我苦笑不得,手里又有钱了,就开了个餐馆,结果刚开业碰上了疫情,把餐馆关了赔了些钱,然后有和家里亲戚搞养殖,本来人家一年能挣几十万,他跟着干的当年居然亏了,我当时就不厚道的笑了,我说你就是躺着输钱的命,不能瞎折腾。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简直就是行业“冥灯”。
2000年后的几年,清华北大毕业生大多都去宝洁、IBM、通用这样的欧美世界500强外企。
但是外企在2010年左右就被本土企业纷纷超越,甚至还波及到外企的中国员工,因为长期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导致缺乏竞争力。
2008年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企业进入寒冬,清北学生又挤破头进入移动、银行等垄断央企。不久之后这些行业纷纷限薪。
2015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清北学子又大量涌入BAT。现在互联网进入寒冬,大厂都在裁员。
2019年,很多清北的硕士、博士又找到一条就业新途径:“降维”去一线城市的中学当教师,比如深圳。然后深圳教师大减薪。
这两年,清北学子又努力考公考编,去街道办也在所不惜。接下来会不会出现公务员降薪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行业刚刚萌芽的时候,往往是被人看不起的,投入进去的人往往不是社会主流。
就比如80年代的个体户,有正规工作和编制的人对他们非常鄙视。但这些个体户很多后来都成了大老板。
等到这个行业发展起来了,很多人对它另眼相看,并且纷纷投入。但这个时候,处在“天之骄子”顶端的清北学子还不为所动。
等到行业已经发展到巅峰了,取代其他行业成为就业老大,这才吸引清北学子加盟。
不过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你在巅峰的时候加入,也就意味着将来要走下坡路。
华为行政负责人向陈珠芳报告:来了几个人守在大楼门口,有一个人走进大楼,要带走研发部负责人李一男和一位有博士学位的员工。
来者不善!陈珠芳当时是华为党委书记,情况紧急,她马上下楼要会一会来人。
来的人是某电信学院电信系的负责人,他要带走的博士原来是该系的教师,现在是华为研发的工程师,研发负责人当时已是李一男。
来人气势汹汹:他(指那位博士)带走我们的技术,你们的研发部负责人妨碍公务。
陈珠芳在大学做过多年的院领导(华为人亲切地称她“陈老师”),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也知道该怎么对付这种人。
陈老师首先听他们倾诉,再慢慢缓和他们的敌意,之后再向他们介绍华为,让他们了解华为。
陈老师滔滔不绝,从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的精神、华为研发的干劲、华为的技术亮点、华为研发、市场员工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来的人听得越来越专注。
从一开始的充满敌意,到脸上漏出一丝善意,还有那对华为充满好奇的眼神,陈老师捕捉到了,她知道,这事差不多了。
果然,其中一位突然冒出一句:“你应该到某某公司给他们的高管讲华为的精神和华为的管理。”
陈珠芳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位不速之客来得并不蹊跷,显然是某竞争对手使坏,“为打垮竞争对手,竟然动用公权力”。
陈珠芳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任正非的难,一个三无草根民企,在当时想要活下去的艰难。
具有资深高校管理者背景的陈珠芳,对来人柔中带刚地说:“你们掺和到市场竞争中来,这样对待一位博士,将来还有谁敢到你们学校当教师?你们一定要善待这位博士啊!为了你们学院未来的发展。”
来人心知肚明,来路不正,当然也没办法理直气壮。
当然,陈珠芳也知道,不能让对方回去没法交差,于是告诉他们,研发部负责人李一男出差不在公司,另外华为也已安排这位博士回校了。
来人知道,大概也只能这样了,便向陈珠芳拟了一份有关这位博士的材料,带着就离开了。
后来,该学院又派人来过一次,说之前那份材料不符合要求,想要拿到对那位博士不利的材料。
“我们都是知识分子啊!”陈珠芳对来人直言:“既然不利?你还来干什么,你回去吧!”就这样,再来找茬的人又被陈老师给怼回去了。
在华为的早期发展史上,类似的事还发生过。
当然,陈珠芳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没有让任正非知道,因为她知道,以任正非的性格,一定会把来人骂走的,那就不好收场了。
但陈珠芳却说,其实任正非的心比谁都软。
任正非后来知道博士这件事后,特别担心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担心连累到他的家庭。
于是任正非告诉陈珠芳,派杨汉超到当地去看望这个博士的家庭,安慰他的家人,并表示不管他的家人有什么困难,华为都会鼎力相助。
“在早年创业过程中,华为没有技术,也没有背景,也没有资金但我们就是有诚信。”任正非回忆华为早期创立的历程时说。
靠代理香港鸿年的交换机赚了第一桶金之后,任正非便主导确立了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那时候的华为,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技术,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但任正非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先是吸引了郭平、郑宝用、李一男、孙亚芳等人才加盟,之后请来了从华中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岗位上退休的陈珠芳,开启了华为的“高校人才池”计划,全国大举招聘理工研发人才,华为的自主研发路线才开始慢慢站住了脚。
回望华为34年的成长史, "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任正非,却带领十几万华为人实现了一次次逆袭,攻克了一座座城墙口,登顶了全球通信技术的喜马拉雅山山顶。
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不得不称赞,任正非是中国几百年一出的商业天才,金一南教授更将任正非誉为中国的“经营之神”,那么,这个常常自称“土民”、“小老头”的华为教父,又靠的是什么?
华为人心目中“伟大的老板”,在华为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说了什么,又做过什么,让华为屡屡绝地反击?
任正非带领华为人的苦难奋斗历程,以及任正非的讲话和思维,值得大家学习,有时间的朋友们一定要拜读一下《任正非传》和《任正非内部讲话》,领略和学习他的眼界、他的思想、他的灰度和接地气,进而不断提升自己。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的卡片获取阅读!
任正非传
70后较自律不油腻中年人
工薪阶层上班族打工人
新五四青年思想倡导志愿者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新时代鲁迅精神倡导者
综合素质教育起草发起人
共同富裕发起倡导人
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倡导人
新传统文化教育推广人
新资本论运作启发人
创新转型升级新国策发起人
全民医疗养老改革倡导人
综合环境治理推广人
人文环境鹭港推广人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质疑探讨倡导人
可循环利用新能源倡导者
建设宜居鹭港新城市倡导人
人间烟火气息地摊文化倡导人
浅降彩文人瓷爱好者
探索新人类发展动态文明思想倡导人
资源与人口增长矛盾论质疑者
反对鼓励生育人口无限增长者
反对工农业粗放加工资源浪费者
精致极简生活倡导人
反对财富拥有者无社会责任感导致的货币不流通从而制约社会发展
反对资本控制权利为所欲为
反对资本垄断市场价格脱离市场
反对资本垄断控制人工成本低劣低廉
反对资本控制市场无创新意识无格局无社会责任感无发展躺平不作为
反对贫富差距极端化导致社会发展过度畸形有失公平公正公开
反对社会福利高度集中少数人侵占挤压大多数人的生存空间
反对权利无限放大缺失监管
体制内公务人员聘用制合同化倡导者
企事业单位体制内退休人员医疗养老金问题同步实施缩小差距倡导者
全民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倡导人
农村村镇合并问题探讨者
本人才疏学浅愿结识文笔流畅善策划运作者
愿有偿无偿加盟加入创办有共同爱好志向工作室自媒体论坛,有偿无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策划服务,头条资深玩家曾为头条运作积极献策,当前人类社会信仰缺失必产生大批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哲学家思想家,愿你成为其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