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干货,新手律师从“突围”到开挂的七条关键职场哲学。
在律师行业工作的第四年,次新律师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和所学所思所感,简单总结了七条职场哲学,以供参考。希望有助于新手律师快速“突围”,从此开挂般迎娶(成为)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至于是否认可或者采纳,请大家在独立思考后再慎重决定吧。
一、关于工作。
1.要事第一,勤勉尽责。分清轻重缓急,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排位很重要,知道还要做到;
2.律师不是万能的,不是神。要做好预期管理,适度降低客户预期,不盲目乐观,不急不躁,高调做事,工作成果最好远超客户的预期,然后再适当宣传;
3.事事有回应,件件有找落。及时跟进案件进度和流程,定期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督促相关部门工作,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果;
4.一案一议,收费也是,办案也是。思想要及时更新,不要狭隘的经验主义来照搬照抄,类案检索和案例指导不是充分的,只是必要的;
5.主动谈钱,不丢人。可适当接受白嫖,但有限度和有交情深浅的区别,咨询付费不仅仅是一种尊重和认可,也是一种价值感和责任感。
二、关于自信。
1.充分认识并且认可自己,接纳自己独特的美丽,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2.找准行业定位,立志高远,朝预定目标方向努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3.前期真的很苦,要有心理准备,不因为暂时不成功或者别人的批判、贬低挖苦或者嘲讽而否定自己,坚持下去;
4.天道酬勤,自信来自于实力和底气,实力和底气来自于努力和刻意练习,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着罪。
5.要严谨、认真,凡说话必有依据,做事前必有准备,多次练习,形成习惯,才有自信和底气。
三、关于人脉。
1.谦逊好学,与人为善,欣赏别人的优点,积极主动且真诚相待,共同进步;
2.提供自己价值或掏钱付费,利益互补;
3.通过同学校友老乡商会战友同事等联络感情,深度链接;
4.低调做人,善待同行和正视竞争对手,不为接案子、做案子贬低挖苦打击对方,很没品的;
5.会开车、唱歌、跳舞、音乐、绘画、喝酒、打麻将、高尔夫、羽毛球、爬山都是加分项,多渠道交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更多案源机会。
四、关于学习。
1.老律师是块宝,脸皮要厚,能找就多找,尊重问好,谈谈心,学学艺,成长差不了,谁做谁知道;
2.输入很重要,输出更重要,输出倒逼输入,转化效果好,能多实践最好,独到的研究成果和办案经验都需要;
3.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跟着大佬在巨人肩膀上自然成长快;
4.穿着打扮、衣食住行、言行谈吐、举止、合同文书写作和自媒体音视频文字发布,学都要学习和专业化,学习宣传推广、拓客、接待、展业、为人处世、商务礼仪和礼尚往来,学习做一个真诚、靠谱、成熟稳重、专业、敬业、有价值的人;
5.学习永无止境,做律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一定之规,取长补短的融会贯通更重要。
五、关于律所。
1.人往高处走,好平台、好团队接纳你、鼓励你、支持你、提升你、成就你,坏平台坏团队否定你、贬低你、挖苦你、打击你、阻碍你、害死你,但是不要频繁换所;
2.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便利,多去了解、多去比较才知道哪个好,不要人云亦云,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
3.融入律所和团队发展,为律所和团队做贡献,主动承担责任,一起成长把档蛋糕做大,比什么都重要。
六、关于选择。
1.授薪律师还是独立,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收入,也要考虑年龄、家境和经济条件,优先在团队授薪积累经验和人脉关系,再出来单干,和原来律所或者团队保持联系,有机会合作共赢;
2.有意识地挑选客户和案件,三观不合、不尊重律师或者你的,谢谢再见,下一个更乖;
3.发现律师工作压力大、性价比低、不适合自己,可以试试其他法务、公务员、事业编,如有其他更赚钱的合法选择,及时逃离,没必要做律师受气;
4.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执业环境相比略有差距,但省会和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加速改进,而且一线城市案多人少,从立案到开庭出判决大概率比二三线城市效率低,需要自己权衡利弊。
七、关于风险
1.当事人的话,不要不信,也不要全信,内心保持法律人的客观中立;
2.保守当事人的隐私和秘密;
3.给当事人信心,但不承诺办案结果;
4.不虚假宣传;
5.不私自收费;
6.不丢失原件,不伪造、毁灭证据,不虚假诉讼;
7.开庭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8.刑事案卷不给家属看,也不给拍照、复印;
9.不熟的、不亲的亲戚的案子,能不接就不接;
10.注意身体,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朋友、照顾好自己。
就说这些,非常感谢有机会分享,如果觉得还不错,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和评论,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希望能给多一点反馈。
今日感慨:
1)经验只是特定环境、特定人亲身的经历,很多时候你的“所谓经验”对别人就是“啰嗦”。
(有点后悔今天中午对着先生的亲侄子一番我自己以为的语重心长…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劝说”估计他已经很烦,只是碍于我们的“距离”和我的年龄他好意思发作~)
2)遇到困难时你想求助的人应该不能分享你的幸福。亲人、闺蜜、兄弟例外。
(一个大学同学突然给我来了一条消息,最近怎么样啊?咱还是要经常保持联系。是TA跟我说过“没有人会真心地希望你过得比TA好”,已经忘了在怎样的情境中说的,这句话缺让我记忆深刻。但我还是难改,无论是有困难,还是有喜事儿,都是恨不能周围的人迅速就都知道了…这个啥都搂不住的性格得改!)
3)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经历的丰富而变化的。有时甚至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儿时,我特别惧怕我的父亲,在他读大学时我甚至怕在他的假期见到他,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是最惦记着老爸,可以和他靠的最近的那个人)
4)我们挣钱是为了什么呢?初入职场独立生活时,是那句“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了,钱是让物质生活提高一下的阶梯,再往后呢?
(突然想起了这几天同事们说起孩子结婚时的一些热词,比如联姻,门当户对,高攀,凤凰男,扶弟魔,小公务员,…突然就释然着,还好,我没生在此时要找对象的年代)
#每一天#
现在,基本人人追求房子,人人追求进公务员体制。这两样东西近些年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你拥有,你的生活就会变得美好,你的烦恼马上减少,你的社会地位马上提升,反之则感觉过的很差,容易被人看不起。
大多数人总是短视的,目光就停留在眼前的几年,以为这十几年的经验就是铁律,房价永远涨,公务员永远好。想想人类多少万年的历史了,哪怕近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有多少以前看好的事物,现在又如何?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现在大家都看好的东西,你不必去追求,未来大概率就那样,不咋地。反而现在嫌弃的,你应该慎重考虑。比如城里的房子,不要再追求,被嫌弃的农村,可以追求。年年亏损被骂惨的股票,说不定就到了开始赚钱的时候。
最后一句
通过后视镜你只能看到历史,看不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