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乌海 小城大事#
事业编制!乌海市委党校引进人才8名
网页链接
#成都头条#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招聘10名教研人员!
招聘条件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且取得正高级职称;
报名截止到2022年10月31日,本次招聘为编制内招聘,一次性给予人才补贴20万元
刚刚在公众号看到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党校的招聘,招的这个辅助管理岗位挺感兴趣的啊,不过都只是劳务派遣没有事业编制的,学历要求也挺高的啊,也不知道工资福利怎么样的啊?还有要不要考试的啊?大家有没有了解的啊[流泪]#深圳头条#
朋友的女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刑法学专业,毕业后听从父母的规劝,放弃了北京的国企,回到家乡。
先考上了县委组织部,但很是不甘心,主要是从北京到县城,心里落差大。
两年后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到了省委党校,事业编制。
但是,还是经常说,同学在北京多好多好,朋友经常劝她,人要知足。#教育听我说#
11个岗位30个人争,胡校长却轻松解决了。他用了什么高招?
电大和党校合并后,胡校长相当于身兼六职:原电大的校长和书记、原党校校长和书记、现在的党校(合并后的总校)校长和书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两所学校虽然合并了,但人心还未完全“合并”、很多难事杂事还未“合并”。虽说主体在党校,机关也合并搬在了一起,但电大那边还未毕业的学生和教学的老师还在原校。
各种业务工作,需要胡校长两头兼顾。这个还不是大问题。顶多让自己的老部下们—原电大的师生多干点!
最难处理的是人事方面的问题。
党校的人事是比较复杂的。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教务处、办公室这些行政人员走的是“参公”职务职级路线;而担任教学任务的老师们大都走的是职称。
这次是两所学校合并后“参公”们第一次大的人事变动。胡校长把符合职务职级晋升条件的数了一下,共有30多人。而按新的编制岗位和职级数量,最多只能解决11个人的需求。真是僧多粥少!
胡校长过去不觉得,如今当上合并之后的“大”校长之后,才深深体会到这几年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就拿电大和党校来说,合并之后各种岗位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当然,如果站在讲大局的角度上看,胡校长对改革合并是绝对赞成的。因为对总体、对长远、对国家都有利。但如果单纯从个人角度来看,改革后让很多人利益受损。有些老同志,按惯例都可以实现退休前升一级。但现在受合并后总职数减少的影响,就只能遗憾退休了!
摆在胡校长眼前的算术题是:如何用11个岗位去满足30人的需求!
利益面前,群众的眼睛都是“血亮”的。为了均衡各方需求,胡校长只能在心里默默进行“加减法”算术:
1.我是从电大过来的,要少只能少电大的,这样才可以避免下属说我“偏心”老部下。因此,总数来算,这次原电大只能调5人、原党校调6人。
2.原电大里几个对我有意见的老同志,这次该优先解决了。原来在电大时他们对我的工作不理解,我没怎么在意。如今“摊子”大了不一样,要争取更多积极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小李、小蔡这几个“小心腹”这次就先不考虑了,他们年轻进步快,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只要私下和他们单独沟通到位,他们应该不会“闹”。
4. 6个提拔原党校的名额,先征求原党校班子成员意见。这样做,明面上体现我的大度,实际上我把这个难题“甩锅”给了他们。
………
感悟:
1. 官场上,“利益平衡”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处不在的起着推动作用。
2. 没有什么是你必须应该得的。很多时候你想得到的并没有得到,不一定是你干得不够好,而是在利益权衡中被“平衡”掉了。仅此而已!
对此,你怎么算?欢迎关注、评论!#微头条日签# #职场达人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
一、单位主要职责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包括:
1. 承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开展林业和草原及国家公园系统高中级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2. 负责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
3. 开展林业和草原及国家公园干部教育培训国际合作交流,承担援外培训任务。
4. 承担林业和草原及国家公园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开发和建设,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5. 开展林业和草原及国家公园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培训需求调研,协助制订行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6. 负责培训基地、现场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和培训教材建设,对地方林业和草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7. 开展林业和草原及国家公园改革发展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及决策咨询。
8. 承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单位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设21个处室,其中7个管理职能部门,14个教育培训部门。7个管理职能部门分别是:办公室、党务工作处、纪检审计办公室、财务资产处、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安全保卫处、总务处。14个教育培训部门分别是:培训管理处(院省合作办公室、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办公室)、党校教育部(党校办)、培训教学部、培训一部、培训二部、培训三部、培训四部、培训五部、网络教育培训部、国际合作与援外培训部、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教研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事业编制194人,截至 2020年7月,编制内在职人员150人,离休人员2人,退休人员106人。
那一年转业干部里面,我最佩服两个人。
小王副连职转业,在转业干部里面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25岁。军转办在组织转业干部集训时提前告知大家,有一名到师范学院的名额可以报。如果选择去师范学院不用参加集训,也不用参加考试。其他转业干部都奔着公务员使劲,而他却选择了去师范学院工作。
小王被分到师范学院后勤部门,但他的目标并不是在后勤部门当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上班仅一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本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后被分到了教研室担任助教,如今已成了讲师。
另一位老孙正营职转业,在部队期间担任多年教导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擅长做思想工作。他选择了留在党校工作,虽然只是事业编制,但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党校领导结合他的特长,把他安排到教研室,从一名普通的讲师做起。
本身老孙擅长讲一些政治课,尤其对当下国内、国际形势有一定的研究。经过自己的努力老孙也开始接政府、企业等单位的形势教育课,如今老孙已成了高级讲师,并升为本科副主任。
小王和老孙并没有选择公务员,但两人并没有任何后悔,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的人选择公务员为了名声,也为了能扩大自己的交往面;有些人却按照自己的奋斗目标去努力,并不会是不是公务员编制便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