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要考虑到三个层面的问题】简而言之,谋篇布局所要解决的就是起、承、转、合、接、应、断、续等文稿材料组织的问题。同时,谋篇布局的过程也是一个列提纲的过程。起草时一定要考虑到三个层面:一是必须立足于工作实际;二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意旨的需要;三是必须考虑到机关文稿的不同会想体裁。
不管你如何写材料,好的语感一定要养成,就像一些字词句篇的积累也得靠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它会让你平常需要的时候能信手拈来,同时也能让你妙笔生花,当好词好句能脱口而出时,你就成了别人羡慕的人,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笔杆子”的硬功夫之参之有方
作为一级党委或政府办公部门的一员,作为政策材料的收集者、整理者,必须做到言之有物,笔杆子里面出良方。“撰雄文如烹小鲜”。必须悉心领会、准确把握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工作思路,要在思想上与上级决策取向一致,这点是参到点子上的关键。所谓“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要敢于和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比如,文稿起草工作,要着重于出思路、出观点、出真招,力求与领导思路产生共鸣,合拍共振,使文稿成为服务领导决策的“直通车”。笔杆子尽管吃苦受累,但在领导身边工作,具有体会领导图、紧贴领导思路的天然优势,能够近距离学习和领悟领导的思维方法和工作艺术,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种学习进步的环境、磨砺成长的机会,终身受益。
《毛泽东书信选集》:致南汉宸。
毛主席在信中,对撰写文字材料提出要求,明确提出写东西要说政策、说工作,让广大干部看懂政策方向,懂得工作做法,特别强调要批评错误意见和工作中的缺点,对现在文稿起草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记住这些。
牛克思【关于写好材料,中央机关的大笔杆子这样说】1.关于写作的高度。要有站在山顶的高度、环视世界的眼光来研战略问题,谋全局,谋大势。起草文稿过程中,要有大目标,并且能够提出来,找准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职责定位,出好大主意,当好大谋,为领导决策服务。2.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3.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视野;有什么样的视野,就有什么样的胸怀;有什么样的胸怀,就有什么样的境界。
文稿工作偶感。
第一,为领导服务,不管是起草文稿,还是具体处理事务,对个人而言,是通过学习领导的思路、经验和方法,最终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机关公文写作并不神秘,有规律可循,别人的经验只能提供启发,最终靠自己实践总结。
第三,天下文章一大抄。任何一位笔杆子的晋级之路一定要经历模仿-入门-创新三个阶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四,海量阅读很重要。特别是阅读重要文稿,不仅要看内容,还要分析其写作方法。文章写法分析的越多,脑子里东西越多,用的时候才得心应手。
第五,文稿越短越难写。短是趋势,是方向,越往上越如此。练就写短文之功,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起草文稿的重要要点……精辟
公文写作也要善于积累资料!资料积累重点有哪些?大笔杆子告诉你。
积累材料不仅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为办文高手的重要手段。
积累资料有什么好处?一是需要时查找方便;二是写作时引用方便;三是能帮助你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四是利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大自己的信息储量。凡是积累的东西,今天用不上,明天就会用上,明天用不上,后天就会用上;写这篇材料用不上,写那篇材料也会用得上;即使永远用不上的那些资料,但是由于整理归档,印象加深,实际上对你的知识功底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机关干部需要积累的资料包括很多方面,可以说多多益善。就办文的需要来讲,可按“飞机型”来积累。飞机有机头、机身和机翼,有了它们就可以鹏程万里、翱翔蓝天。
(一 )“机头”类资料。
“机头”是管方向的,这类资料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党、政、军等领导机关制定的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目标,马列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论述,领导人的重要言论,报刊杂志上的重要言论片段,有关工作中的规范性提法,等等。这方面的积累在起草机关文稿中经常用到,或原文引用,或用于启发思路,或用于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而且有利于办文中少犯或不犯政治方向上、观点和提法的错误。
“机头”类资料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大政方针类。二是政策法规类。三是时事政策类。
(二)“机身”类资料。
“机身”是基本载体,这类资料实际上指的是支撑公文主体的基本资料。
机关各类公文虽然写法各不相同,但都跳不出“说理、说事、说人”的基本功能。说理,就是阐述理论依据、思想认识、基本观点等;说事,就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说人,就是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方法与作风、素质与能力要求等。
主要四个方面:一是大事、要事资料。 二是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三是典型事例、典型经验。 四是社情民意。
(三)“机翼”类资料。
机翼是腾飞的翅膀。这类资料实际上为公文增色、美容的资料。主要有:一是历史典故。
二是名言警句。三是群众语言。四是例文范文。#写作#
文稿起草,起步阶段比的是文字功底,进阶阶段拼的就是思维能力。
思考,先思后写。博学善思,看问题要全面客观、辩证看待、有预见性、理性思考、深刻见地。在被动中,要在基本遵循领导意图基础上扩展延伸完善。目标是记者的敏锐、哲学家的深刻、文学家的犀利。
笔苑精读札记之写作技巧篇№179
文稿起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领导思想对话的过程。常有领导这样评价秘书人员写的文稿:“你写得很好,但好像不是我想要的。”这说明秘书人员未按领导的意图去写,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今天谈谈公文写作的语言使用。
语言是文章宣事达理、表情写意的唯一工具和手段,也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和基础。
如果说主题、结构、材料好比人的“灵魂”、“骨胳”、“血肉”,那么语言恰如人的“细胞”。没有语言,便没有文章,没有好的语言,便没有高水平的文章。
在起草文稿时运用好语言,在修改文稿时锤炼好语言,是形成高水平文稿的重要基础。根据起草和修改文稿的文体特点和要求,笔杆子在语言运用和锤炼上应主要把握四点。
一是准确。语言准确包括引用的政策、法律、法规、原理、原则、名言、警句要准确无误,阐明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要清楚确切,使用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词都要考虑周密、准确无误。
二是鲜明。主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都要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三是生动。语言富有文采,句式富于变化,表达形象生动、节奏明快,可以增强文章的讲读性、可听性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讲生动,语言运用要得体得当,注意掌握分寸,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四是简洁。
话不在多而在精。要力求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要学会删繁就简,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把令人费解的繁言简化,把没有实际意义的大话、套话、废话抹掉。
清人刘大魁《论文偶记》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当然,也不能为简而简,文稿的长短应以是否达意、是否有实际内容为准,该长则长,当短则短,长而不芜,短而不陋。
五是优美。
优美的语言可以使文稿增色,增强内容的感染力。
文稿语言的形式美有整齐美、抑扬美、参差美、雄厚美、连贯美等种类。
语言优美不仅是语言运用的问题,而且是语言艺术的问题。笔杆子只有具备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最后推荐一本写作书《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老牛推荐的书,都是自己读过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