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汉字的笔画,结构;字,词,句子的基本的意思,还有书写,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从甲骨文到现在楷书,行书草书,这是汉字结构上的变化。
今天不讲汉字结构本身,说说汉字词语的‘’博大精深‘’,充满‘’智慧‘’的发明。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意思来表达。
从九十年代起,比如工人失业,不叫失业,叫下岗,待岗,更加绝妙的叫富裕人员。国企中干部,坐办公室的比一线工人还多,结果是一线工人富裕了,难怪企业不破产。这些词语上的变通都是记者们的发明,同样一个意思,变化一下,就好听多了。
现在,这样的‘’变通‘’已经‘’发扬光大‘’,我们于是有了更多多的‘’发明创造‘’。比如,一位经济学家发明一个新词叫,待富者。他解释说,今天你是穷人,不等于明天你还是穷人,你有可能成为富人。他发明的‘’待富者‘’,的确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浙江南浔两个职员在宾馆强奸一位醉酒人事不醒的妇女,南浔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是临时起意犯罪,因此从轻处罚。于是一个新词诞生了,叫‘’临时性强奸‘’。四川合江县一人带女下属到酒店开房,结果把武器遗忘在房间里。有关部门为了淡化影响,发明一个新词叫,枪支暂时性数失控。于是大事化小。还有重庆桥梁断裂,记者同样发明一个新词叫垂直错位,成功避开了一个字‘’断‘’。好玩吧。还有记者管大爷叫大叔,管大叔叫大爷;管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叫女子等等。当然这些属于记者同志们认知上的‘’临时性判断失误‘’。
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新词?
1907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后谋划反清武装起义,在经费上一筹莫展时他尝试用字母“C”向国外发出电报,20天后收到了3万法郎,随后他分别以字母“A”和“E”发出电报,再次收到了1万和5万法郎……
通过这些资金同盟会在1907年一连发动了5次起义,重挫了清政府;那么在国外究竟是谁这么仗义默默资助了孙中山?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约定?这要从1904年孙中山到法国宣传革命说起。
当时孙中山被叛徒偷走了同盟内的重要文件,并送到了清政府驻法公使馆公使孙宝琦手中,公使身边的一位商务随员随即劝说,说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领袖如若被逮捕你必定成为历史罪人!作为清末一位开明官员,孙宝琦听后将文件悉数归还给孙中山。
一年后,这位商务随员因公务到上海时偶遇了孙中山,欣喜之余向他述说了当年在法国的事,两人相谈甚欢,最后这名商务随员更表示愿意无条件为革命提供资助,如需款项为保密起见只要在电报上写ABCD,就可代替一万、两万、三万、四万、五万。
@卫敏带你看世界 说,这位商务随员就是浙江南浔富商张颂贤的孙子张静江,孙中山遗嘱上的首签人。
张家当时作为南浔四象之二曾富甲一方,张静江之父张石铭在南浔古镇的豪宅被誉为民国“江南第一民宅”,宅院以砖、石、木、玻璃四雕著称,融合了徽派和巴洛克风格,单是从法国购买的无尘玻璃,每一块就要一两黄金!
虽然是富三代,却绝对不是纨绔子弟的张静江,自幼喜欢抱打不平,还自名为“人杰”,在11岁时就因冲进火海救人而腿部受伤,从此残疾;由此便可懂得为何在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就能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
这其中除了出自对革命伟人孙中山的喜爱崇拜,更多的是他怀有一颗救国救民的侠义之心。
被誉为浙江南浔“张家才子”的张静江还是一位商界奇才,在中国现代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个在上海创办证券交易所、第一个在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而这一切只为集资全力支持孙中山革命。
他不仅是孙中山事业的“天使投资人”,还临危受命在“二次革命”失败时毅然担任中华革命的财政部长,在革命需要经费时不惜抵押自己所有家产,在孙中山病危时更是拖着病体为他四处寻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生以实业救国的张静江在风雨飘摇的革命中与国父孙中山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故事真的感人至深,正直豪义的张静江无愧于被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
俗话说“一个南浔镇半部民国史”,作为“中华第一奇人”张静江,是中国革命的希望,更是浙江南浔人的骄傲。
关于张静江的故事,大伙还知道哪些,欢迎来分享~~~
(图1为张静江初遇国父,图2为张静江,图3至6为张家大宅)#水晶晶南浔水晶晶女孩# #孙中山##我要上头条#