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感情变淡还能长久吗#
很多人都认为,俩人结婚必定是彼此相爱的,但实际上是,很多人只是为了搭伙过日子,或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或为了生儿育女、或为了改善生活。
我有个离异的女性朋友,她当初结婚就是父母撮合的,那男的挺不错,眼看自己那25岁的高龄,她眼睛一闭就凑合过去了。
她的婚后生活还可以,老公是二线城市公务员,不烟不酒,有房有车,婆家也好相处,只是希望她能快点生个小孩。
按我们的话说,她这种可以算是相亲的天胡开局了,但她总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同住人,区别是不用交租,开始的时候还会有丰富的夜间生活,但一年不到就是互相演,交作业。
他们的生活也彻底手机化了,坐着的时候各看各的,躺着的时候一人侧一边,也是各看各的,他们甚至一人带一副耳机,她感觉她老公还不如自己的同事亲。
第二年,她提出离婚,他也同意了,去民政局的路上,他们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还笑他们是假离婚,怕不是想买多一套房子。
他俩笑笑,没有解释,婆家倒是反应大,他们怀疑是生不出孩子的问题,他们也没有解释。
我有两个初中同学,初二相爱,大学毕业结婚,妥妥的真爱典范,尽管没有离婚,但是各活各的,和上面那对没有什么区别。
夫妻关系能够保鲜,讲究的是“旗鼓相当”,相互奔赴,相互进步,两人才能够长久,凑合过日子,注定是会越走越远的。
如果不幸进入了手机化这个阶段,找点共同嗜好,或者还可以救,但既然是凑合惯了,不如做好自己那一份,能过且过好了。
我老公一个十八线城市的公务员,工资六七千块,之前每次一发工资,他就把钱转给我;我还为此乐呵乐呵的,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我再也不收他的工资了。
我2008年结婚的,那时候我老公在部队,每个月大概有¥3000块左右的工资;那个时候能领到这个数,已经当当不错了,而且在部队里又包吃包住,连衣服都不用自己买;既赚钱又省钱。
可是那会我老公不懂事,那点工资,要么经常请战友吃饭喝酒,要么三两个月就换一部手机。
而我那时候的目标非常明确,必须要攒钱买房,所以乐此不倦地管着他那点工资,常常为了他不上交工资而吵架。
也是在我的统领下,2015年我们攒了钱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130多平的大房子。
2016年他选择转业回了老家,每个月的工资由部队的七八千,降到了五六千,他还是会把工资卡给我。
回到地方后,人情世故的事情更多了,加上孩子也岀生了,又在供房子,方方面面都要钱。
他那点工资上缴后,今天问我要几百块钱买烟,明天还得要一千几百块请朋友吃饭。
我啰嗦他几句吧!他就说:“咱家的工资不是归你管吗?我不问你要,那问谁要啊?”
我一听,这句没毛病,只是不当家不知当家苦,家里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多少地方需要用钱,他是一点都不清楚,这一刻我才发现,在家掌管财政大权的人才是傻子。
后来,我再也不收他的工资卡了,让他自己还贷,自己支付家里的开销,多岀来的钱,他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少了也别来找我。
现在我们各自管各自的工资,他有钱想对谁好就对谁好,我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所以,男人至死是少年,管教得有方法,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该放,真的要看准时机。
#内卷# #百粉向千# 近日各省市烟草公司招聘中研究生当操作工?很火,研究生扎堆卖烟的新闻很火,其实相比较烟草公司,毕竟人家工资待遇好,人们扎堆进去也是有理由,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公务员考试招聘,教师招聘也要求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而且是一些县乡一级的行政单位,又不是业务性很强的地方。要那么高学历有啥用。而且我觉得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往深的挖,广度不够,你觉得交个初中生、高中生需要博士生那样的深度吗?
以前在贫困县呆过,机关单位的人在抱怨这些人很明显他们把这些地方当跳板,干上几年找关系都走了,造成县乡一级年年在招,年年没人!
今天亲戚发出来市里在招聘的消息,发现现在市自己招聘都是研究生及以上,而且要命的是有了年龄限制,我发现设置这些招聘信息的人也是个小机灵鬼,本科得30岁以下,研究生得35周岁以下。咋都这么聪明!
公务员考试题:一根香烟长20cm,吸了5cm,还剩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