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终于有了自己的博物馆
石景山有自己的博物馆了,作为石景山长大的人不去看看实在不合适。
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坐落在苹果园南路10号院1号楼,一共八层,涵盖文化馆、非遗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公益放映厅、报告厅等多功能为一体。博物馆主展在六层,五层临展区,四层服务区。
五层临展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展,虽然现在永定河只是跟石景山擦了个边,但历史上石景山甚至是北京都深受永定河影响。从燕山造山运动到喜马拉雅运动,到泥河湾古人类、北京猿人……东胡林人的发展,到上古炎黄与蚩尤大战,蓟丘、辽金元都城建设,重点提到了曹魏时期引永定河水济京,但这里引用的车厢渠、戾陵堰位置在史地圈有很大的争议,似乎可以再严谨些。总之第五层就是永定河沿线的历史变革。
第六层才是博物馆正馆,从李四光在模式口发现的第四季冰川擦痕说起,展示了远古生物大地獭的模型,还有各种漂亮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各个时期考古发现的文物展示。
最值得说的是,石景山老山北坡发现的《幽州书佐秦君石阙》,据说是北京最古老的石刻。字体古朴端庄。可惜原物现存首都博物馆。
再有就是八宝山骨灰堂西出土华芳墓志铭、琉璃碗及骨尺。这骨尺的长度及墓志铭“今岁民荒民饥,未得南还,辄权假葬于燕国蓟城西廿里”,所以这就说明,王浚安葬华芳的地方是在蓟城以西二十里。”让今人解开了蓟城的城址之谜。
北京墓葬壁画不多见,石景山区八角村附近发现一座金代早期砖砌壁画墓,出土赵励墓志一合。壁画五部分,备茶图、散乐图、侍洗图、布宴图、侍寝图,极为生动的描绘了金人生活细节。墓志记载了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是如何经历北宋和辽金动荡时代全过程,尤其是描写了北宋灭亡后中原大地的惨状。
除了这些还有出土的历朝文物,陶器、瓷器、钱币、石雕、铜像等。那座京源路出土的明代鎏金铜佛最是漂亮,背后左臂上的衣服还能看出漂亮的花卉刺绣纹
七层、八层都有些临时绘画展览,八层正在布展法海寺壁画,可惜还没布展完毕,不然那一定是巨大的文化盛宴。感觉石景山文化馆声光电、VR啥的科技硬件很棒,但藏品还不够丰富,懂石景山并热爱的讲解还不多。希望以后会更好。
如果您累了,其实四层还有个图书角,都是石景山的地理人文图书,喜欢恐怕待一天都不愿走的。
转了好几个小时,有点感慨。就是石景山的好东西基本都不在石景山了。也是谁让咱石景山以前没那么好的保存地点哪!如今想要回来估计太难了。如今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寄希望于以后的考古发掘吧。自小就听说京西“一溜边山七十二府”,从地名就能看出来,石景山地下好东西不少[呲牙]
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