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考试监考事故(监考人员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了突发事件)

高考拍题事件引发全民讨论,本人有幸做为监考人员也参加过高考教务工作。我的看法是

高考拍题事件引发全民讨论,本人有幸做为监考人员也参加过高考教务工作。我的看法是

1、考点、监考人员及供职单位、作弊学生所在学校、考务组都会被处罚。这种事故一般都是一杆子打到底,谁也逃不了责。

2、如果监考涉及协助作弊、将追究刑事责任。

再提供几个案例供大家讨论:

1、 A考生夹带小抄作弊,被发现后吃了小抄,拒不承认作弊,且监控没有拍到明显的作弊动作和吃小抄的动作。问如何 处理?

2、B考生突然离开座位,撕毁了C考生的试卷,由于事发突然,监考老师没有来得及制止。问如何 处理?

3、D考生在开考30分钟后,要求上厕所,且情绪激动。问如何处理?

4、E考生在突然考场唱歌,监考老师语言劝阻无效。问如何处理?

5、F考生刚拿到发下的试卷,突然跑出考场并隐藏起来。问如何处理?

侄女要去参加高考监考,尽管这两天补助很高,能得到1600元的额外收入。但是她极不情愿,因为害怕万一出了考试事故,她要承担责任。

她之所以有这个担忧,源于十几年前的张老师和他的同事因为监考而受处分的事情。

十几年前,张老师监考了一位部队上的服役人员回家参加高考的考生。当时他们并不知情,只因为这个考生的所有监考老师都参加了考生家长的宴请。

本以为考场上没有什么出格行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这个考生自己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于是这个考生不计后果,自己去上了大学,而这个考生所在的部队悄无声息地少了一名战士,部队上纪律严明,肯定会追查到底的。

就这样,从这位考生参加高考报名,到参加考试,所有与这位考生有关的参与人员都受到了处分。

自从张老师事件以后,他的同事每次参加高考监考,心里都有很大的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湖北高考生作弊:手机藏薄衣内带入#

从表面上看,湖北高考作弊事件是百密一疏,该考点工作人员麻痹大意,该考生利用了意想不到的安检”死角“铤而走险,并成功躲过检查,而监考老师未能尽职尽责,形同虚设。

实则是,工作人员和监考老师思维定势,敷衍塞责,将工作守则置若罔闻,怕麻烦、怕费时、怕费力,简化程序,大而化之,为作弊留下了”口子“。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堪称世界第一的高考,多年来很少出纰漏,而在一个考点的历年工作和一个监考老师的职业生涯中估计一直都平稳有序,从未发生过失误和事故,就让众多的参与者掉以轻心,甚至觉得小题大作。

然而,隐患就在麻痹大意中发作,并且必然的造成严重的后果。我想,现在的考点工作人员和监考老师一定追悔莫及,但对牵动举国人心的高考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短时间内很难消除。这个熊孩子的行为,真的为玩忽职守的人敲响了警钟 。

事件发生后,有人就异想天开,大力挖掘想象潜力。一时间贪腐说、二代说、连环作案说、里外串通说云云四起。现在附有多幅监控视频截图的调查情况说明已经出来了,但是有些人还觉得蹊跷、悬疑,真的是无语了。

其实,事实真相已经大白,就是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和一个无视纪律的熊孩子所酿成的,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和制度的严惩。希望某些人不要脑洞大开,穷极想象,胡言乱语了!

老王监考完高考没过几天,学校又安排他监考中考。

今年高考出了几例事,有吧手机带进考场,拍照上传到某APP上进行搜题的,有提前几分钟让交卷的。

每次考前,领导都要反复强调监考纪律,责任心。既要严,严防学生违纪,又要爱,不能给学生造成紧张气氛,监考好难!老王没监完一场,就像从战场上下来一样,小心翼翼,害怕出一点点问题,又要写说明,又要做反面典型,如履薄冰。

今天考的是英语,也是最后一科,考完就预示今年高考中考圆满完成。听力放完后,老王照例在前面站着,不一会就有一个男生爬在桌子上了。

这个学生到底是趴那是睡觉呢?还是趴那思考问题呢?老王在心里琢磨,要是睡觉我需要叫醒他,可万一是在思考问题,我叫他,他会不会投诉我打扰他思考?

老王心里反复琢磨,内心纠结。最终决定再观察一会,要是动了就说明没睡觉,不动就是睡觉了。好一会,那位学生一动不动。老王确定那位学生在睡觉,决定叫醒他,以免巡视发现了说不关心考生。

老王轻轻的走到那位学生跟前,用右臂轻轻碰碰那位学生,没有反应,老王又用手轻轻拍了下考生的后背,考生终于醒了,睡眼朦胧的看着老王说:“咋了,为啥打我?”在安静的考场里,这句话格外刺耳,考生纷纷望来,吓得老子赶紧回到教室前面。

不一会,那名考生又趴那睡觉。叫醒吧,他万一再胡搅蛮缠,影响其他考生怎么办?这是一次严重的监考事故!不叫吧,巡视发现一定会批评的,轻则口头批评,重则还要写说明,写检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老王内心十分纠结忐忑。

真是怕啥来啥,正当老王在叫与不叫做斗争时,市县的巡视进考场巡视,一眼就发现了睡觉的考生。巡视叫醒了考生,看看到胸前挂有巡视字样的红牌子,这次没敢做声。

县巡视的教育局副局长把老王叫到了楼梯间,严厉批评,什么不关心考生,什么没有责任心,什么政治敏感性不强等等,老王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最后要求老王监考后书面说清原因!

老王在说明中最后写到:叫也错,不叫也错,错错错;负责难,不负责也难,难难难!

请问,监考一天700元真的多吗?

某项考试要调用老师参加监考,一天费用700元。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你知道监考给700元是几个小时吗?都是国家级,省级考试,第一天下午培训会,布置教室,单人单桌,清理杂物,特别是字条,贴考号,要单双号错开。给考生在黑板上写明注意事项。

第二天,9:00考试,7:00前就得到场,培训,如果迟到,就是责任事故。8:00放考生进考场,要处理所要物品,放在讲台前。考试前要考生捡查试卷袋的密封。考试时间到后还要收卷、清点考试用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结束。一场考试前后几个小时,不能坐、不能走动、只能站着,

11点交卷,要全部交齐,丟了一张,是重大事故。

排队等验卷员检查卷子份数,密封,密封条丢了,是教学事故,交完试卷差不多1点了。下午的考试马上又开始了,中午休息时间都没有。下午又是一个恐怖的重复。

说给700元,可是出了事故扣的工资和奖金,何止是1000元?

你说700元钱真的多吗?

#媒体评考题传上网:手机咋带进考场#

的确此次这件事故的发生,追责任何问题都不如先考虑,考生是如何带入手机进入考场,同时还能够堂而皇之的在考场上进行拍摄的动作,与后续通过网络传输照片,是否是因为5G的漏洞其实都无关紧要了,最主要的问题仍然处在源头。

在大部分考场因为牙套因为裤子的拉链都无法进入到考场,还要去申请证明或者进行复杂的操作,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是如何进入到考场,又如何在考场上顺利的使用,这其实有很多疑问,或者说整个考场只有这一个个例,还是说这是一个团伙作案?

那无论如何,这个事故都算得上是近几年非常严重的一次事故,我个人认为甚至只有高考泄题事故才比这一次事件更恶劣,所以这就需要严查考生以及场外人缘,包括监考人员等等是否有组织作弊或者交易的问题!

高考的公平,是我们一定要去捍卫的!

如今又到了中考即将来临的时刻,这让我不由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儿子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一个八年级的男生在考试时,因为用智能手机作弊,监考老师将其手机没收,该男生以上厕所为由,冲出教室,跨过走廊上的栏杆,从四楼上纵身一跳,当场身亡。

这种场景是否曾经相识?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呢,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名男生是平行班里的一名学生,2005年出生,父母离异,平时成绩不错,是班上的学习标兵。那天上午考语文的时候,他因为掏出手机作弊,试卷被监考老师判为0分。该男生当时提出上厕所,考虑到他带着手机,监考老师当时没有答应。接下来考物理的时候,男生再次用手机作弊,监考老师发现后,将其手机没收,并告其试卷判为0分。这一次男生提出上厕所,老师答应了。男生冲出教室,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加强智能手机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立法,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园的行为定性为违法行为。在这起悲剧中,学校肯定要负一定的责任。那位监考老师的行为本无可厚非,只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语言和行为方式是否可以更温和一些呢。不管怎样,悲剧发生了,他肯定难辞其咎。至少他忽略了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未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这件事一定会让他感到终身遗憾与后悔。

当然,这起事故最重要的责任人还是学生的家长。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遭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对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作为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唯其如此,孩子才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

一朵含苞欲放的幼苗就这样悄然枯折了,我们在为这起悲剧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大声地疾呼:重视教育,从你我做起!全社会都应该引起警惕和深思。但愿这样的悲剧今后不要重演。

每天100字日记计划

真事,某大学某课期末考试,授课老师和另一位老师监考,另一个老师迟到了10分钟,她负责去考试中心领试卷,导致考试推迟了10分钟。考试结束后,学生报告给教务处,教务处认定为教学事故。次日,学校下文件,通报批评,扣发两位监考老师半年绩效,当年考核不合格。

有几条强调下:

1.向教务处报告的学生,是教务处聘用的信息员,一般是班级学习委员,工作就是向教务处报告教学中的情报。

2.认定监考迟到,为教学事故是有明文规定的。

3.该次期末考试只是一个班级80号人的考试,一门专业课的考试,不是全年级一起的。所以没有巡考。

4.半年绩效1万多。

以前读书的时候,很怕老师,被老师罚站、抽嘴巴子、敲脑袋瓜子都习以为常。

真正做了老师了,又怕学生了。怕各种投诉,仪表不整、普通话带口音、讲课超纲……

我的观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已经淡漠,你来我往都是按文件规定执行。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这事发生在普通高校,也许顶尖大学不会这样吧,师生之间还有温情脉脉的互动,有师生情。不能一叶蔽目,以偏概全。

关于这事,评论区有几个观点,总结了一下:

1.学生人性卑劣。

我认为谈不上这个。学习委员是和教务处联系的,那是他作为学习委员的工作职责,是履行自己的责任。

2.学生上学花了钱的,应该享受到周到的服务。

我不能百分百同意。教育服务和餐饮服务不同,不能标准化。有谁选大学是按学费选的?

提升教学服务,能涨学费吗?教师工资低可以少讲几节课吗?

#男子考科目三 把手塞进安全员口袋#

看了这个消息让我们普通吃瓜百姓大吃一惊。当那位科三考生把行贿的“手”,轻轻伸进安全监督人员的口袋时,有关驾驶员考试成绩的可信程度,在我们眼前成为一缕消散青烟。那些交通肇事的血色画面又一次次出现在眼前。

驾考是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和实操技能技术技艺的刻苦学习后,所做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此后不久,新的驾驶证就会发到参加考试通过的新学员手中。怎样用所学过的硬的知识和实操技能,顺利通过考试,是打造一名合格机动车驾驶员的重要保证。而出现考生在考试现场向监督人员行贿,这实在让21世纪的国人脸上发红。

驾驶员培训体制改革至今,每一年通过各种体制的驾校,考上驾驶证的人成天上万。据有关数据,我国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已达3.5亿。这个数字每一年还在不断上升。随着会驾驶机动车的人越来越多,大量交通肇事也在不断发生。如何在驾驶员培训的源头,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潜在意识,已成为国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各种体制驾驶员培训机构的长期研究课题和不容推卸的责任。

试想,假如这一次这个科三考生的“手”没有被发现,而且轻松顺利通过了考试,拿到自己心仪机动车驾驶证?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下一个交通事故发生的扮演者,即日起,就隐藏于行车途中呢?

机动车驾驶是一项看似普通,实际则异常特殊的特种行业。和许多行业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总结,不断反复实践。任何轻视随意对待的结果,都是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潜在威胁。这个考生的本心是可以理解的。是想早日拿到自己心仪的机动车驾驶证。为驾驶创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但现代监考手段也讲究刚正不阿,果断执法。监考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监控摄像头下的任何人任何大小动作,都能在现记录和当场存储。为日后查证留下真实依据。

不知道这一只“手”是不是被电子眼抓个正着,但有一点应该看到,安全员和考官当时的脸色一定有所起伏和变化的。假如那一时刻这位考生行贿成功,安全员也得到一定担惊受怕补偿。这个驾考单位的名誉和利益也得到保障?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欣慰而开心。谁也意识不到这只“手”伸出来的危害和可怕。特重大交通事故隐患也就此平安埋下。管理层苦于难于细致深入监管, 做为普通百姓我们是不是也要随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有人就说,哪我们百姓能有什么办法呢!

对于这种早就为百姓交通安全埋下隐患的一只“手”现象,普通吃瓜群众无能为力。因为这一只手,所隐藏的安全事故隐患对于任何一条生命安全来说,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大量驾考监管中的“营私舞弊”现象,只是没有到这一关之前,是不是已“合伙处理”,暂时没有被抓而已。除过科三科四考试,那理论考试就没有伸出的一只三只五只十只“手”吗!把那些新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再集中来一次理论考试,看能有多少人能达及格而过关呢!

生命安全责任大于天。机动车驾驶人的技术技能技艺水平,直接关系社会大众和驾驶员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代社会有生命的绝对安全, 就有生活的绝对快乐和幸福。否则,像遭遇这一只行贿驾考安全员的“手”的安全隐患,还会在某一次的驾考现场被监控神器,抓一个正着!

这种读后感式的参与,每一个普通吃瓜百姓都是主角,你也来说一说怎么样!

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有个学生坐在教室中间正对讲台第一桌的位置,勇敢作弊。

结果,监考老师竟然没发现——这可能就是“灯下黑”吧,离老师最近反而被忽略了。

然而还是露馅了,这个学生被旁边的同学举报了。

最后,事故调查人员调出监控,发现该同学确实作弊了。

最终处理结果是,作弊考生该科目成绩计为0分,且三年内不能参加高考,监考老师内部批评,取消当年各种奖励!

如今,考生戴金属牙套都不能进考场,想作弊是越来越难了。湖北考生这个事如果像网传那样,用了什么高科技眼镜,最后却还要用答题APP搜答案,只能说胆子真大。

这就好比小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来一辆自行车,最后来到派出所门口进行销赃,这智商也是没谁了。

你还听过哪些作弊方法,欢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56015/
1
上一篇工程测量对应公务员(测绘工程在公务员考试属于什么类)
下一篇 洛阳公务员体检医院(洛阳市体检医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